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7.2017届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151

一、单选题

1.

尚贤 是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的共同主张。其中,墨子更是提出 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关系变动剧烈B.宗法等级趋于崩解C.加强集权急需人才D.手工业者地位提高

2.

唐代在中书、门下设谏官,宜接向皇帝提意见。武则天在两省设左右拾遗, 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 。唐谏官的设置(  )

A.着眼于皇权的强化B.分化相权,提高效率C.益于减少决策失误D.承旨封驳,效能有限

3.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 这一 顶峰 的存在印证了(  )

A.理学注重自然的探究B.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C.商贸的创新驱动效应D.科举制度的选才功能

4.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些 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 。这些商人的行为(  )

A.已经颠覆传统的投资理念B.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C.显示国内市场已发育成熟D.已具某些近代化经营特征

5.

下图是19世纪末的时事漫画(每个动物代表不同国家,如熊喻指沙俄;鹰喻指美国……)该图所示局势意味着(  )

A.列强已构建在华国际共管体系B.美国必将成为侵华的主导力量C.传播进化论思想具有现实需求D.维新思潮必将发展为政治运动

6.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  )

A.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B.成为持久抗战的重要依靠C.避免了时局造就的破产命运D.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3人,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27名,几乎占到一半。这说明当时中国(  )

A.爱国统一战线聚人心B.形成了联合执政局面C.各党派政治见解一致D.重视政党政治的创新

8.

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 经上级批准,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 。这一政策(  )

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C.表明简政放权的开始D.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

9.

《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 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 作者认为古代雅典(  )

A.美德造就民主政治B.公民重视城邦利益C.民众拥有广泛权利D.注重杜会福利建设

10.

以下为 工业产值世界份额变化表 。据此可以推知(  )

国家

1750%

1830%

1860%

1900%

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2.4

7.2

23.6

印度

32.8

29.8

19.7

6.2

中国

24.5

17.6

8.6

0.7

A.世界格局发生剧变B.中国制造业持续衰退C.世界市场已然形成D.文明正在碰撞与冲突

11.

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 引爆 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

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12.

德国总理施密特说: 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他们促使德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的思想 。可见,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  )

A.国家战略需要B.吸取历史教训C.摆脱美苏控制D.改善周边环境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所强调的,是人民百姓作为人的权利,由是批判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制度是违背人性,压抑民权的制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他们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他们强调的不是民生与民用,而是民权,并以此批判君主。它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我国近现代思想家的民主思想,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关于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在政治上实行 主权在民 的理论,各级官吏都是人民公仆,一旦政府压迫人民,人民就有权利推翻它。这些建议的出发点,便是天赋人权的观念,即每一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是天赋的,任何人都不能剥夺这些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启蒙思想家一般地都是以全人类代言人的姿态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近代的新发展。(7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民主理念上的异同。(1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启蒙思想的政治影响。(6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解读材料,围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证。(12分)(要求:论题围烧材料信息并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汉后期,官僚、地主和富商等结成利益集团, 兼业颛(专)利 ,劳动人民丧失土地, 律比畜产 。外戚王莽趁机夺取政权.推行一系列史革,史称 王莽改制 。公元10年,王莽颁布诏令,“……今开赊货,张五均,设诸斡(管理)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立五均官,皆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 五均机构的主要职责:根据商品质量,制定 市平 价格;平抑物价以防止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缺乏资金者,也可向政府借贷。同年王莽还 初设六筦(管)之令……实行盐、铁、酒、钱的官府垄断经营,与五均合称为 六筦 。为了顺利施行,王莽 设科条防禁,犯者罪至死 ,然而 郡县通奸,百姓俞(愈)病 徭役烦剧……天下溃畔

——摘编自刘玉峰《 王莽改制五均六筦政策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莽推行 五均六筦 政策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莽推行 五均六筦 政策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52年,巴蒂斯塔建立独裁统治,同美国签并了《军事互助条约》,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953年卡斯特罗率军攻打兵营,未能成功,但成为反对独裁斗争的开端。国内随之出现了有组织的政治适动。1955年,出狱后的卡斯特罗迁居墨西哥,组织革命部队,伺机打回古巴。1956年革命队伍一回古巴.遭到旧军队的围剿,被迫进入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赢得人民支持,以少胜多打败了独裁政府的 总进攻 。并建立了民族民主反帝阵线。1958年下半年,革命战争进入新阶段,革命军控制了大片领土。1959年军占领了大城市圣地亚哥和哈瓦拉,人民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政权。新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将美国和本国资本家财产收归国有,进行社会和经济根本变革。1961年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摘自毛相麟《论古巴革命——纪念古巴革命胜利40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60年代古巴革命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60年代古巴革命胜利的原因。(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杨度(1875—1932)是中国进代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两度留学日本,深感民族危机,立志 君主立宪 改变国运。1905年撰文《实行宪政程序》而名声鹊起。1915年组织 筹安会 ,为袁世凯复辟造典论,成为声名狼籍的 帝制祸首 。复辟失效后,宣称: 中国必亡于共和,度至今犹怀此惧……更无救国之才。 不久,遁入佛门。期间思想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24年要求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并为革命政府提供军事机密。1927年,参与营救李大钊的行动,为李大钊等人为国牺牲的精神打动, 要想救中国,我看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做到。 1929年,杨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杜月笙的挂名秘书身份为党的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去世前,曾自挽“……匡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摘编自何汉文《杨度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杨度思想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复辟帝制活动。(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