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7. 山西省太原市2017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186

一、单选题

1.

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 敬天、法祖、忠君、保民 ,汉朝以后 以孝治天下 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  )

A.儒学正统坚不可摧B.政治与伦理相结合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

2.

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皇帝亲自提点试卷、诏问举子的 殿试 成为常制,并规定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这些做法(  )

A.促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B.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C.推动了文人政治的形成D.打破了人情关系的羁绊

3.

明清时期,漕运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明初规定岁以湖广、江、浙等八省本色漕粮运抵京畿充裕国课。明中叶后,逐步改行漕粮折银。这一变化有助于(  )

A.维护小农经济稳定B.减轻百姓赋税负担C.促进货币经济发展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

图5 是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B.民族工业与外商争利C.自然经济的顽强性D.洋务企业发展迅猛

5.

1902 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学校开设有炸药制造技术等相关课程,并认为女子适合从事暗杀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风潮影响新式教育B.人才培养注重职业技能C.女性社会地位明显提高D.办学思想体现兼容并蓄

6.

(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但孙对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过程表明(  )

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7.

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公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人、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 文中的 那里 应是(  )

A.1840—1911 年的中国上海B.1895—1945 年的中国台湾C.1898—1997 年的中国香港D.1932—1945 年的中国东北

8.

1960 年底,中央指出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 ,并宣布恢复农村集市。这项政策(  )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B.根除了 的错误C.旨在加快工业化进程D.意在纠正 一大二公

9.

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这反映了他(  )

A.提倡有教无类B.推崇 知识即美德 C.崇尚意志自由D.反对狭隘民主

1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

11.

据记载,从1926 年起,苏联政府在保持农产品销售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工业品的零售价格。这反映了(  )

A.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功B.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得以实现C.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D.工业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12.

1947 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做出了一系列承诺,包括放松价格管制、平衡政府预算、保持金融稳定、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这些承诺(  )

A.加速了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有助于市场化机制的运转C.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腾飞D.便利于美国控制整个欧洲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中,中国人惯于以卧游、神游来取代激烈的运动。即便是外出旅游,也不过是依傍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与大自然共享一份安闲之乐,与由方人奉行 生命在于运动 不同,中国许多理学和道学大师们都主张 生命在于静止 。传统休闲活动也大多是练拳、练气功、琴棋书画、花鸟鱼虫、作诗、登高等个人项目;而西方则除拳击、击剑、摔跤等个人争雄的项目外,更多的是结队成伙的比赛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

——摘编自李田、黄安民《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礼拜日的宗教活动逐渐被全新的周末度假旅游代替;日常阅读的书籍也由原来的以宗教书籍为首选变成了以阅读报纸、通俗小说等为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更加吸引人。在体育休闲活动中各种斗兽运动逐渐被禁土;为足球、拳击格斗等运动制订了比较完善的比赛规则,且在娱乐场所加强了立法和规范。……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上流社会和经济实力雄厚者,总是先参与到新的休闲方式中;中产阶级则比较喜欢选择逛公园、看喜剧表演、到音乐厅欣赏音乐和爬山、远足等户外休闲娱乐方式。……到19 世纪,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与整个商业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工业革命前后英国休闲生活的变化。(13 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 其治视民如子 ,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 好为民兴利 ,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 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 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 召父 。《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 二信守祠 ,俗称 父母祠 父母官 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冋眸】(15分)
材料 清康熙雍正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教民族地区的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上奏曰: 苦不及此清理,约定规程,即使弩几土官,杀几苗首,亦不过急则治其标,本病未除,恐终难宁帖。……是其征之私囊者不贪百倍教十倍,而输之仓库者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由此类推,又何可盛计。
雍正帝对其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在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时,对土司本人,根据他们的态度给以不同的处理。对自动交印者,酌加赏赐,或予世职,或给现任武职。对抗拒者加以惩处,没收财产,并将其迁徙到内地省份,另给田房安排生活。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改土归流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保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雍正时期 改土归流 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 改土归流 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9分)

16.

【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非战公约》,1928 年8 月27 日甶比、捷、法、德、日、意、波(兰)、英、澳、加、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南非等15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1929 年7 月25 曰生效。由序言和正文3 条组成。第一条,缔约各国郑重声明: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 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来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规定: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不论性盾和起因如何, 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第三条是规定程序问题。但对当时为世人所瞩目的裁军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也没有制定制裁的措施。且各帝国主义列强还有各自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如美国宣称,每个国家 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

——摘编自高秋芬《评析<非战公约> 》

材料二 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 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衙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无菜肴之餐桌

——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所体现的原则及其积极意义。(8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对《非战公约》的评价。(7 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二首(1839 年)

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经学家。出身仕宦,幼读诗书,获进士官至内阁中书、礼部主事。著有《明良论》、《西域置行省议》等见识深到的时论文章。一身才华橫溢、多情风流,个性鲜明,曾请与林则徐同赴广东禁烟,被林婉言谢绝。因其屡屡针砭时弊,触动时忌,遭受权贵打压,被迫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辞官南归,1841年暴卒于丹阳书院(死因不明),享年49 岁。留著文章300 余篇,诗词近800 首。辑于《定庵文集》。其诗文主张 更法 改图 ,洋溢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 三百年来第一流

——陈铭《龚自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龚自珍的人生境遇进行简要评析。(9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