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2.2017届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4 浏览数:127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说: 持续不断而又存在于不同层次的封建,需要源源不断的土地供应作为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一旦土地资源紧张乃至枯竭,封建制便难以维系。 对这一观点的准确理解是(  )

A.该学者认为封建王朝的衰亡源于土地兼并B.该学者认为土地国有是封建制的基础
C.该学者总结了西周封建制走向瓦解的原因D.该学者认为维系封建制需要不断的开疆辟土

2.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上书汉宣帝? 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增其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 有关这一制度的评价(  )

A.运用价值规律来调节粮价,政府重商意识浓厚B.限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利益
C.避免 谷贱伤农 ,亦能防止 谷贵伤民 D.目的在于控制市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

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而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 昨日 座中有妓 而我 心中无妓 ,今日 座中无妓 而你 心中有妓 ”。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

A.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B.程颐主张知行合一C.宋代市民文化繁荣D.二程思想走向对立

4.

有学者言: 嘉靖朝海禁最紧, 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海禁宽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B.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
C.沿海民众及士绅期望通过科举向朝廷反映诉求D.海禁政策的松紧决定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

5.

1907年初,梁启超发表文章称: 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 同时,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也致电清政府的 宪政编查馆 ,提出限期3年召开国会的主张。该材料表明梁启超(  )

A.积极宣传和领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B.支持和配合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希望政府速行立宪,抵制革命D.支持立宪运动,反对清朝统治

6.

英国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几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掌握了一部分的立法权,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 内阁专横 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 第三院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  )

A.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B.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确立C.英国的首相和内阁来自下议院多数党D.英国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

7.

下图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70—1913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变化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B.比重的变化将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C.英法比重下降说明英法已衰落D.德美比重上升得益于国内市场的统一扩大

8.

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 伟大的建设成就 。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 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 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联官员说: 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  )

A.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B.长期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在战后头几年中出现欧洲死亡的讣告并不令人奇怪……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德国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更大的创伤之后写下《别了,欧洲历史》。该段材料(  )

A.成功预见了二战后欧洲的发展B.反映了二战对欧洲国家的负面影响C.体现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确立D.说明了欧洲国家整体上已落后世界

二、材料阅读

10.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延长的16世纪扩张 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17世纪乃至18世纪。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 秘窖 。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欧洲就是这种情况。

——摘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5世纪西欧扩张开始的事件及对世界的影响?请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虽强盛但没能实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 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8分)
(3)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什么认识?(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如同文明解体一样,文明的成长呈现出一种规律的周期性趋势。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我们尚未发现有什么内在原因能够阻止这种挑战——应战过程无限延续下去,即使历史事实表明,自文明诞生到写作本书时为止,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
从材料中提炼至少两个观点,并运用近代欧美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916 年4月张作霖出任奉天督军兼巡按使,处于 资力之薄弱,国家债务费比例之庞大 的不利局面中。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和金融混乱局面,张作霖颁布《收销各县私贴章程》、《查收私贴考成办法》,下令取缔各类杂币私贴在奉天省流通,提高了东三省官银号发行奉票的地位,取消殖边银行、华富银行、商业银行的纸币发行权,实行统一的奉票货币,整顿金融市场,稳定财政秩序,维持奉票的信誉,保证奉票的垄断地位;开垦荒地,奖励移民,扩大农业生产,扩大工商业,增加财政收入。此外,张作霖还下令将奉天省内的矿山开采权完全收为官营,又废止了严重亏损、将来没有收益希望的官营事业,经营不善的官有财产,如有归民经营必要的,尽快归民管理,减少损失,开源节流。通过这些整顿,不仅克服了财政危机,改变了金融混乱的局面,还一度出现 仓廪足,治安宁 的景象。张作霖时期奉天省财政金融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张作霖在财政金融形势好转后推行穷兵黩武的政策,毁掉了可喜的改革成果,盲目实行高税收的财政政策,使城乡居民税负沉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奉系军阀的贪占使公财大量被转化为个人的私财,公共资金大量流失。奉系军阀的财政、金融改革失败了。继任者张学良再度面临严重的金融和财政困境。

——改编自《张作霖时期奉天省金融财政整顿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张作霖的财政金融改革原因和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作霖财政金融改革。(6分)

1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8月31日, 美国两院联席决议案(摘录):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方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摘自《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

材料二 1941年3月11日,进一步促进美国防御和其他目的的法令:第三条
(一)总统可以在他认为对国防有利的情况下,随时授权陆军部、海军部或政府的其他一切部门或机构:
(1)在他们的管辖下,为那些总统认为对美国国防有重大作用的一切国家的政府在军火厂、工厂和造船厂生产一切防御物品;或者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或由国会随时批准的合同,或者两者兼有,为这些国家的政府采购一切防御物品。
(2)对上述政府出售、转让所有权、交换、租约、出租一切防御物品或作其他处置……
(3)在迄今为止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对一切政府的一切防御物品进行试验、检查、验证、修理、配备……以建立良好的工作条件。

——摘自《美国史译丛》总第六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战前和战时的外交政策。(6分)

1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皇帝五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1793年10月3日)就英国使节马戛尔尼赴华要求通商致英王的敕谕摘录: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向来西洋各国,前赴天朝地方贸易,俱在澳门,设有洋行收发各货,由来已久,尔国亦一律遵行,多年并无异语,其浙江宁波、直隶天津等海口均未设洋行,尔国船只到彼,亦无销卖货物,况该处并无通事,不晓谙尔国语言,诸多未便。除广东、澳门地方仍照旧交易外,所有尔使臣恳请海船贸易之处,皆不可行。

——《评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

材料二 中国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是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 《马戛尔尼眼中的清朝盛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乾隆帝信件的主旨并作简要评价。(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帝和马戛尔尼看待事物的角度有何差异。(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