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8.2017届 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2 浏览数:146

一、单选题

1.

商鞅变法图强后,出现了大量客卿效命于秦国的局面,秦人在君位继承问题上向来多是 择勇猛者立之 ,这说明当时秦国(  )

A.保留了浓厚的部落制度残余B.宗法制基本遭到破坏C.地处偏僻未受中原文化影响D.血缘亲疏观念较淡薄

2.

据史料记载,广州、博罗、四会等附近有大城,有市、官员和机构对陶瓷贸易进行管理,而且三地都处江边,四会则控制着现在的佛山、南海、高明、三水等地,是西北江的交汇处,也是货物流通的枢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交通枢纽对商品集散地的重要性B.广东与中原的经济来往频繁C.官方对商品贸易进行严格管理D.广东瓷器经河道运输至中原地区

3.

王阳明将 看作是 心之本体 ,圣人和 常人之所同有 ,但是常人却不能做到 真乐 ,反而很 忧苦 ,这反映其心学思想是(  )

A.万恶心生,苦乐天定 B.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C.是非之心,不虑而知 D.物由心定,事由心生

4.

1942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战时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国货税率,普通用品为5%,非必需品为10%,半奢侈品为15%,奢侈品为25%。这一规定更有利于(  )

A.生活必需品的生产B.战争物资的生产C.征集剩余产品抗战D.自然经济的解体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  )

A.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C.倾错误困扰了经济建设D.人们生活受政治氛围的影响

6.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 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 洛克阐述的是(  )

A.天赋人权思想B.人类意识觉醒C.信仰自由理论D.民主制度诉求

7.

据统计,在1989年到1996年期间,仅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建立B.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空前强化D.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

二、材料阅读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 前进的。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文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辛亥革命后,漕运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材料二 英国运河的兴起时间与工业革命的兴起时间基本重合,其在天时、地利、人和政策的综合因素促进下,在短短数十年间成长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是英国运河从繁荣到衰落的主要时期。一项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在不足百年的时间走完了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与铁路的规格统一相比,标准不一的运河竞争力处于下风。工业革命对英国运河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大运河挖掘的特点和历史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和英国运河的共同命运,并分别分析原因。(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例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阅读

10.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在晋文公即位之前,晋国内乱频繁发生,国内阶级矛盾积累已久。韩原之战战败后,晋国通过大量征收军赋来弥补耗费的军力,导致赋税十分沉重。很多人民被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晋国迫切需要减轻奴隶债务和赋税来缓解社会矛盾。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开始按军功大小奖励人们土地、奴隶、和官职,改变了传统 不劳而获 世卿世禄制的分封标准,给晋文公推行新的世卿世禄制打开了缺口。晋文公即位后,总结了惠、怀二君丧失民心的教训,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笼络人心,确立了以 贤、能、德、义 为标准的分封原则,提拔了许多贤能义德之士。形成新的世卿世禄制。此外,晋文公还确立了 贤、能 的用人标准,他将才华横溢的先轸升为中军元帅,还规定异姓宗族 掌其远官

——摘编自《晋国改革与社会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影响。(6分)

11.

【历史——选修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苏联对日参战后,大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之势,为阻止苏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美国提议 以北纬三十八度 为界分别在朝鲜接受日本投降,得到苏联同意。朝鲜半岛解放后,各种政治势力未能形成合力,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思想为标杆,左右两派的分离日趋表面化、复杂化、尖锐化。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建立,东北亚政治格局顷刻间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在东北亚有着重大利益的美国立刻对东亚战略进行调整。
在《朝鲜停战协定》墨迹未干之时,美韩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例》,美国进一步将东北亚的军事同盟关系扩大到朝鲜半岛。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的旧金山会议上,达成《旧金山和约》,日本从法律上恢复了国家独立,迈出了重返国际社会的第一步。1961年,朝鲜同中国、苏联正式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朝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周恩来曾经深刻指出: 朝鲜战争是局部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摘编自王秀丽《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的形成》

(1)根据材料,指出朝鲜战争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周恩来的观点。(7分)

12.

【历史——选修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九渊任荆门军知军。他上任后,正值金兵南侵压境,他便主持构筑荆门城,并开挖了护城河渠,守边防,固前沿,从此荆门有了城池。他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提拔人才。他宣讲心学,崇教化,易风俗;引导民众从内心自觉履行道德仁义。他废除了荆门境内税卡,减免捐税,一时间荆门商贾云集,税收日增,民讼渐息,盗贼敛迹。

——摘编自《荆州地方志》等

(1)根据材料,指出陆九渊治理荆门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九渊治理荆门的主要措施(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