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9.2017届 山西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1 浏览数:115

一、单选题

1.

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

A.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B.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C.触入了普通联系的哲学观D.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2.

中国古代医术,亦程 仁术 。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 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挤之,德逾于此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3.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篇中说: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的观点与荀子、韩非子、霍布斯和亚当·斯密的观点十分类似。他们思想产生的共同背景是(  )

A.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B.人口出现非农化转移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4.

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长俞大维: 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造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 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政府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B.中国工业布局发生巨大变化C.中国民族危机日渐严重D.蒋介石加强控制西南地区

5.

柏拉图指出: 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据此可知,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  )

A.丝毫没有体现平等的理念B.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C.压制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D.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

6.

1787年宪法完成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促进了美国领土的开拓,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从更深层次来说,是因为该宪法(  )

A.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因素B.贯彻了三权分立的近代政治民主原则C.明确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及大小州之间的关系

7.

二战后,西欧各国在战争中遭受产重创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有资格为其他国家恢复经济而分担成本,他们在某些贸易上存在互补,但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互补性贸易。此现象可以解释西欧(  )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B.接受美国援助有必要性C.不愿接受马歇尔计划D.经济发展必须重新起步

二、材料阅读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尚书·周官》中提到 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 。在古汉语中 包含了商讨、谋划、评价、抉择等含义。 的活动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通过语言进行协商( );第二,协商过程中有理性的思考( );第三,协商的目的指向事情自身可能具有的最为恰当的解决方式( )。在典籍中, 所议之事 主要是政治事务,如 议储 议兵 议勋 议罪 等等,都可以归之为 议政 ,即政治协商的范畴。在制度设计上,在上述所论及的先秦 三朝 制度中, 治朝 就是君臣之间每日的例行朝会,凡有官爵者皆可参加,讨论具体的政治事务。秦汉以后,随着皇权专制体制的确立, 朝议 制度就逐渐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形式。具体而言, 朝议 又有 廷议 集议 之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传谕旨,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 廷议 ;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 下其议 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 集议

——摘编自卢兴、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

材料二一届政协 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 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 ,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砚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宪其原委, 一届政协 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 政治协商 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 政治协商 制度建立的缘由。(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和新中国关于 政治协商 的不同及二者产生的相同政治影响。(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是观念的囚徒……真正的革命发生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就是观念的革命。观念革命是对既定价值的一次全面再评判,它把人的精神从旧思想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引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果只有技术革命而无观念革命,那么人类的苦难几乎就会自动地增加。历史上,观念革命总是无法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如果固守传统观念不变,限制、削减技术的发展,就等于在做削足适履的蠢事,只会令人类大吃苦头。

——摘编自《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等

结合材料及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探讨 观念革命 。(说明:要求明确提出观点,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四、材料阅读

10.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代中后期,隆庆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科举,摒浮靡、倡实学;革新用人制度, 不拘岁供,纳粟、吏员资格……堪为一方保障者,访实具奏……得实题请超擢 ;打击贪腐, 赃系入己者,追出济边;受赃枉法者,依律问遣,不得包庇 ;整顿吏治,实行 见贤即进,不肖者即退 的原则;推行严格的官吏管理和考核制度。此外,严禁革(严禁官府勒索、鱼肉商民),裁冗费;减商税,推行恤商、惠商政策;突破朝贡贸易局限,开放海禁, 准贩东西二洋 ,推动私人海外贸易合法化;整顿边防……推行 俺答封贡 ,改善蒙汉关系,初步解决了持续百余年的北部边患问题。这一系列的改革被后世史学家们称为 隆庆革新

——摘编自《明隆庆革新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 隆庆革新 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隆庆革断 。(7分)

11.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1~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加上各种劳务费,如美国船只的运费,为苏联修理船舰的费用,以及为苏联培训飞行员和海员以驾驶飞机和船舰等需要的费用,这些费用约为7亿美元。因此,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的总价值达到了109亿美元。……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

——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苏援助政策的作用。(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