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1.2017届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吉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7 浏览数:989

一、单选题

1.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 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因而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 考烈王许之。这一举措(  )

A.促进了江东地区的经济发展B.推动了齐楚两国联合抗秦C.揭开了楚国地方行政改革的序幕D.有利于对楚国边境地区的管控

2.

据历史学家估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粟的亩产量时提高到93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在古代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B.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C.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D.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

3.

最近有一德国科研小组的报告指出,在过去15000年间,出现过冬季风很强的三个时期,……而最后一个时期约在公元700—900年间。依据材料,下列历史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气候干旱使宋朝与辽金之间战争频仍B.成为唐末黄巢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C.气候灾害激化社会矛盾加速唐朝灭亡D.成为北方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4.

汉代,关中地区是全国粮食中心。到了元代,大都的粮食供应 仰给江南 。元代江南水利专家周文英也说: 所谓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浙右。 材料反映了(  )

A.江南耕种水田获利最多B.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C.浙右田肥水美富甲天下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

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 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B.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C.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D.大一统 的集权统治

6.

学者指出“……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材料说明中国古代(  )

A.奉行 重农抑商 政策B.官营手工业素称兴旺发达C.官办商业促使城市发展D.城市具有专制集权的功能

7.

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款第一条: 自今以往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陛下与中国皇帝陛下以及两方臣民之间和平敦睦,两方臣民各在对方疆土之内得享人身、财产之完全的保障与维护……”。材料说明(  )

A.中国人已经不再坚守农业文明B.重视人身和财产权是现代文明的特征C.工业革命使人们重视生命财产D.中国人对英国及其西方文明的敌视

8.

张之洞在19世纪末认为,“ 棉布本为中国自有之利,自有洋布洋纱,反对外洋独擅之利。耕织交病,民生日蹙,再过十年, 何堪设想,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 材料主要说明(  )

A.张之洞是洋务派最杰出的代表B.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C.发展民族工业维护国家利益D.严格禁绝西方人来华滋事传教

9.

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

时间

织布机

纱厂

缫丝厂

新建面粉厂

1913

2016

32

170

84

1920

4310

69

433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快速发展B.受帝国主义压制手工业发展缓慢C.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D.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10.

有数据统计,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使中国丧失了三分之一的森林、铁矿和煤矿,五分之二的铁路,十分之七的大豆产量,五分之二的出口贸易,以及93%的石油,55%的黄金。这对中国的影响是(  )

A.造成我国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导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D.引发了列强抢占中国资源的狂潮

11.

读新中国成立后《五年计划制定的工农产品指标》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编制五年计划B.计划经济体制有效促进国家的工业化C.五年计划规定的工、农产品数量递减D.计划经济逐渐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12.

雅典公民……当他抓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材料说明古代雅典人(  )

A.充分享受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各项福利B.直接民主的好处在于为本阶层谋利益C.获得平等的同时付出了自由的代价D.因个人隶属于社会而享受充分的权利

13.

他们(罗马人的祖先)赞扬一个值得称许的人时,他们的赞辞总不出乎好农人、好庄稼汉等等,受到这种赞扬的人也被认为受到了最高的推奖。……最勇敢的人和最坚强的战士也都来自农民,他们的称号受到最高的尊重,他们的生活最稳定,最少惹人妒忌,而从事这种行业的人,也最少受人嫌恶。 材料说明古罗马(  )

A.属于蔚蓝色的海洋文明B.农业在当时的重要地位C.严禁公民从事商业活动D.农民的地位十分高贵

14.

一位学者在1708年写道: 我们的商业是全世界最大的,不列颠的确是各国中最适于商业的国家,这是由于它的岛国的位置,同样也是由于它的政体的自由和优越所致。 导致 政体的自由和优越性 确立的历史事件是英国(  )

A.《权利法案》的颁布B.宗教改革的进行C.内阁制度的确立D.1832年议会改革

15.

1791 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 无论何人,除非根据大陪审团的报告或起诉书,不受死罪或其他重罪的审判,但发生在陆、海军中或发生在战时或出现公共危险时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除外。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的危害;不得被强迫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自证其罪;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未经合理赔偿,私有财产不得被征为公用。 材料规定说明(  )

A.该条款适用于联邦议会B.任何美国公民皆可自证其罪C.人民拥有的权利不能被随意剥夺D.对个人自由的威胁来自联邦最高法院

16.

法国保王派成员卢罗在议会中发言指出:“ 我们未能使国家建立我们所偏爱的制度,这是令人遗憾的,但我们必须有勇气对此表示赞同,在那些不要君主制而要共和制的人和那些不要共和制只要君主制的人的争执中,必须接受唯一可能的事物,……那就是共和国。 材料说明(  )

A.法国大革命推翻专制君主确立共和政体B.法国大革命成果面临着丧失殆尽的危险C.资产阶级各派就法国政体问题达成妥协D.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君主派的复辟企图

17.

1862年俾斯麦在议会中说: 只要看一眼地图就清楚,普鲁士瘦长身躯不可能……单独地、较长地承担确保德意志安全的军备,这必须由所有的德意志人来承担。 俾斯麦的这段话说明(  )

A.德意志地区主要是由普鲁士及其邦国构成B.德国统一必须由奥地利和普鲁士共同完成C.必须完成德意志统一以武力维护国家安全D.资产阶级和议会是德意志统一的主要力量

18.

1919年7月有人攻击俄共(布)实行一党专政。列宁却这样回答说: 是的,是一党专政!我们就是坚持一党专政,而且我们决不能离开这个基地。 材料说明(  )

A.列宁时代已经奠定一党专制的基础B.苏俄欲巩固政权必须多党联合执政C.这是斯大林模式对苏俄经济方面的要求D.一党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由之路

19.

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在1939年说: 我们尝试过增加支出,我们现在的支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然而却不管用……在这个政府当政八年之后,我们的失业率还跟八年前一样高,而且还有巨额的债务要偿还。 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A.取得了非凡的成果B.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促进了社会的就业D.没有完全摆脱经济困境

20.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1949年11月说: 我决心要以德法关系作为我的政策的一个基点。……和法国的友谊将成为我们政策的一个基点,因为它是我们政策中的薄弱环节。 材料反映(  )

A.阿登纳呼吁法德和解以促进欧洲安全B.德法的合作帮助其战胜了法西斯势力C.德法外交合作是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源D.德法关系一直是两国外交的薄弱环节

21.

这个运动把有教养的人从偏狭的中古文化里解放出来,它即使仍旧是古代崇拜的奴隶,也总让学者们知道,几乎在一切问题上,有声誉的权威们曾经主张过种种不同的意见。 材料所述的 这个运动 是(  )

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2.

马丁·路德说: 他处心积虑要证明天空或者苍穹、太阳或月亮不转,而是地球转。……这蠢材想要把天文这门科学全部弄颠倒,但是圣经告诉我们,约书命令太阳静止下来,没有命令大地。 在材料中,路德指责的是(  )

A.开普勒B.牛顿C.哥白尼D.伽利略

23.

苏联以欧亚大陆为依托,已经把国界突伸开去,形成了巨大的战略威胁。只有在 地缘政治现实 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才能为一个自由世界保存希望 。这段材料揭示出(  )

A.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原因B.苏联威胁到亚欧大陆的安全C.美国霸权主义的历史根源D.欧洲联合对抗苏联的战略安排

24.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 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决不是无关紧要的。 在材料中,布罗代尔强调(  )

A.日常生活的琐碎性使其不能成为独立、完整的史学体系B.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考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C.可站在欧洲史学家的立场从总体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D.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公元前六世纪,秦国控制河西走廊,使西戎臣服。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立驰道,设置郡县,为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辟通道),丝绸之路形成且日渐繁忙,逐渐发展成为中西商旅要道,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丝绸之路使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地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对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是世界各大古代文明汲取营养的通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文明,在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来自其他古代文明的文化因素,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明体系之中。

——摘自《社会科学报》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

(1)依据材料概括陆上丝路在经济发展和文明交往中的作用(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汉代 陆上丝绸之路 形成的主要条件(6分)。
材料二 2013年,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提出了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就目前而言,是指新世纪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所以,有学者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只是借用了 海路 的战略构想,从而赋予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新的意义与生命,并为更加全面深入地用丝绸之路这个? 富有诗意的名词 来描述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

——龚缨晏《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联系(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自的历史作用(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958年美国人伊罗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⑥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解读美国学者伊罗对中美关系划分的材料,选择其六个阶段中的任意一个阶段,对伊罗观点的理由和依据进行说明,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列出观点,条理清晰,史论结合。12分)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天地,一夫妇也。是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夫妇之为物始也如此。 …… 夫妇人不出阃(kun,三声。指古代女子居住的内室)城, 而男子则桑孤蓬矢(有远大志向之意)以射四方,见有长短,不待言也。……谓见有短长则可, 谓男子之见尽长, 女人之见尽短, 又岂可乎? 夫而不贤,则虽不溺志于声色,有国必亡国,有家必败家,有身必丧身,无惑矣。而彼卑卑者乃专咎于好酒及色,而不察其本,此儒所以不可议于治理欤!

——《李贽文集》

(1)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妇女观。(6分)指出这些观点在当时的进步作用(3分)。
材料二 李贽是晚明思想启蒙的旗帜,一位以 奇谈怪论 闻名天下的狂人和奇士。他崇尚真奇,鼓倡狂禅,揭露封建社会 无所不假 满场是假 的虚伪现实,反对儒家的泛道德主义,建立了以 童心说 为核心的新思想体系。他的学说使他处于时代矛盾的焦点上,在朝野引起了激烈争论,以致于理解他乃是理解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的一大关键。

——许苏民著《李贽的真与狂》南京出版社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李贽的学说是如何体现 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 的(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