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4763.2017届 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3281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西周学校制度为典型的官师合一类型,教育内容主要是
“
六艺
”
。与商代相比,虽有较大发展,但教师仍是政府官吏兼教导之责任,而非专门意义上的教师职责。这反映了西周( )
A.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重视
B.
“
学在官府
”
的教育形式
C.封建统治者对教育的垄断
D.教师职责专一地位较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表明( )
A.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
B.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
C.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
D.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
“
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
材料反映东汉时期( )
A.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B.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的制度
C.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D.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成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隋文帝时,
“
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
”
。唐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
“
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
”
的局面。唐中宗此措施( )
A.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制
B.提高了尚书省的行政效率
C.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
D.使中书省职权超越尚书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行态上不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洁净,含有理性之美。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这说明了宋代( )
A.服饰民展呈现多元化
B.宋法礼制逐渐崩馈
C.程朱理学的影响很大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宋元时期主要港口政府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舶货。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
“
验符
”
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可见宋元时期( )
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
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
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
经世致用
”
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
“
经世
”
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竭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求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经世致用思潮已成为社会主流
B.经世致用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
C.对理学批判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D.爱国
“
经世
”
思想得到继承发扬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通商口岸贸易情形记载,
“
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
”
这种现象出现造成了( )
A.近代民族纺织业布局集中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洋沙洋布在中国销售萎缩
D.洋沙洋布价廉物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的引导宣传
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在1929—1935年的短短几年内,上海房地产市场价格经历了一场迅速上涨至急剧下降的波动。其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行政干预
B.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C.日本发动侵华事变
D.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共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4947家,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材料反映了( )
A.公有制经济逐渐实行了股份制
B.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改变
C.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发展加快
D.非公有制经济逐渐主导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携手谋求共同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一选择体现了中非共同的发展使命和战略利益,它建立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
C.积极参与非洲国际组织活动
D.反对殖民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康有为……对外文不通,对西方的认识主要是靠一些二手资料得来,比如中译本书籍和在上海、香港等地的所见所闻,……康氏把(春秋公羊传)的
“
所见世
”
、
“
所闻世
”
、
“
所传闻世
”
的
“
三世
”
说与(礼记·礼运)的
“
大同、小康
”
思想和《易》变易思想糅合起来,提出了
“
三世进化论
”
,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循着据乱——升平——太平三世递相发展进化的……。
严复在英留学期间,他熟谙西方社会科学书籍,对西方社会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和认识……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严复糅合了《周易》、老庄、荀子等诸家学说。就近代西方文化而言,因严复在英国留学期间直接接触了西方大量思想特别是进化思想,所以其进化思想受达尔文等人的影响比较大,他通过《天演论》向国人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认为物竞天择不仅适用于生物界,而且对人类社会同样适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严复对社会发展观点认识的异同。(13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王朝丧权辱国,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背离世界潮流,走上了人类历史的分水岭。……而救亡图存的进步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西方的进化论。维新派思想家要以
“
变易
”
思想和
“
进化论
”
,来取代传统的
“
中庸之道
”
,这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严复热情宣传了进化论思想,特别是有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而推演出的
“
自强保种
”
之类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他还大力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极力宣传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来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摘编自《浅谈进化论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
“
救亡图存进步思想
”
生产的时代背景,说明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古都成为首都的次数(部分)
解读材料,围绕
“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迁
”
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民国时期的税收史是税制体系从传统向现代演变的重要时期。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12年至1927年的北洋军阀时期。……先后试行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改革盐税、整顿厘金、整理矿税、推行印花税、整合烟酒税等努力,到1925年,逐步建立起以关税、盐税、货物税、田赋为四大税种的税制结构。二是1927年至1937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取得关税自主、财政统一的基础上,以关税、盐税为主体的国家税和以田赋、契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初具雏形,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统税(货物税系)和所得税(直接税系)的税收架构,为流转税与所得税双主体结构税制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1937年至1945年的重庆国民政府时期。把地方税系划入中央,形成了融关税、盐税、货物税、直接税、土地税、地方自治税收等相对独立的税收系统。……四是1945年至1949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开征特种营业税,并从立法的角度将关税、土地税、地方税等整合为一套完整的税制框架。
——摘编自《民国时期税收探析》
(1)据材料慨括民国税收改革措施的特点(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税收改革的影响。(7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在国联刚一成立时,列宁就对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称它为
“
疯狂联盟
”
,是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联盟。1926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对国联是这样认识的:
“
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均力敌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
”
——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材料二
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国际组织,这一组织在早期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而建立的;在晚期,它对法西斯集团的扩张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也为后来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材料一中列宁和毛泽东对国联持什么态度?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持此态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7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杨度,中国近代力倡君主立宪思想家。戊戌变法期间,接受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1905年拒绝参加同盟会,坚持君主立宪救国道路。内忧外患之下,1906年清政府根据杨度写的《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行宪政程序》报告,下诏预备立宪。1906年杨度办《中国新报》,发起成立了宪政讲习所,宣传君主立宪。1915年,杨度与严复等人组织筹安会,主张君主立宪,为袁世凯称帝鼓吹。五四运动以后,工农革命运动使他看见了中国革命的未来,世界观也有了根本转变,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1)据材料概括杨度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杨度的君主立宪思想与实践加以评价。(7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