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3.2016—2017学年度 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38 浏览数:273

一、单选题

1.

周人不仅以礼敬拜上天、祖先,而且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也用礼的形式来表现,从周王分封到庶民婚丧嫁娶,礼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周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宗法关系为基础B.有利于强化政治等级C.以分封制度为基础D.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

观察下图,关于中国古代君臣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秦朝推广郡县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B.唐朝的三省六部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宋朝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财政权D.明朝设内阁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

《中国传统政治》记载:因为当时地方骚乱,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正官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送中央政府作为录用根据。该材料分析了(  )

A.世卿世禄制的必要性B.察举制的弊端C.九品中正制的必要性D.科举制的弊端

4.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 奉行 而已。可见唐朝(  )

A.门下省权力最大B.尚书省权力最小C.皇帝不参与决策D.注重事前的监督

5.

下图场景最早出现于(  )

A.梭伦时期B.克里斯提尼时期C.伯利克里时期D.査士丁尼时期

6.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某机构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其成员由抽签选出,每日在雅典城中的大会堂内召开会议,除了节日及凶兆日子外,会议皆会举行。这一机构是(  )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

7.

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罗马法的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罗马法(  )

A.注重证据收集B.内容过于单一C.具有契约思想D.蕴含民主原则

8.

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文中的 指(  )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

9.

近代某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总统来自(  )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0.

汉弥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美国建国初期)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 材料中的 错误 指(  )

A.种族歧视B.黑奴制C.阶级歧视D.邦联制

11.

光荣革命 后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18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这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这一现象促使英国(  )

A.颁布《权利法案》B.确立君主立宪制C.形成责任制内阁D.进行议会改革

12.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国家大权,具有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权力,不受议会制约。该宪法主要借鉴于(  )

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13.

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 上述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B.五四运动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14.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当代学者冯友兰得出这一结论的证据不包括(  )

15.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这里的 指(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

16.

面对日寇的侵略,八路军总部主动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八路军发动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7.

下列法律文献中,第一个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是(  )

18.

俄国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  )

A.生产力高度发展B.武装暴动C.无产阶级联合D.欧洲一体化

19.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理论到实践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B.理想变现实的标志是法国巴黎公社C.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D.曲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苏东剧变

20.

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方面的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政治建设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属于 存量 的是(  )

A.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平反 文化大革命 造成的冤假错案

21.

1953年颁布的 人大选举法 规定,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2010年春修订后的 选举法 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代表名额比例的变化反应了(  )

A.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心在农村B.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C.直辖市的地位高于一般省份D.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22.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A.社会主义原则B.人民民主原则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坚持多党合作

23.

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上述文献最有可能出自于(  )

A.《告台湾同胞书》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汪辜会谈D.九二共识

24.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实行 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它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团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该政策指(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对外开放

25.

学者沈志华指出: 及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使国际 冷战 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 该时期 调整外交战略 的表现有(  )

A.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中日建交C.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D.中美建交

26.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表示,中国的反对票既非 跟随俄罗斯 ,也不是 同情巴沙尔 ,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中国坚持的 原则 是(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反对霸权主义D.睦邻友好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举措是(  )

A.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与交流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8.

美苏 冷战 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 冷战 ,而在亚洲则充满了 火药味 火药味 主要体现在(  )

A.杜鲁门主义B.古巴导弹危机C.朝鲜半岛分裂D.柏林墙的修建

29.

下表是某国际组织资料,该国际组织是(  )

成立时间

1949

组织宗旨

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总部驻地

布鲁塞尔

A.北约B.华约C.欧共体D.不结盟运动

30.

尼克松在1972年接受专访时说:世界历史上享有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尼克松的观点表明(  )

A.两极格局没有存在的必要B.美国已经放弃霸权主义C.势力均衡一定会带来和平D.多极化的趋势已经显现

二、判断题

31.

【判断题】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32.

【判断题】古罗马制定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对后世影响广泛的法律,留下了永恒的法律精神。

33.

【判断题】解放战争时期,平津、辽沈、徐州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34.

【判断题】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35.

【判断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发展,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三、材料阅读

36.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面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 (1968年)差不多在尼克松提出其以 收缩 为主要特点的 尼克松主义 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 勃列日涅夫主义 。……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 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 的战略方针。

——《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四 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中苏同盟 的积极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分析 一边倒 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3分)
(3)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根据这一战略,70年代初中国在外交上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4分)
(4)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方针的出发点。(1分)

37.

选择正确的方式与道路,有利于推动革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居然过了两年。不管将来结局如何,假定万一推翻,他那精神毕竟不能磨灭。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於别国。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列宁提倡的夺权方式并分析其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过激派政府 空理想 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 历史价值 。(4分)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所示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3分)

四、简答题

38.

世界政治格局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变为对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分)
(2)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新兴政治力量不断崛起的表现有哪些?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4分)
(3)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