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3.2017届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2月素质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4 浏览数:960

一、单选题

1.

《礼记·乡饮酒义》中行迎宾礼时,把宾、介、众宾分为三等;行献宾礼时,对宾有 :饮酒作乐、旅酬以及撤俎之后,彼此劝洒,不计爵数,是为了使人尽兴,安乐而不混乱。这在本质上(  )

A.体现繁文缛节,社会落后B.强调贵贱有序,维护统治C.意在增进感情,联络乡谊D.说明思想教条,效率低下

2.

翻检《全唐诗》可知,唐诗所涉茶产地6道、27州,其90%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等地区。这反映了(  )

A.南方整体经济实力超过北方B.南方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D.茶叶税收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3.

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李公麟画马,则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无疑工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

4.

秦代,监察御史受中央御史大夫节制,属于中央政府委派的驻郡监察官员;宋代诸州监察官通判,是皇帝差遣到诸州专察知州的监察官,监察和制约州县官吏的一举一动;元朝,设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其性质属于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材料表明古代监察的机构特点是(  )

A.秩低权高,以小监大B.机构独立,自成系统C.选官高标,管理严明D.权责明晰,维护统治

5.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所含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2

29696

100

注:单位,万两,资料选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A.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农业税比重大幅缩小B.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C.洋务及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税收入是清政府最主要的财源

6.

下图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7.

从1935年到1937年 卢沟桥事变 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张治中主持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坚固的国防工事。其主要目的是(  )

A.持久防御日军西进B.缩小红军控制范围C.消极抗击外来侵略D.抢占经济富足区域

8.

1962年,诗人戈壁舟发表了《新北邙行》组诗,其中有: 彩霞里伊水似风舞,白云中洛河如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囱森林,座座工厂似战舰成队,成队的战舰呵,开始了万里航程! ”诗歌直接反映了当时(  )

A.人们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B.中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C.中国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D.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

9.

相对于农业来说,早期罗马社会的工商业还比较落后,人们对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交易的便捷,所以象征的行为和庄严的语言,冗长的和繁复的仪式是为了使各方都能注意到交易的重要性,并使证人可以因此而获得深刻的印象。这段话可以用来(  )

A.解释习惯法长期存在的原因B.解释公民法存在的合理性C.说明罗马法重视程序的原因D.说明万民法诞生的必然性

10.

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美国新宪法(指1787年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 选出来的君主制 ; 托马斯·杰斐逊也附和说,它是 君主制的新版本 。这表明(  )

A.总统由选举产生B.政体的实质是君主专制C.总统的权力很大D.总统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11.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 媳妇煮粥 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据所学知识判断,与故事相吻合的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C.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体现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二、材料阅读

12.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全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人类当前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文献记载

出处

孟春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礼记·月令》

禁止伐木毋杀口虫毋鹿毋卵毋焚山林……

西汉《四时月令韶条》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非时……依乡法

《唐律》

“《周礼·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任虞以泽事……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凡资生养赡之源,不可不为急讲……督抚大吏身任地方,所当因地制宜,及时经理……俾地无遗利,民无余力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诏令

——编自陈业新《中国环境史》

材料二 1952年伦敦的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 重典治霾 ,取得了显著效果。1953年成立了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的比佛委员会,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1956年出台《清洁空气法》,禁止黑烟排放和升高烟囱高度,并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设立奖惩机制,对控制区内进行壁炉改造的合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补贴至少70% ,而对违反条例的人员则依情节处以10—100英镑罚款或最高3个月的监禁。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油品硫的含量。伦敦在40年代末建成8座新城的基础上,于60年代末又兴建了彼得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等3座新城。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目前,伦敦空气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机动车污染控制,而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N02)和PM1O。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 绿色花园城市 ,并荣登吸引全球游客最多的城市之榜首。

——摘编自人民网《英国伦敦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主要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伦敦烟雾 事件的成因,概括英国治理雾履的经验。(15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 世界时间 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下表是不同时期 世界时间大挪移 的概况。

公元前202220

中国洛阳、西安

罗马

6世纪以后

中国

13世纪以后

逐渐向西方转移

18世纪

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世界时间大挪移 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宋前期的寄禄官阶秩系统,利用了唐代原职事官的称谓头街, 差遣 的分离,即表现为职事官名街与其职事的分离,因而造成了官制中纷繁复杂、名实不侔的现象。在赵宋统治德定后不久,这种状况即受到朝野人士的强烈批评。
元丰三年(1080年)八月,神宗下诏改制,其主要设计思想是: 使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 元丰改制,以开府仪同三司至承务郎共25个阶次,取代了上至使相(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或同平章事)下到秘书省权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等职事官称。这次以新阶易旧官,只涉及文臣中的京朝官,而未触及幕职州县官,也没有牵涉到武臣。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元丰改制 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元丰改制 的主要内容,并作评价。(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