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5.2017届 北京市平谷区高三3月质量监控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5 浏览数:142

一、单选题

1.

读图6,根据所学判断,下列地点与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图6

A.①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B.②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C.③ 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D.④ 相地而衰征

2.

能够体现下列三点历史现象的朝代是(  )

●门第贵族、官僚贵族演变为士大夫官僚

●出现街市、晓市,官府放松对城市商业的监管

●中国古代文化开始逐渐地世俗化、平民化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清

3.

董仲舒主张 天人感应 ,他将《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治乱兴衰。他认为,人君为政应 法天 德政 为政而宜于民 。对董仲舒的 天人感应 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论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
③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④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4.

下面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东汉的《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形成B.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推动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传播
C.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中记载西方兴修水利的方法——中国近代科技形成D.清中期京剧的形成和繁荣——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5.

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需要运用不同史观来认识。有个同学运用全球史观认识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有利于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B.它的开设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C.它表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迈进D.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使用 节制资本 的概念。明确了 节制资本 要旨 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同年,孙中山在广州作 三民主义 演讲,阐明 节制资本 的具体内容包括 节制私人资本 发达国家资本 。这表明(  )

A.振兴民族经济、改善民生B.实现资本国有、解决社会问题C.反对军阀专制、捍卫民主共和D.号召民众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7.

报刊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文献资料之一,报刊的新闻报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图7刊登的内容反映的事件(  )
①其目的之一是为转嫁经济危机 ②中共立即提出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它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抗战开始 ④驻守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8.

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国家(  )
①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历史上,英国议会曾多次通过选举改革法案。

1832年议会改革: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

1867年议会改革:取消了46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户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缴纳地租12镑以上的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1884年议会改革: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依靠父母生活没有单独成家立业的男子,以及家庭佣人和全部妇女仍被排斥在选举大门之外。

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①结束了贵族寡头统治,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②工人阶级宪章运动和不断斗争是根源
③反映了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④标志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从古代到近代的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中,有的倾向于感性至上,有的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下列思想中,闪耀着理性光芒的有(  )
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天地之化日新 时异而势异,势异而理异
人,……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

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至今,世界银行的行长均是美国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除现任总裁约翰·利普斯基是美国人外,其余都是由欧洲人担任总裁。此现象反映(  )

A.美元在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B.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C.战后金融体系是欧美斗争和妥协的产物D.两大组织发展援助和货币合作功能合一

12.

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这种文学流派的典型作品是(  )

二、开放性试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简表

年代

1685

1790

1841

人口数万人

10171

30148

41300

材料二 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简表

年代

1670

1700

1801

1851

总人口万人

498

506

866

2088

城市人口万人

68

85

238

1119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和英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8分)
材料三 1776年《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1777年11月19日,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按照这部宪法,美国过去的中央权力很小,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和发行纸币的权力,联邦国会只有宣战和媾和,派遣对外使节,掌管邮政,调整各州关系等权力。
1787年9月17日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 分权与制衡 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其学说来自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美国人把思想、理论转变为行动、实践。
1791年国会通过10条修正案批准生效。这10条修正案通称《人权法案》。主要内容是宣布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宗教信仰等自由,规定非依法律不得扣押人、捕人、搜查及没收财产以及刑事诉讼案中的被告有权要求迅速公审和律师辩护等等。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美国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四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掀起白话文运动,陈独秀、鲁迅等人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为白话文摇旗呐喊。而以东南大学师生为主体的 学衡派 也走上了另一条为文言文正名的道路。他们秉持文言文的天然简约精雅,视其为母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表达能力非是白话文所能企及。胡先骕曾撰文《中国文学改良论》,声讨胡适 用白话推翻文言、把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全盘否定的态度过于偏激 ,并抛出疑问, 向使以白话为文,随时变迁,宋元之文已不可读,况秦汉魏晋乎?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3)概述这一争论出现的时代背景。(4分)你如何看待上述争论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加以评析。(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三、材料阅读

14.

能源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材料二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 社会市场经济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二、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五、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 经济奇迹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10分)

15.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8分)
材料二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 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内容。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及意义。(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