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5.2017届 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835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之际, 士庶合流 使士阶层得以扩大,大批的 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了 士无定主 的游离状态的游士。大批 游士 的出现(  )

A.促使分封制逐步瓦解B.反映了宗法制度走向崩溃C.表明官僚政治已形成D.导致了国家政局日益动荡

2.

学者许倬云说: 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汉代帝国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演变中遭到了窒息。 这是因为汉代(  )

A.始终实行严厉的抑商政策B.长期战争导致经济衰落C.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加强D.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

3.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 宰相一致原则 (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4.

图6是宋至清(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数据整理)图6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B.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C.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D.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

5.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

6.

中体西用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不仅是19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取的文化选择模式。此 文化选择模式 (  )

A.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B.表明了 崇洋 思想的盛行C.反映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D.批判了封建儒学的落后性

7.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不仅建成了连云港和黄埔两港口,并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暗礁,清理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南京国民政府的上述举措(  )

A.旨在加紧 围剿 红军B.为迁都重庆提前做准备C.便利了工矿企业内迁D.奠定了持久抗战的基础

8.

据湖北省公私合营企业私方人员安排统计,至1956年底,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 6%。这一现象说明(  )

A.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B.合营企业经营方式没有改变C.国家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D.合营企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9.

一般古希腊城邦的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他们也并不组成为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导之下的 政府 ,乃至也不形成对有关首脑的依属关系。 这是由于古希腊(  )

A.建立了完整的权力监督机制B.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力C.行政官员内部矛盾冲突频繁D.实行了行政机关权力平衡制

10.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 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 此观点旨在说明(  )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11.

瞿秋白在《俄乡纪行》中写道: 不得志的小商人、小资产阶级的农民,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 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B.俄国苏维埃体制是次不成功的尝试C.苏维埃俄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12.

图7是美国刊物登载的一幅有关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关系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  )

A.苏联军事实力超过了美国B.美国无力遏制苏联的扩张C.美苏两国间冷战对抗加剧D.国际局势出现相对的缓和

二、简答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16年2月,陈独秀明确提出:晚清以来,在西力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为改变自己的落后现状,已经进行了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但未见奏效,究其原因,乃在国人的伦理价值观念未有根本之改变。他断言: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采取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他认为要使民主立宪站住脚,就必须反对儒家三纲之说。按照这种思路,不进行根本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国人就没有资格实行民主。

——摘编自周玉萍《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

材料二 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要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现,恢复它的合法权利,要在批判之中倡导理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伏尔泰在给达朗贝尔的信中写道: 理性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个时代要求确认以理性来反对种种想象和别的时代的偏见,并取得胜利 。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

——摘编自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指出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似之处。(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目前世界上流行着两种不同的统制经济,即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法西斯主义的统制经济。 美国的复兴运动(罗斯福新政),是介于这两者中间的统制经济,讲到它的经济方面,它是取法于俄国的 大实验 ;讲到它的政治方面,它是模仿意大利的独裁。不过在实质上它完全是资本主义的。 有意思的是,程锡庚在预测1934年世界发展趋势时甚至说,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将 渐次融合 在资本主义之国家,均已盛行社会主义 美国以资本主义立国,但经济复兴计划中所采用之方法,如统制生产,强迫做工等,实与共产主义之苏俄相似

——摘编自杨玉圣《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材料中任一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四、简答题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一些公立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重组合并成了13所国立大学、5所学院和9所省立大学,并把经费资助扩展到一些水平较高的私立学校,用于开设新学科和购置设备。在20所私立大学和33所私立学院中,1934年和1935年有32所获得了资助,1936年有40所获资助。不应低估的成就是,在这十年中,中等教育也取得了4~5倍的增长。到1937年,有2042所中学,l211所师范和370所职业学校,就读学生达545 207人。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意义。(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社会主义苏联的加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进一步扩丈。1941年7月12日,苏、英两国签订《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3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遣使访问苏联,苏、美、英之间开始正式合作。同年8月,美、英之间经过协商,发表《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即著名的《大西洋宪章》,提出了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以后,苏联政府宣布基本同意这些原则。9月底至10月初,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谈判,签订了大战期间第一个三国协定,即《秘密议定书》,俗称《对俄供应第一号议定书》,其中规定了美、英两国扩大对苏供应的具体内容。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渐扩大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美、英在二战期间合作的看法。(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严复(1853—1921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反对守旧,主张维新,大声疾呼: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也。 翻译《天演论》,号召救亡图存, 与天争胜 ;主办《国阐报》,协办通艺学堂。戊戌变法后,翻译《原富》《法意》等,传播西方经济学与逻辑学,并通过按语一抒胸臆。
他是个很好的学问家,晚年却参与政治活动,弃长就短,弄巧成拙。1915年他列名筹安会(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喊出 以筹一国之治安 的口号。其时, 治安 安定 等词汇已被袁世凯所僭擅,成为镇压反对者的口实。正因为有像扬度、严复这样知名度高的人为袁世凯称帝鸣锣开道,袁世凯才能够做成皇帝梦,尽管好梦不长。严复等人这样做,我想他是以历史为镜鍪,不愿意看到中国历史怪因转动得更快,把更多的生灵裹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既然如此,不如权且拥袁称帝,借助于变法残留下来的影响,以图徐徐变革。其后的历史演化的事实证明严公所虑并非杞人忧天, 洪宪皇帝 驾崩后的一茬茬总统,一个比一个专制,一个比一个独裁,一个比一个草管人命,并不见哪一点优于袁世凯。他们与袁世觊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打着共和的旗号罢了。

——摘编自王澍《中国近代著名人物败笔拾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历史贡献和地位。(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对严复晚年的政治活动的态度并予以说明。(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