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6.2017届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99

一、单选题

1.

李零在《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中谈到: 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 天、地、祖 ,晚期是拜 天、地、君、亲、师 。总趋势是 天、地 淡出,下降; 变成 君、亲、师 ,上升。 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  )

A.没有任何宗教色彩B.程序日益繁琐复杂C.宗法观念日趋淡薄D.日益重视人伦秩序

2.

宋代海外贸易活跃,仅进出口货物就达400多种,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在广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这说明宋代(  )

A.突破了朝贡贸易体制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C.商业是主要财政来源D.抛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3.

秦置尚书于禁中,掌通章奏而已;自汉武帝后,尚书职权逐渐提高,但终两汉之世,尚书还是少府的属吏,其位秩不过千石;到隋唐,尚书省已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了。尚书省的演变历程表明(  )

A.中枢权力机构的逐渐成熟B.皇权相权的矛盾尖锐C.古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4.

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1904年,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陆续颁布《奖励公司章程》等相关法规。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

A.清政府致力于全面改革B.重农抑商 政策开始被放弃C.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提高D.民族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5.

辛亥革命之后,一些知识女性认为 欲弭社会革命之惨剧,必先求社会之平等;欲求社会之平等,必先求男女之平权;欲求男女之平权,非先与女子以参政权不可。 她们以妇女参政团体为依托,掀起了勇争参政的女权运动。这些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女性自主意识开始觉醒B.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C.民权观念逐步深入人心D.女性参政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

6.

农会原本是中共领导的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为宗旨的组织。但在192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农字第9号通告明确指出: 农民协会已经不是一种职业组织,而是乡村中的贫苦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政治联盟、农民政权。 这说明当时(  )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道路迅速转移B.乡村民众政治利益诉求高于经济利益C.土地革命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起步D.中共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

7.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这一政策的制定(  )

A.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B.是基于解决人民温饱的需要C.是基于国家经济困难的应对D.是基于国家全面建设的需要

8.

下图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标题为: 共产主义者周恩来 。小标题: 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了缓和B.日本是中美的共同敌人C.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D.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破裂

9.

1906年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规定: 整个俄罗斯国家的行政权全部归属沙皇 任何新的法律,未经国务会议和国家杜马的批准不得产生,未经沙皇批准不得生效 ,同时删去 全俄罗斯皇帝是无限专制的君主 条文中的 无限 一词。这说明俄罗斯(  )

A.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B.逐步走上宪政道路C.封建统治秩序进一步强化D.实行绝对君主专制

10.

卢梭曾经说过: 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 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 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这说明卢梭(  )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B.彻底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运动思想

11.

列宁提出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到1932年时,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同时期在美国和德国的帮助下建成3个大型钢铁厂,在美国援助下建立了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这表明苏联(  )

A.持续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B.对待西方采取了和平共处原则C.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发展工业D.经济建设依赖于西方国家援助

12.

《作为武器的图书》中记载: 1944年6月6日,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几天后,美国将无数箱图书运抵诺曼底,发往法国各地书店。随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 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B.争夺原德占区的图书市场份额C.为击败德国法西斯提供思想武器D.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进入明代中叶以后,新经济因素滋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危机在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说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同时王阳明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涕,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他还提出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程朱理学主张天理的他律性,天理成为外在的道德律令。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确有一定道理。

——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自12世纪开始,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开启了宗教改革的进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 因信称义 ,即凭借内心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无须事功或苦修。这使他最终从 因信称义 引申出 人人皆僧侣 这个直指天主教的革命性原则。因此,路德的 因信称义 的神学思想实现了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向内在的信仰转换,把灵魂得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了每一个拥有真诚信仰的平民信徒心中。……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所置根其中的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该改革运动。

——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阳明心学是如何继承发展儒家学说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与马丁·路德两者思想提出的相似背景,指出两种思想的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同样是从耶稣会教士那里获得关于中国的资料,伏尔泰与孟德斯鸠笔下的中国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这里,官府的意见从来具有法律的力量……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等

……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尚希上表曰: 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晋,邦邑屡改。窥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县寮以众,资费日金。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帝观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

——《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 隋文帝采纳杨尚希的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了一批冗员。607年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相应也降低了地方官的品级。隋代更确立制度,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州县佐吏三年必须更换,不得连任,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 上考课 (汇报工作),称为 朝集 ,中央也经常派遣使者巡查地方政绩。

——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作用。(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条约

《开罗宣言》

《旧金山和约》

主要内容

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备注

在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后,194312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

195198日美、英等46国与日本在美国旧金山签订。中国、朝鲜没有受到邀请参加旧金山会议,印度、缅甸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中国政府声明此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开罗宣言》和《旧金山和约》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签订《旧金山和约》的背景并指出其对日本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追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和谐和统一。其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的作品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他的艺术历程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毕加索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毕加索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