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5.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8 浏览数:664

一、单选题

1.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

A.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B.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C.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D.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2.

《汉书·翟方进传》载: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 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 方进即日自杀。 材料表明(  )

A.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B.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C.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D.废除了丞相,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3.

有学者认为,秦汉时 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 。由此可见,隋唐制度对封建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B.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C.大一统 格局得以奠定D.儒学得以发展和完善

4.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作为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与清政府发生了矛盾,但乾隆帝还是接见了他。嘉庆二十一年(1811年),同样是英国使节的阿默斯特前来试探通商问题,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被勒令当天离境,也没有见到嘉庆皇帝。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因素是(  )

A.中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B.闭关锁国政策C.当时皇帝的个人气度D.传统的朝贡贸易政策

5.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诸多封建盛世,如 文景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等。晚清时期出现的 同光中兴 与之前的封建盛世最大的不同(  )

A.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B.西方国家开始侵略中国C.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起步D.出现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6.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在袁世凯即将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临时约法》变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对总统的权力作了诸多限制,以防袁世凯专权。这一做法(  )

A.体现了强烈的法制意识B.因人设法有违宪政精神C.有效维护了辛亥革命成果D.直接目的是完善民主体制

7.

他们(智者学派)的一切学问,无论伦理学也好,修辞学也好,论辩术也好,都蕴藏着一个哲学的原则,一个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原则 。对于该 原则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现 自我 ,探究哲学意义上的 B.强调个人主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构建符合人性的社会D.倡导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

8.

16至18世纪,几乎任何地方的手工工场工人都占有生产工具,如:织布机、家庭用的纺车和一小块在工余时间耕种的土地。手工工场工人几乎总是生活在乡下,和地主或雇主维持着或多或少的宗法关系。 材料表明16至18世纪的工人(  )

A.与资本家之间只有雇佣关系B.与资本家之间没有雇佣关系C.具有小私有者的特点D.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9.

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卢梭与同时期的其他思想家一样表达了对理性的崇拜,而他的《爱弥尔》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  )

A.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B.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C.反对理性,强调感性D.强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

10.

门德尔逊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叙述1825年的英国: 工业空前萧条,工业区的许多工人无工可做,忍饥挨饿的工人发生了公开的暴动。工人们数千人聚在一起,前往西克斯公司的一家工厂,彻底破坏了全部自动织机。其它各地也发生了这种破坏织机的骚动。 材料表明(  )

A.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B.工人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D.工人斗争还处于自发阶段

11.

经济学家佛利民认为,胡佛所实行的联邦储备政策窒息货币供应,以及其它政府干涉的政策,造成一种市场依赖着政府行动的环境,使得原本只是一次过眼云烟的衰退,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重大灾难。这一观点(  )

A.认为胡佛的 自由放任 政策加剧了危机B.强调胡佛的经济干预程度有待深化
C.主张胡佛政府应该承担起经济干预的责任D.认为胡佛政府的经济干预使危机进一步深化

12.

阅读下列比例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可以说明(  )

A.资本主义发展呈现不平衡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西汉在新疆的屯田,由戊巳校尉、驻军校尉、屯长分组管理,屯军2万多人,屯垦约50万亩。之后,东汉、曹魏、西晋、隋朝等都组织了屯垦戍边活动。唐朝在新疆的屯田,由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统一管理,都护府下属军镇屯田,屯田以军屯为主,全疆屯军5万人,屯田50万亩。
元朝在新疆的屯田,军屯设宣慰司、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分级管理,民屯设总管府或营田司、提领所分级管理。有屯军2万多人,屯民3.7万户,垦地100多万亩。
清朝时,从内地派遣大批军民到新疆屯田,建立了26个垦区。1840年,新疆各种屯田共有屯丁11万多人,男女总人口近50万人,屯地近300万亩。到1911年,新疆人口达到216.2万多人,耕地增到1055.47万亩。伊犁将军是新疆最高的军政长官,兼管全疆各种屯田事务。其下分设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掌管各地军政事务,兼管各地屯田事务。各地兵屯,由同级军官兼管。各地旗屯,由其军官兼管。各地民屯,由陕甘总督及下属各级行政官员兼管。各地回屯(回民屯田),由当地伯克(头人)兼管。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屯垦戍边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强调为医治战争创伤,从事经济、文化和国防的建设工作,人民解放军除担任保卫国防、巩固治安的任务以外,应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1950年春,新疆军区组织边疆部队在天山南北驻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自50年代开始,除各地驻军开垦荒地、兴办农场外,先后组织大批人民解放军转业官兵和支援边疆建设青年参加大规模的垦荒,建立国营农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筑道路和桥梁,发展交通和电信,建立新型的村镇和居民点。

——摘编自《新疆屯垦戍边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屯垦戍边过程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与古代屯垦戍边活动的主要不同。(8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屯垦戍边的重大意义。(9分)

14.

近代主要国家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其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性,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类、比较。如下表:(12分)

标准A

标准B

标准C

……

英、法、美

法、美

英、法

……

德、日、俄

英、德、日

美、德

……

俄、日

……

请选择其中一至两种分法,指出其分类依据并予以说明。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宣布: 大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的 。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元首; 拥有裁决法律、拟定法律的权力; 军队归天皇统帅,议会是对天皇负责的附属品;内阁的组成由天皇决定。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日本进行了又一次民主化改革。天皇被迫宣布了 神格否定宣言 ,第一次把自己降为 ,这对日本人民在精神上是一次大解放。 新颁布的《日本宪法》规定, 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关 内阁行使行政权,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引自《日本现代化之路》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日本两次民主化改革的不同点。(6分)
(2)日本在19世纪末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英国工党于1900年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发起创立,初称劳工代表委员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组织和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组成。1906年改称工党。1918年2月,工党通过名为《工党与新社会制度》的纲领,将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社会化列为自己的目标,其第4条条款提出:实现 生产资料、分配手段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以及对于每项工业或服务业实行公共管理或监督的最有效的制度的基础上,确保体力或脑力劳动者得到他们勤勉劳动的全部果实,以及可行的最公平的分配 。新党章在工党大会获得通过,使工党拥有了明确的 社会主义 纲领。1924年1月,工党首次组阁,开始了与保守党的轮流执政。

——《论二战后英国国有化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党力量不断发展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工党所标榜的 社会主义 。(6 分)

17.

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

材料二 基辛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 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政治企图。(3分)
(2)材料二中基辛格所说的 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 表现在哪些方面?指出这种变化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12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曾文正公,近日排满家所最唾骂者也。而吾则愈更事而愈崇拜其人。吾以为使曾文正公今日而犹壮年,则中国比由其手而获救矣。彼惟以天性之纯厚也,故虽行破坏焉可也;惟以修行之极谨严也,故虽用权交焉可也。彼其事业之成,有所以自养者在也,彼其能率厉群贤,以共图事业之成,有所以字于人且善导人者在也。吾党不欲澄清,天下则已,苟有此志,则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论私德》

材料二 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要其天资亟功名善变人也。始在翰林,艳举声律书法以歆诸弟。……稍游诸公名卿间,而慕声誉,沾沾以文辞蔽道真。金陵之举,功成于历试,亦有群率张其羽翮;非根深宁极,举而措之为事业也。所志不过封彻侯,图紫光。……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曰: 吾祖民贼 。悲夫!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章太炎《检论》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梁启超和章太炎对曾国藩的不同评价。(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不同评价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