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4.2016—2017学年度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33 浏览数:310

一、单选题

1.

殷商时期就有新年祈福的传统。甲骨文中 字,形为 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 (下图),这反映出(  )

A.早期政治制度的血缘宗族基础B.殷商统治集团尚未高度集权C.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D.专制王权的独尊地位

2.

朱元璋曾说: 夫元氏之有天下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为杜绝 元之大弊 ,朱元璋(  )

A.创立军机处B.设置枢密院C.废除丞相制D.实行内阁制

3.

1800年,清廷下诏: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 违者重处不赦 。清廷此举(  )

A.维护了满洲贵族权威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加强了决策的封闭性D.消除了内廷与外朝的矛盾

4.

下图为近代某著名战役形势图。它反映了(  )

A.日军占领旅顺和大连B.鸭绿江口的黄海海战C.华北战场的太原会战D.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

5.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该条约签订于农历(  )

A.甲午年B.乙未年C.庚子年D.辛丑年

6.

孙中山曾指出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基于上述认识,孙中山(  )

A.成立兴中会B.筹建同盟会C.策划武昌起义D.组建临时政府

7.

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  )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8.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提出了 党的新策略 即建立 广泛的统一战线 ,以此抗击 日本帝国主义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这篇文章发表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中央红军已抵达陕北B.张、杨发动西安事变C.日本发动 华北事变 D.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9.

抗战时期,张自忠表示: 如不能与各师取得联络,即向最终之目标(死)迈进。……由现在起,或暂别,或永别,不得而知。 据此判断,张自忠的上述 表示 出现在(  )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枣宜会战

10.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重大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

A.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统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D.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

1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关于这部宪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明确了 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D.规定人民政协的统战组织性质

12.

文革期间,实际上是我国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是(  )

A.红卫兵运动的兴起B.各级革命委员会的成立C.一月风暴 的发生D.各级人大、政协停止活动

13.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 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 海峡两岸的 分离 源于(  )

A.国共内战B.日本侵华C.屈辱外交D.列强干涉

14.

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美国首度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是在下列哪一文件中(  )

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B.《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其出发点主要包括(  )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执行 不结盟 政策 ④实行对外开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6.

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开始民主改革,其主要措施包括(  )
①颁布 解负令 ②确立财产等级 ③筹建公民大会 ④创建陪审法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

《十二铜表法》颁布后,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罗马 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 。这一现象说明(  )

A.罗马法的实施须倚借神的权威B.贵族仍主导着共和国的司法体系C.市民法操作程序繁琐缺乏变通D.罗马法已渗透到共和国的各个角落

18.

程汉大在其《英国政治制度史》中称: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下列各项,属于17世纪末这一 全新的政体 的基本特点的是(  )

A.国王 统而不治 B.内阁掌控行政权C.议会主权地位强化D.内阁和议会相互制衡

19.

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最终通过 利益谈判 实现 妥协 多元利益集团 ,不包括(  )

A.大州与小州B.共和派与君主派C.南方与北方D.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20.

近代欧洲,曾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他们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种种理想;他们还曾尝试说服有钱人掏钱建立一个 人人平等 的理想社会。 他们 中的一员是(  )

A.圣西门B.伏尔泰C.黑格尔D.马克思

21.

《共产党宣言》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文字描绘了马克思主义(选项改动)(  )

A.阶级斗争学说B.社会政治理想C.政党理论D.国家学说

22.

有学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三省,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以此为标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应该是(  )

A.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B.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C.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D.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23.

1938年9月30日发表的《英德宣言》称: 我们认为昨夜签订的协定……构成两国人民永不再投入彼此之间战争的象征……从而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 《英德宣言》中提到的 协定 当指(  )

A.《反共产国际协定》B.《慕尼黑协定》C.《德黑兰协定》D.《雅尔塔协定》

2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苏德战场的一场战役: 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战役已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 老鼠战 ,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 这场战役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库尔斯克战役D.高加索战役

25.

仔细阅读下图所示历史漫画。该漫画发表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

A.阿拉曼战役的结束B.欧洲第二战场开辟C.北非德意军队投降D.美军转入对日反攻

26.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 霸王战役 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达成上述决议的国际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27.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从欧洲中心格局向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促成上述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

A.美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B.第一次世界大战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D.第二次世界大战

28.

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 二战后美国的 对外援助 体现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缔结《北大西洋公约》C.筹建欧洲煤钢共同体D.倡导建立联合国

29.

从图1到图2,反映出二战后欧洲的历史趋势是(  )

A.从战争到和平B.从对峙到联合C.从两极到多极D.从军事到经济

30.

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初步形成了三个世界理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是第一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第二世界,而两大阵营之间是一大批刚获得独立的新国家,组成第三世界。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  )

A.召开第一届亚非会议B.与中国广泛建交C.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D.组建不结盟运动

二、材料阅读

31.

建国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综合材料一所给的图文信息与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三大事例。(7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历史照片拍摄的时间。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4分)
(3)结合材料三图文与所学知识,上海合作组织有哪些成员国?作为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请指出其特征。(6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 有衡 。政治制度的 有衡 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伯里克利时代 雅典之所以伟大 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 有衡 的。(7分)

33.

大国对法西斯侵略的姑息和妥协是酿成二战惨剧的重要原因,也是二战留给后人的极其宝贵的历史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西方大国推行 绥靖政策 的表现

19319

英法控制下的国联迁就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1936

英法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1939

19383

19389

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科书编写

材料二 1939年的8月23日,德国和苏联达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主要内容有: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6)秘密附属议定书。其中规定:双方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等资料

(1)请您在材料一表格①、②处分别填入合适的内容,并指出西方大国实施 绥靖政策 的主要目的。(6分)
(2)有人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无疑是 又一种绥靖 。请您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依据。(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