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1.2016—2017学年度 四川省德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8 浏览数:305

一、单选题

1.

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

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

2.

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 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

A.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B.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C.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D.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

3.

下图是《帝国兴衰》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帝国最可能是(  )

A.荷兰B.西班牙C.英国D.意大利

4.

18世纪以前,英语中“mill”一词特指水磨坊、工厂和机器。后来“factory”(指工厂、制造厂)被广泛接受,在18世纪最后几年,mill和factory几乎被人们无区别地使用。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

A.英语语法的变更B.机器的大量使用C.能源领域的革命D.生产规模的扩大

5.

19世纪中期,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能放心使用复杂的机械,因为他们知道,用电报告知所损坏的机械上任何部件的号码,便可很快获得新的部件并自己完成更换。这主要得益于(  )

A.新信息技术的出现B.新交通工具的发明C.农业机械化的普及D.标准化生产的形成

6.

19世纪以前,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掠夺主要是黄金、象牙和黑人,到19世纪初,英国、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国都先后宣布禁止奴隶贸易。从本质上看,这一转变反映出西方国家(  )

A.侵略手段的变化B.对外政策的调整C.扩张方向的改变D.经济结构的变化

7.

1877年,德国专利法生效后,最大的六家企业在80年代共向英国购买了948项专利,而同时期英国最大的几家企业只购买了86项专利。这表明(  )

A.德国缺乏技术创新环境B.德国更注重技术的积累C.英国固守传统工艺技术D.欧洲技术创新氛围浓厚

8.

1931年,斯沃普向胡佛建议将全国工商业强制动员进联邦控制下的贸易协会,以管制物价和生产,指导贸易经营活动。胡佛指责该计划是 法西斯主义 。这表明胡佛(  )

A.已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B.赞同由政府来管制生产C.维护企业经营的自主性D.反对政府进行任何干预

9.

1935年初,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了第二次新政,要以 社会正义为目标按照美国传统和宪法精神实行变革 。为此,政府(  )

A.加强对银行的监管B.实施对工业的指导C.开始兴办公共工程D.建立社会保障体制

10.

下表是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人数统计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33

1936

1938

人数

603000

867000

920000

A.政府管理机构的大量建立B.解决失业问题的客观需要C.现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建立D.美国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

11.

美国学者指出,大萧条对此后半个世纪美国的政策生产了重大影响,但是在里根上台后, 人们对大萧条的记忆淡化了 。这一结论主一基于里根政府(  )

A.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干预B.开创了美国 新经济 时代C.以新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D.使美国走出了 滞涨 困境

12.

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  )

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D.作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

13.

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认为,苏联实现工业化首先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如果片面强调发展速度不顾实际的可能,反而延缓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  )

A.工业化资金是否来源于国内B.苏联是否有必要进行工业化C.工业化建设是否应保持高速D.工业与农业是否应协调发展

14.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干部更新制度,规定:每次选举,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四分之一,主席团委员只能连任三届。这一制度有助于(  )

A.清除个人崇拜的影响B.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C.改变权力集中的局面D.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15.

1961年,美国联合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等欧洲八国家建立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并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此举意在(  )

A.维持美元与黄金汇率的稳定B.联合西欧各国以对抗苏联C.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渗透D.阻止亚洲新兴国家的崛起

16.

下图是名为 剪刀差 的一幅漫画。作为历史材料,它可以来说明(  )

A.16世纪50年代,早期殖民侵略的方式B.17世纪50年代,荷兰快速崛起的原因
C.19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主导的经济秩序D.20世纪90年代,世贸组织裁决纠纷的程序

17.

下表是战后部分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说明(  )

成立时间

名称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

世界银行

1947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60

国际开发协会

196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A.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增强B.经济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C.各国间贸易壁垒被逐步打破D.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趋向

18.

据统计,世界区域性贸易协定实施的数量在1950—1989年共有75个,而在1990—1998年则有82个。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B.美国经济霸权衰落C.经济区域组织广泛建立D.第三世界国的崛起

19.

古希腊哲学史,一般以苏格拉底为界,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那么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神与宗教B.科学与理性C.人与社会D.道德与功利

20.

15世纪,人文主义者普遍认为,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万物灵长,上帝的 创世 不是为了奴役人,而是让人统治世界,人的自由意志和伟大力量具有 神创 性。这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  )

A.借助创世说肯定宗教信仰B.借助上帝宣传天赋人权C.借助人性说批判教会权威D.借助神学宣传人文精神

21.

马丁·路德通过研究《圣经》认识到: 要想透过教士们的判断来学习《圣经》,实在是愚蠢的 。因此,路德主张(  )

A.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B.否定《圣经》的价值C.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D.与上帝直接建立联系

22.

下图是科学成果编年曲线,根据图中的科技成果统计,从①到⑤五个时期的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意大利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B.意大利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C.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美国D.意大利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23.

在近代科学史上,有两个奇迹年——1666年和1905年。在1905年公布的科学理论是(  )

A.万有引力定律B.相对论C.电磁感应理论D.进化论

24.

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畅销的两部小说——《飘》(1936年)和《逆性的安东尼》(1933年)都是以早期生活为背景的浪漫史诗,此时最畅销的杂志——《生活》(1936年创刊)则以精彩的摄影著称。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应是,当时美国(  )

A.文艺具有明显的反战情绪B.现实主义文学受到追捧C.文艺呈现逃避现实的趋向D.科技极大地改变了生活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一战后,美国政府和民间对农业合作社表现出空前的热情。1920年,美国农场局联盟正式成立,倡导兴办大规模的销售合作社。1921年初,该联盟成立全国性的谷物销售合作社,扩大合作社在农产品市场中份额。此外,各地还成立了其他农用品经营合作社,为农场购买和供应石油制品、拖拉机、拖车、种子、饲料等等。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农场信贷法 ,在全国建立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提供贷款。美国农业合作社对美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焦健《美国的农业合作社》

材料二 苏联农村十分落后。1929年,斯大林决心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1930年,党中央通过 农业集体化的办法 。随后,各基层组织在上级严令催促下,采用行政命令和威胁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庄的土地为国家所有,农庄和农民只有使用权。农庄组织生产队,负责某一地段的全年生产,或负责饲养一定数量牲畜等其他专业生产。政府通过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并以此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1933年,又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国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从具体农庄收走大量粮食。

——摘编自吴齐版《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苏联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差异,并简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和苏联的农民合作化运动分别予以简要评价。(8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东印度公司大事记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女王颁发给该公司15年对东方贸易的特许状。
1613年,获准在印度苏拉特设立永久性的商站。
1651年,取得在孟加拉的贸易特权,并在加尔各答和胡格利设立商站。
1717年,获得在孟加拉的免税贸易权。
1765年,取得对孟加拉、比哈、奥利萨等地的殖民管理权。
1769年,取得对印度棉织品和生丝进行垄断贸易。
1793年,在印度东部建立固定赋额制,在南部实行征收田赋。
1813年,英国国会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独占权,任何英商可自由进入印度市场。
1858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女王维多利亚直接统治印度殖民地。

——据汪熙《约翰公司:东印度公司》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并简析其衰落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活动。(8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西方近代思想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8.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伏尔泰的思想,渗透着一个理想——自由。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法律的保护,他所拥有的一切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窃取,那么,个体自由便荡然无存。在无政府状态下,社会陷入混乱,法律任由暴力与阴谋践踏,公民的自由就像无根的浮萍,而国家要强大必须 使最高权力巩固强化,无人非议 最高权力 就是王权。同时,为实现自由,还要依靠宗教对那些 隐蔽的罪行 进行制裁。伏尔泰认为,当身份、地位、财富、职业的不同人平等地服从法律,每个人的自由也就得到了保障。伏尔泰的自由观,不仅成为法国民众与现实的不自由进行斗争的精神,还为后人思考自由提供了典范。

——摘编自卢少鹏《论伏尔泰的自由观》

(1)根据材料,概括伏尔泰自由观的基本内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伏尔泰的自由观。(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