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5.2017届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145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中国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与下表信息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

同情行将消逝之封建

承认正在萌长之专制

厌弃一切制度

同情宗法

反对宗法

放弃宗法

④个人观点

①贵族观点

②平民观点

③君主观点

A.①道家 ②墨家 ③法家 ④儒家B.①儒家 ②法家 ③墨家 ④道家C.①儒家 ②墨家 ③法家 ④道家D.①墨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儒家

2.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 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 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 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  )

A.唐代监察机制完备B.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C.唐代谏议制度形成D.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3.

宋朝岳珂《愧郯录》卷九云: 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检阅指考场检查)者,今充栋汗牛矣。建阳书籍,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 这表明(  )

A.政制变迁与技术变革对文化生活的影响B.活字印刷术在宋代的普及C.宋代科举取士营私舞弊的问题非常严重D.政府对出版业的严格管理

4.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里,垦地最多的是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而人口增长最多的是江南三省(江苏、安徽、浙江)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C.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D.政府实行鼓励垦荒的土地政策

5.

1882年,英商魏特模等拟在上海设立纺纱厂,总理衙门明确指出:机器织布系中国创办之举,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这表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

A.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B.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D.开启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

6.

王韬《易言跋》: 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 郑观应《危言新编》: 庶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长经也。 这表明二人(  )

A.否定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变革B.排斥西方社会自由平等的民权理论C.与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主张趋同D.与资产阶吸维新派的观点根本对立

7.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欲起用袁世凯,袁世凯提出六项条件: 明年即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与于此次事变的人;解除党禁;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干军队编制的全权;须与以十分充足的军费。 这表明袁世凯的政治意图是(  )

A.推翻满清政权,组建汉人政府B.与革命派妥协,掌握政府实权C.镇压辛亥革命,捍卫满清政权D.忌惮革命群众,力图避世自保

8.

1978年,中国政府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是12月20日到年底的短短10天里抢签的合同。这反映出(  )

A.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B.中国完全打破了西方世界的外交孤立C.中国政府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D.中国政府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

9.

城邦一词来自英译“city—states”。该词是希腊文中“po1is”一词的翻译,有学者认为这种译法并不严密。因为“po1is”最重要的含义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你认为最接近其原意的是(  )

A.城市国家B.邦联国家C.公民国家D.殖民国家

10.

以下四幅漫画是画家约瑟夫达姆贝尔格于19世纪末创作的关于各种国家形式的政治漫画。其中代表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形式的是(  )

11.

下表是1935—1936年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据此可知(  )

占总人口比例

占总收入比例

无产者

40%

133%

中产者

20%

141%

有产着

40%

726%

A.大萧条使美国经济严重衰退B.罗斯福新政未触及劳资矛盾问题C.罗斯福新政未缓解经济危机D.新政期间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

12.

下图出自美国《时代》杂志,标题为 共产主义的扩展 。它的发表时间应为(  )

A.1919年B.1946年C.1950年D.1972年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
材料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定了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在食品上依赖从海外进口。从18世纪末起,英国就是一个进口占优势的国家,也就是说,尽管棉制品和工业革命的其他产品扩大了出口,英国消耗掉的进口货还是要比它出口的多。19世纪的工业化和都市化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情况。
概括地讲,在1914年之前,欧洲经济的伟大成就,在于创建了一个体系,依靠它,工业化的欧洲能够取得数量庞大的进口物资供它本身消耗,并且支付自如。
怎样支付这些进口呢?既然欧洲有着 贸易入超 ,它又是怎样享受 支付顺差 的呢?欧洲用工业品来支付大部分进口,但不是全部。这个差额由所谓的无形输出弥补了。这类输出包括外国人的货运与保险,借钱和投资所得的效益,这些都带来外汇。

——【美】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欧洲 贸易入超 的原因并概括其应对措施。(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实现 支付顺差 的举措所造成的历史影响。(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 十四年抗战 概念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 十四年抗战概念 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
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 八年抗战 字样,改为 十四年抗战 ,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应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2017年1月3日
你是否认同这种修改,请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长期以来,墨洛温王朝诸国王不断将土地无条件分封赐给大贵族和教会.以致王室土地日少,地位赢弱,进而造成税源、兵源枯竭,国力衰退,而地方贵族却羽翼丰满,危及中央政权。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福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将没收的判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进行有条件分封,史称 采邑改革
改革规定:接受分封土地连同居住其上耕作者的人,必须对分封者尽一定义务,主要是服兵役,如果封臣不履行义务,封君有权收回采邑;采邑及身而止,不得世袭或随意转让;若封君或封臣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要归还封君或其继承人,封臣或其后嗣若想继续享用采邑,则须重新举行册封仪式。在封建等级制度中,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骑士位于最底层;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层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9世纪,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封建领主势力坐大,采邑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
(1)根招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兰克福王国 采邑改革 举措与中国西周分封制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分析 采邑改革 的影响。(7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各大国1940—1943年的军火生产  单位:10亿美元(1944年币值)

1940

1941

1943

英国

35

65

111

苏联

50

85

139

美国

15

45

375

同盟国总计

35

195

625

德国

60

60

138

日本

10

20

45

意大利

075

10

——

轴心国总计

675

90

183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归纳同盟国和轴心国军火生产变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双方军火生产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9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0月20日前后的一天晚上,列宁……顺利越过国境线……到达住所后……列宁集中全副精力开始起义的一切准备。10月23日晚,列宁参加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特别会议。列宁在会上先后作了三次发言……他强调: 从来没有人不经过战斗就会把政权交出来……政权总是靠暴力夺取的,它不会通过发表个什么宣言就从一个阶级转到另一个阶级手中,而任何宣言也维护不了这个政权。 最后,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列宁决定亲自去斯莫尔尼宫去指挥起义……列宁的到来使同志们既感到大吃一惊,又十分高兴,因为这样列宁可以直接驾驭整个起义的航轮,成为起义的总指挥……11月7日下午6时,起义队伍已将冬宫完全包围。11月8日晚,苏维埃代表大会举行第二次会议。大会还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1917年11月9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 革命万岁! 社会主义万岁! 和《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
──季正矩《列宁传》
(1)根据材料,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主要活动。(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