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1.2017届 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156

一、单选题

1.

西周 立礼义,等贵贱 ,礼中又置乐,音乐配合不同礼仪,但强调天子、诸侯、卿等都是音符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谓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这表明,礼乐的主要功能是(  )

A.聚集宗室功臣,巩固集权统治B.辨别血缘亲疏,维护等级秩序C.区分贵贱等级,促进社会和睦D.和谐贵族关系,构建平等社会

2.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因而主张 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  )

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3.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

A.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B.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C.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D.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4.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 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 蕃舶夷商 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由此可见(  )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5.

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的锐减B.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关税税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转入低谷

6.

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

A.服务社会主义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意识形态D.脱离生产实际

7.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国有企业、科研院的一些工程师利用周末为私营企业担当技术顾问,并从中获取适量的报酬。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论,甚至激烈反对。直到1988年1月国务院下达文件 允许科技干部兼职 ,争论才算尘埃落定。国务院此举(  )

A.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兴起B.使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改变C.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D.使市场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

8.

梭伦改革后,贵族专权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雅典偷盗、抢劫案件明显增加,虚高谎报财产的闹剧此起彼伏, 问题出现了。雅典 问题的出现,源于梭伦改革(  )

A.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B.取消部落为基础的选区C.过度削弱了贵族特权D.制定了财产等级参政制

9.

13世纪,英国形成了 王在议会 的局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 君权神授 ,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 收复 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10.

某学者在点评 法国人 时说道, 法国人是激进的、也是浪漫的,在18、19世纪尤为突出 。下列史实,不能支撑该学者点评的是(  )

A.卢梭用随性的想象抨击理性的王国B.巴黎公社废除了一切旧的国家机关C.司汤达用 红与黑 切中时代脉搏D.德拉克罗瓦为七月起义植入悲壮美

11.

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将 使用奴隶劳动种植高地棉变得远比制造业更为有利可图 。 种植园主趋之若鹜,迅速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并且不断购入新奴隶;到1860年,美国的黑奴达到400万。轧棉机的发明客观上(  )

A.引发了美国南部农业革命B.激化了美国南北方的矛盾C.推动了英国棉纺织业革新D.造成了制造业工人的失业

12.

表2是美国亚瑟莱维特公共事务中心1993—2012年就 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 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反映了俄罗斯人(  )

咨询答案

1993%

2004%

2008%

2012%

非常敌对

3

22

178

63

中立态度

29

48

253

308

相当友好

555

178

37

233

很难回答

3

28

04

17

A.试图化解与美国的根本分歧B.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C.认识到北约军事威胁的减弱D.延续了战后的冷战思维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汉魏,因佛教的传播和译经的需要,早期白话文便已萌芽。到唐代,佛教兴盛,白话译经的传统也得以延续,传世作品、敦煌文书、禅宗语录都已通篇采用白话文。宋以降,人们的口头语和先秦口语为基础的文言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读书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达下里巴人要说的话。另一方面,话本小说,南曲杂剧、俗词俚语等白话文作品纷纭迭出,迅速占领市井生活的高地。至此,作为汉语书面语之一的古白话文完全成熟。入明后,布衣皇帝朱元璋常以白话下诏,清雍正帝奏批还曾以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开篇,白话文的使用已不局限于民间了。此外,《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红楼梦》等明清白话小说的流传,这样,古白话文达到高峰。尽管如此,白话文始终没有撼动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据胡适《白话文学史》等整编

材料二 19世纪末,面对 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睁眼看世界 的中国人发现,文言文在表达新生事物,传达新思想时已力不从心。黄遵宪最先站出来,在纵览西欧语言及其变革大势后,高呼 我手写我口 ,……1898年,中国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无锡白话文报》创刊,截止1911年,各地白话文报竟达130余种,蔚为壮观。在报人们的努力下,清政府告示开始用白话行文,以便于平民百姓阅读。……进入民国,仍国运维艰,迷失在 欧风美雨 中的知识分子往往会文化自卑。以《新青年》为阵地,以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为代表,主张 崇白话而废文言 ,斥文言文为 独夫民贼 ;他们以 直译欧文句法 的方式彻底改造中文,欧化的语法逐渐融入汉语肌理,并成为现代白话文不可分割的血肉。……至1920年,教育部训令 国民学校一二年级,改国文为语文体(白话文)”,白话文至此确立了在教育制度上的地位。

——据刘茉琳《论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作》等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白话文发展的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其发展的因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至 五四 前后白话文发展的特点。(8分)
(3)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白话文及其发展演变的认识。(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为100)①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 2 

日本

1913

100

100

100

100

100

1939

1668

1338

139

1662

2844

1946

2523

1478

1075

797

1556

1973

6794

3143

4712

5619

1 7367

1983

8407

3496

5884

6582

2 4383

1996

1 1903

4689

7534

9087

3 7028

①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趋势的相对数。比如,美国1913年的指数是100,1939年是166.8,这表明26年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增长了66.8%;
②分裂期间指的是联邦德国。
表1能够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秦汉以来, 刑罚类杂、频异,且严酷 。《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北齐律》废除宫刑,北周进一步废除肉刑。……北魏之前的缘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妇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北魏孝文帝以诏令特加缩小:非犯干名犯义之重罪者,缘坐处死皆止其身。北齐、北周更多次明令轻罪 重教化、轻刑罚 。……此外,自先秦以来,大刑之间就缺乏过渡、差等较大。如罪重于徒,不至死,怎么判定?……从北魏开始,大刑之间出现弹性,北齐时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进而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据曾宪义《中国法制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北朝刑法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朝刑法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处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之下。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1912年上半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组建了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1912年10月,巴尔干同盟对土宣战。盟军在民族解放和独立目标的鼓舞下痛击土军,土军溃败,1913年5月战争结束。战争使巴尔干各族摆脱土耳其的压迫,但半岛各国因领土问题矛盾加剧。……1913年8月,欧洲大国出于自身利益怂恿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组建的联军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7月,保加利亚在联军的进攻下宣告投降。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罗马尼亚等国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同盟国,这些都成了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两次巴尔干战争中,飞机开始用以实施轰炸,装甲车和无线电技术大量使用,这些对现代机械化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俄】扎多欣、尼佐夫斯基《欧洲的火药桶:20世纪的巴尔干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两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33年,国民政府为衔接浙赣线与沪杭线拟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任工程处处长。当时,建桥需要500万元,浙江省只筹得200万元,工程直到1934年勉强凑齐经费才开工。……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势受山洪、海潮以及台风影响,江底流沙厚41米。对此,茅以升发明 射水法 沉箱法 浮运法 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为抗战需要,茅以升及其施工队冒着敌人的轰炸加速施工,1937年9月及10月铁路、公路相继通车,这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建桥期间,茅以升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同年底战局恶化,12月23日茅以升从全局出发,深明大义,亲自指挥炸毁大桥。大桥自通车至炸毁,尚不足3个月,但抢运国家的物质到后方为数甚巨。仅杭州沦陷前3天,就有数十万难民通过大桥疏散至后方。

——据项海帆等《中国桥梁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遇到的困难。(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塘江大桥从修建到炸毁过程中茅以升的贡献。(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