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9.2017届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4 浏览数:124

一、单选题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

A.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D.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

2.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  )

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

3.

盐引又称 盐钞 ,是古代的取盐凭证。 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 代币 流通。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据此可知盐引(  )

A.是政府控制食盐专营的手段B.有利于稳定当时的食盐市场C.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D.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

4.

1863年3月7日,在上海首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上,刊登了森泰像馆的广告。其主要内容为:本馆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起至晚三点钟为止,价钱甚为公道。如有意照相者,请至本馆可也。这表明(  )

A.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B.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C.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变革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5.

1911年5月,在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前夕,一位名叫石长信的监察干部(给事中)在上奏中写过: 因川、湖南现兴修铁路,因资金紧张,以租股为名,每亩土地皆征税,以充路款。我听闻两省农民,民怨沸腾,又遇荒年,用强制手段收取更难以操作。深恐民穷财尽,本欲图富强却使其更加贫弱。所以于路收归国有之日,不必担优百姓会阻烧。 材料印证了(  )

A.铁路建设资金短缺B.民众抵触铁路修建C.铁路国有恰逢其时D.保路运动发生原因

6.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11日,中华民国成立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C

1949101日,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7.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这反映了雅典(  )

A.农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B.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C.改革是维护农民的利益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

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 缔约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 ;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 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9.

下图是1919年苏俄发行的纸币,纸币上印有多种文字的口号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924年末,该纸币几乎完全被排挤出流通市场并于1925年停发。关于该纸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发动社会革命需要而发行B.因流通市场逐步恢复而排挤C.因违背计划经济模式而终止D.其历程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二、材料阅读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法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用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决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边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1.

历史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记录下某一历史瞬间或反映某一历史想象。阅读下列图片和文字,回答问题。(12分)
结合图一、图二和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主题,并对这一主题进行阐释。(命题:要求主题突出,简明扼要,不得照抄图片文字内容。阐释:围绕主题说明解释,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1755年,在东印度公司的指示下,东印度公司的翻译,英国人洪仁辉带领商船前往宁波试航,希望扩大贸易范围,开辟新的贸易港。当他们抵达宁波港时,受到当地官员的热烈欢迎。更令他们惊喜的是,浙海关关税比粤海关低,各种杂费也比广州方面少很多。
1755年至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屡屡绕开了广州口岸,派船去宁波贸易,致使粤海关关税收入锐减。两广总督等官员急忙向乾隆上奏,希望禁止洋船前往宁波贸易。乾隆皇帝便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不料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
1757年南巡回京后,乾隆发布了那道著名的圣旨,并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而只能由 广州十三行 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从而开始实行全面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
1759年,洪仁辉又至浙江,为定海总兵所驱退。旋而北上天津,向乾隆递交诉状,言广州行商欠款与外商受粤海关勒索之苦。乾隆一边下令严查粤海关监督李永标,一边将洪任挥囚于澳门3年。此即所谓的 洪任挥事件
1759年,朝廷有颁布《防夷五事》,规定外商在广州必须住在指定的会馆中。并且不许在广州过冬,不得外出游玩,甚至还特别规定 番妇 不能随同前往;而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商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等

(1)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闭关锁国 政策出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 洪任辉事件 。(9分)

13.

【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32年l月21日,国际联盟成立了以李顿为团长,美国麦考益、法国克劳德、德国希尼、意大利马岛柯迪为成员,中国顾维钧、日本吉田为顾问的调查团。调查团于3月14日到达上海,4月21日齐集沈阳。先后在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城市进行了 45天的调查,克服了日方的种种阻拦,从不同途径收集到各界投送的书函1550余件。6月4日调查团离开东北。10月2日,同时在南京、东京、日内瓦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承认东北三省为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否认日本发功九一八事宜足 合法自卫 ,确认伪满洲国是日本违背东北人民意愿而强力炮制的工具,但同时又主张在东北三省建立一种受外国保护的高度自治的特殊制度,企图以国际共管取代日本独占,因而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国民政府对报纸所报道事件持何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该事件造成的后果。(6分)
(2)根据材科二指出,《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对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对这一今件的处理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对国联的处理方法作筒要评价。(9分)

1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玛格丽特· 撒切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并且连续三次赢得大选,是现代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之一;196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担任工党内阁的教育部长。在任职教育部长时,她对英国工党政府将所有中等学校和文法学校合并成 综合 学校的计划发动了 猛烈攻击,也因此废除了英国的双重教育体系。撒切尔认为,成立大型 工厂 一样的综合中学,会使教育质量整体下降。1970年保守党赢得大选,撒切尔担任教育部长;因为政府需要削减预算,撒切尔认为她必须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项目上面,而不再开展多种项目。她将政府预算集中在发展初等教育的工作上,停止向贫困学生发放救免废的牛奶。撒切尔力争将政府直接投资都用于搞质量的(私立)文法学校。她仍反对发展大性综合性(公立)学校。这些政策使她变得不受欢迎,尤其是在大学生和很多教育机构中。

——摘编自《世界大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撒切尔担任教育部长期间是如问改革英国教育的。(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变得 不受欢迎 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