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公元1681年,清康熙皇帝……选中木兰围场这块地方,以
“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献伊逊河东岸牧场
”的名义,伊逊河西岸原为皇家所有,设置了
“木兰
”(木兰,
“系满语,汉语之意为捕鹿)围场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康熙皇帝第一次踏上木兰大地,这是大规模的木兰秋狝活动的开端。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设围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一百四十年间,共举行了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之多,木兰围场地形复杂,有高山、峡谷、丘陵、草原等,为训练八旗军队骑射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场地,秋狝结束后,清帝还要在东道张三营行宫或西道阿穆呼朗图行宫设宴蒙古王公官员及后丁,并赐食物、布匹、绸缎、白银等。当地盟长则代表所属蒙古各部在驻地向清帝进宴,宴会中,表演民族传统的诈马(赛马)、什榜(蒙古乐曲)、教駣(驯生驹)、相扑(摔跤)等节目。宴会将结束,当地盟长向清帝呈白马、白驼等,献
“九白
”之礼,表求对朝廷的忠诚。
——摘编自2016年08月19日《光明日报〈木兰围场和木兰秋狝〉》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设置木兰秋狝的意义(13分)
材料二 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在那场惨死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银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十四年抗战
”提法的依据和意义。(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