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5.2017届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127

一、单选题

1.

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上述记载表明当时(  )

A.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B.鲁国成为众矢之的C.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2.

东汉章帝初年, 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 ,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 轻侮法 ,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D.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3.

据《全唐文》载,歙州祁门县, 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 由此可见唐代(  )

A.经济重心已经呈现南移的趋势B.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C.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传播到江南

4.

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 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 。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5.

郑观应在19世纪90年代初写的《盛世危言·商战》中,历数当时常见的日用洋货。以洋手帕为例,1859年由上海口岸进口约9万打,1869年时增为10万打,1879年更猛增至35万打,十年内增加了2.5倍,到1889年又增至40万打。这客观上反映出近代中国(  )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上海已经成为商业中心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D.民众消费观念有所变化

6.

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 反清复明 的民族意识 ;也有的学者认为, 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  )

A.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B.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C.时代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D.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7.

有学者认为, 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 。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  )

A.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B.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C.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D.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

8.

下图是1952~1957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B.公有制成分已占据主体地位C.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D.我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9.

在古代雅典, 一个人同时隶属于多个组织……各个组织对其成员加以不同的甚或相互矛盾的义务。一个人无法满足所有这些要求,不能兼顾各方的利益,所以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权衡孰先孰后,并在各种冲突间保持平衡。这种权衡抉择,正是雅典人自由的本质。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公民的自由(  )

A.是集体中的自由B.取决于个人的喜好C.体现了公民平等D.受社会风俗的制约

10.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真正的统治权力应当属于全体人民,只有符合全体人民意愿的政府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其理论(  )

A.符合当时社会阶级关系实际B.借鉴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功经验C.体现出其民主理念的激进性D.被奉为代议制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

11.

1929年末,斯大林实现了 强制集体化 到了1938年,私有土地完全消失。国家制定价格、控制分配、选定农作物,来达到确保稳定的食物供给和解放农业劳动力 。苏联的上述做法旨在(  )

A.全面建立计划经济新模式B.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C.加快取消新经济政策步伐D.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12.

马歇尔的接班人――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将马歇尔计划描述成 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 ,但从来没有认为它 主要是国家机构的私利 。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性地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种现象表明历史解释(  )

A.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B.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运用C.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D.受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朱元璋推行严刑峻法,对大臣擅权、武将骄横给予最严厉的打击,所谓 以重典驭臣下 。明律简于唐律,严于宋律。又在明律之外,把案例编为《大诰》,颁给各级学校作为必读教材,以后又编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其序言说: 诸司敢不急公务而务私者,必穷搜其原,而置之重典。 所载都是惩治贪官污吏、地方豪强的重大刑事案件,其中凌迟、斩首、族诛的有几千条,弃市以下万余条,大都出于朱元璋亲自裁定。针对元季官吏贪冒、徇私灭公,他下决心严惩贪污,说: 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 ,于洪武二十五年编《醒贪简要录》,颁行天下,官吏贪脏六十两以上即枭首示众,再处以剥皮之刑。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工业革命把英国变成一个工业强国的同时,也让它遭受了严重泛滥的政治腐败。1872年,议会两次通过议案宣称贿买和威胁选民均属刑事犯罪,并于当年通过《秘密投票法案》。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政府官员财产申报的法律,亦即被称为 阳光法案 的《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该法令规定了议会中议员选举费用的限额和对选举舞弊的刑罚,并规定如果官员个人财产与其正常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就必须作出解释和说明,如不能提供合法所得的证据,就会被认定为灰色收入,进而被治罪。该法案建立起的财产申报制度后来被许多国家所学习, 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并且还拓宽了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方式和监督途径

——据唐朗诗等《英国腐败治理经验: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时序》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整顿吏治和近代英国反腐举措的异同,并指出其反腐举措出现差异的政治根源。(1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反腐的重要领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反腐举措的重要影响。(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管收除在银数及各省解部饷鞘数量表 银量单位:万两

年份

旧管银数

新收银数

解部饷鞘数量

开除银数

实在银数

咸丰元年

8840962

8508529

6095鞘、500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3661鞘、220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2543鞘、130

8471746

1696987

咸丰四年

1696987

4996127

4490

5031019

1662006

咸丰五年

1662006

3067774

2429鞘、100

3233178

1496602

咸丰六年

1496602

2669663

1893鞘、300

2704989

1461274

说明(引者注):咸丰元年是1851年;解部饷鞘:各省向户部交纳的银两数量,饷鞘是盛银用的木桶。
资料来源:清代抄档,《黄册·户部银库类》,第12、33、35册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 财政状况与制约因素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重大历史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金熙宗即帝位。天眷(金熙宗年号)中设仪卫将军,始有内廷之禁,亲王以下不能佩刀入宫。天眷二年三月,命百官详定仪制。以后百官朝参,用汉式朝服。皇统五年(1145年)又颁行《皇统新律》, 大抵皆依仿大宋,其间亦有创立者 ,这是金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金熙宗改进女真字,笔画较为简省,天眷元年正式颁行。九月,诏百官诰命,女真、契丹、汉人各用本字,渤海同汉人。此外,金熙宗对各族文化兼收并蓄,尤其重视儒学,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金熙宗改革的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熙宗改革的意义。(6分)

16.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苏联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美国决策者感到极度恐慌,认为存在一个所谓 共产主义控制世界的阴谋 ,立即制定了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 ,开始大规模扩军备战。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利用朝鲜发生内战之机,下令美国空军袭击北朝鲜,并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朝鲜战争刚刚停止,美国又纠集英、法、澳、菲等国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并把印度支那3国划入其 保护地区 。后又策动吴艳庭集团发动政变,在越南南方成立以吴为总统的所谓 共和国 。为了镇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从1961年开始美国先是在越南南方搞 特种战争 ,后又在第二年成立美国驻越南援助司令部,开始直接介入越战。到1967年,美军在越南南方的总数,已增加到50余万人。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在亚洲扩展势力的表现。(9分)
(2)根据材料,说明二战后 冷战 热战 的关系。(6分)

17.

【历史——重要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西洋人之入中国,天地为之一变,中外交往已成不易之局……滇案(引者注:1875年,英人马嘉理擅自率军由缅甸侵入云南,被当地居民打死)发生,英方要求派员谢罪,这一不光荣的使命就落在他(郭嵩焘)的身上,他遂成为第一任出使英国大臣。舆论视为大辱,而他毅然不辞。 办理洋务,以了事为宜,不当以生衅构兵为名。 他主张自行议处云南巡抚岑毓英,庶可保全中英和平和岑氏本人。因之招致各方的谤毁, 湖南人至耻与为伍 。他又认为出使之旨,一在委曲以通和好,不存薄视慢侮喜事立功之心,亦不屈挠迎合;一在细心体察,究知利病得失,苟利于国,仿而行之。抵任之后,事事本此原则而行。因为他的《西行日记》曾涉及时事观感,又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参劾攻击,说是大清无此臣子,斥其有二心于英国。中枢大臣,复有人立意与他为难,他的副使处处与他作对。他内心苦痛万分,怫郁莫名。英人言论,对他虽有颂扬,颇示公道,而唯利是尚的英国政府当局,每遇交涉,则不肯出以平恕,亦令他大为失望。他在英两年,外交上的成就,殊为有限。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郭嵩焘出使英国面临的外交环境。(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郭嵩焘的外交思想。(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