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8.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7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4 浏览数:149

一、单选题

1.

梁启超道: 杀贵族之权,削封建之制……然后君主专制之政体乃成。 该论断(  )

A.符合唐朝政体特点B.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C.总结朝代更替规律D.体现了古代政治转型

2.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秦汉

117全国

5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385

1925

1925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642

321

321

A.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B.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3.

李贽指出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黄宗羲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 ,从材料可以看出二人都(  )

A.否定君主专制B.具有批判精神C.提出新的社会设想D.站在新阶级立场上

4.

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的是(  )

A.政府放宽办厂的限制B.列强的资本输出C.政治改革的推动D.近代天津的开放

5.

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时期社会风貌的变化。材料反映的变化是由于(  )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教育因素D.科技因素

6.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 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下列方案中 最合时宜 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社会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实现革命阶级联合D.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7.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该报告(  )

A.总结新中国建设的经验教训B.主要借鉴了苏联建设的经验C.在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下提出D.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8.

古罗马法律规定:对能证明自己因贫穷,而确实无力教养儿女的父母,立即给予足够的补助。材料反映了古罗马(  )

A.保障一切自由民的利益B.注重缓解社会矛盾C.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D.习惯法的陋习被废除

9.

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工业化进行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白银的流动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具特色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如图所示,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

A.发达国家加强合作B.区域一体化的发展C.倡导建立政治合作D.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11.

发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包括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火箭技术,这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B.世界经济的发展C.各国对科技的重视D.两极格局的建立

二、材料阅读

12.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宋代设监州,与知州平列,其职责为: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 民意代表机关 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材料三 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 人亡政息 的历史周期率时,肯定地说: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监州的设置针对什么问题(2分),反映北宋什么政治趋向(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3分),分析其积极意义(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的核心思想(2分),用建国初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史实加以印证(2分)。这些史实反映了新中国政治的什么特点(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权力运行的认识(2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1784年)美国商船 中国皇后 号掀开了中美两国直接贸易史的第一页。在此贸易阶段,是以互惠互利、以物易物为主,美国输往中国的主要商品有皮毛、人参和棉花等特产和原料,而换取中国的茶、丝和土布等初级产品。……当时的中美贸易,中方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美国为补偿这一贸易差额,先是用白银,其后用英国棉布,最后乃至走私鸦片。这也就是说,中美贸易关系开始由对等互惠的关系向不对等方面倾斜。……19世纪后半叶中国对美有限的制成品输出日渐缩减,原料及半制成品输出则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逐渐地成为美国工业化产品的原料市场。相反,美国对华出口的初级产品显著减少,而钢铁、机械、煤油等制造品增加十分迅速。从1895年开始,中国对美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中美贸易:历史反省与未来展望》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到19世纪末中美贸易的变化(3分),从美国的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41年5月至战争结束,美国对华的租借物资及劳务总计约为8.46亿美元,其中枪炮弹药、飞机、坦克、车辆、船舰及各种军用装备价值为5.17亿美元,其余基本为工农业商品和各类劳务开支。

——《美中关系白皮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情况(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3分)。
材料三 1972—1985年中美贸易的简表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3)依据上表概括1972年—1985年中美贸易的状况(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4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孟子

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 想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君子圣贤大丈夫。他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主要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714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到弃恶从善1421岁的教育重点就是发展理性、发展智慧。

材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 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 青年必读书 的活动,书目得票统计数能反映学者们对青年们文化素养的期待。

书名

得票数

史记

19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代百年史

8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建国方略、独秀文存、红楼梦

6

资治通鉴、孟子

15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近百年史、科学方法论、思维术

7

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

5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说明二人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2分),文艺复兴时的 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哪些需求(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对青年文化素养期待的几个方面(3分),并结合背景分析这些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4分)。
(4)综上,你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是怎样流传和发展的(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