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7.2016—2017学年度 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44 浏览数:139

一、单选题

1.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后裔代表每年到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姜太公后裔的祭祖活动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相关(  )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2.

东周后半期诸夏各国 政逮于(卿)大夫 ,政 自大夫出 ,诸侯的土地人民逐渐被少数强宗夺去。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诸侯的土地人口被夺走B.东周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C.卿大夫与诸侯共同执政D.卿大夫逐渐演变为最强宗

3.

钱穆在论述中国古代某朝时说: 用此制度来统治中国,是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 某朝 指(  )

A.西周B.西汉C.唐朝D.元朝

4.

雍正七年(1729年),正值清军在西北与准格尔部作战,为了能及时处置军情,遂在内廷设军需房,直接转达前线军情及皇帝旨意,这样既可以省去内阁的复杂手续,而且不易泄密。下列关于军需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皇帝提供军事顾问B.有很强的保密性C.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D.是中央决策机构

5.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名目有很多,如贤良方正、孝悌力田、茂才异等、孝廉、直言极谏等。后来, 孝廉 逐渐成为使用较多的一种名目。材料中所述的选官制度为(  )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6.

茅海建教授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 条约签订了。南京保全了。英军退出了。战争结束了。这一切使英方大为满意。 材料中所说的 战争 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这一文件 指(  )

A.《十二铜表法》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

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得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的格局:把37年之后 九一八 的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下列对 激战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B.决定了甲午战争结局C.影响了中日国际地位D.刺激了日本侵华野心

9.

英国人这样有步骤地在中国进行掠夺,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贸易、报纸、商港和政治。 这情形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改造中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下列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推翻清朝统治 ②成立兴中会
③组建同盟会 ④建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

11.

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 新的民族主义兴起 的标志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2.

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说,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两党为了民族大义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国共两党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中共三大的召开B.第一次合作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第二次合作形成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D.第二次合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13.

下图是冯玉祥在1939年所作的漫画。画上的白话 打油 诗是: 妈妈在前 爸爸在后 弟弟播种 哥哥打寇 男女老少 齐报国仇 多产粮米 把倭打走 。该漫画的主旨是(  )

A.嘲讽日寇对华侵略B.鼓励发展农村经济C.号召百姓积极抗日D.赞扬国共合作抗日

14.

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  )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5.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为了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共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这些制度不包括(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6.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 历史使命 的根本保证是(  )

A.澳门的回归B.九二共识 的确定C.中国的强大D.一国两制 的提出

17.

1949年12月16日,缅甸政府来电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研究认为:缅甸政府要求建立外交关系问题,应复电询问该政府是否愿意和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同时请该政府派代表到北京来商谈建立中缅外交关系问题。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另起炉灶

18.

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 这次会议 是(  )

A.日内瓦会议B.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

读右处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下列对图中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这一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力量D.中国彻底打破了五十年代以来的外交僵局

20.

中国自1990年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先后向全球各地派出5000多人次的维和人员。今天,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承担联合国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出资额在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中位居第二。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 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1.

他使每一个居住区内的居民都相互成为其他居住区的(名义) 乡民,为的是使新公民们……可以借其居住区的名称来称谓;雅典人私下里以区名相称即源于此。 的主要贡献是(  )

A.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B.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C.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使雅典民主迎来 黄金时代

22.

公元前367年罗马通过了李锡尼—赛克斯图法案。该法案规定:全体罗马公民,不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占有公地,但最高数额不得超过500犹格。这表明(  )

A.全体罗马人利益得到保护B.贵族的权利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C.罗马帝国成文法正式形成D.平民取得与贵族斗争的完全胜利

23.

因为欧陆的各国革命只是一些起义和随之而来的权力调整而已……实际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改变不大。若以调整大的政治格局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而言,并不能和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相提并论。 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  )

A.改变了原有社会制度B.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保障了工人农民的权益

24.

马克思认为:“(它)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材料所描述的是(  )

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光荣革命

25.

二战后,驻巴黎的美国记者西奥多·怀特这样描述当时欧洲经济的情况: 它(欧洲)就像一条搁浅在正常潮水无法达到的海滩上的金鱼,如果不能拯救的话,就会死去、腐烂并且污染它周围所有的东西。 基于此,美国(  )

A.提出杜鲁门主义B.组建北约组织C.实施马歇尔计划D.成立经互会

26.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的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魄的程度。 这场危机 (  )

A.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B.体现了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C.由美国发起以苏联妥协告终D.是局部热战的一个典型表现

27.

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 西方集团 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 西方集团 的组建始于(  )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

28.

南斯拉夫前领导人铁托说: 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 道路 (  )

A.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C.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D.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快速形成

29.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它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

A.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与合作B.第三世界的崛起C.战后大国外交政策的转变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30.

《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冷战的和平而迅速的终结,让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而□□□□则使他(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其中□□□□应为(  )

A.华约解散B.苏联解体C.东欧剧变D.经济改革

二、判断题

31.

【判断题】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32.

【判断题】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内阁帮助他处理政务。

33.

【判断题】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34.

【判断题】《资政新篇》是资产阶级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35.

【判断题】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6.

【判断题】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37.

【判断题】在克利斯提尼改革时,雅典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这种有报酬的公职制度给广大中下阶层的公民提供了极好的政治教育机会。

38.

【判断题】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

39.

【判断题】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40.

【判断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世界在全面 冷战 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是,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材料阅读

41.

在中国古代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较多。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故常让其他官员分割宰相职权,以便皇帝施政。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唐初,尚书左右仆射二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是当然的宰相,在门下省政事堂办公,非三省长官不得入政事堂……(唐太宗)给他官加上 参预朝政 参议得失 参知政事 参知机务 同掌机务 等名目,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事。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 参知政事 仍令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 。宋初宰相虽有多人,但只指定二人分别轮流执掌中书之印。参知政事初设时职位较低,无权执掌中书之印,也不在政事堂议事。直到至道元年,才 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

——《宋代官印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 三省 的职责。(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参知政事 地位的变化。(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初和宋朝行政措施的共同点及其目的。(4分)

4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1848年)几乎在这个宣言发表的同时,欧洲好几个国家都爆发了革命。
材料二 他们成立了中国 共产党 ,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也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却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载体不是数量较少的工人,而是农村的广大贫苦农民。

——以上二则材料皆选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实际上,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夺取政权,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宣言 及其发表的重要意义。(3分)
(2)毛泽东所选择的 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他的依据。(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布尔什维克成功夺取政权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分)

43.

(10分)妥协是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一种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 公共 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 超稳定性 ,成为一部 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二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由 光荣革命 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 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宪法在国家结构方面 谈判和妥协的结果 及其能成为一部 活着的宪法 的依据。(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融合的手段 崭新制度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妥协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认识。(2分)

四、简答题

44.

(10分)2016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长征途中,党和革命事业出现伟大转折始于哪次会议?其间纠正了哪些方面错误?(4分)
(3)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开创了怎样的革命新局面?(2分)
(4)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