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7. 天津市部分区2017年高三质量调查(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4 浏览数:144

一、单选题

1.

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农耕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家庭手工业品用以纳税和家庭消费C.采用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D.丝织业的生产重心一直在南方地区

2.

古代世界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这段话旨在强调中国与希腊(  )

A.哲学水平有高有低B.各自在孤立地发展C.发展道路存在差异D.历史发展的相似性

3.

清朝前期至清末民初,今京津冀均属直隶管辖,是拱卫京师的京畿重地。1903年,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主要原因是天津(  )

A.作为 卫所 的军事职能强大B.作为直隶首府的政治功能上升C.开埠通商提高了城市整体实力D.设立了新式学堂成为文化中心

4.

图1为中国近代两个历史时期的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民族企业发展得益于政策调整 ②民族企业和外商企业相互促进
③民族企业的增速超过外商企业 ④外商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

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准备好了举行对于中国新的大规模的进攻,我有五千余年光荣历史的中华民族处在空前未有的危急存亡地位的时候,我民族革命战争的急先锋,第一、第二和第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境内会合了,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这一 新的阶段 的主要特点是(  )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红军摆脱被动局面长征胜利结束C.国共结束对峙局面走向联合抗日D.红军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急先锋

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yàn,审判定罪)时,应受免职处分 。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实现 制约与平衡 原则C.防止中央政府专权D.增强政府人员的法律意识

7.

英国的农村人口从1851年的990万下降到1891年的920万:1876—1914年,法国农村人口从2490万下降到2210万。导致上述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内局势的动荡B.工业革命的影响C.城市化进程加快D.工人的地位提升

8.

某高校百年校庆展览中,有一则国家对课程设置调整的说明:废除训导、党义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等课程。这一调整发生于(  )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文革 时期

9.

1973年2月,毛泽东会见基辛格时说: 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土耳其、欧洲。 这是著名的 一条线一外交战略,其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

A.苏联成为中美共同对手B.中美已抛弃意识形态分歧C.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10.

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在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增加购买支出,可直接和间接的增加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减少其购买支出,直接和间接地减少社会总需求。这种认识直接来自于(  )

A.工业革命的实践B.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C.大萧条 的教训D.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从1957年到1961年,赫鲁晓夫曾多次公开地、反复地用核毁灭来威胁西方,他声称,苏联的导弹力量要远近超过美国的导弹力量,它可以毁灭任何一个美国或欧洲城市。他甚至描述需要用多少个导弹和弹头来毁灭每一个城市。赫鲁晓夫这是在(  )

A.以严厉措施对付西方B.蓄意挑起古巴导弹危机C.充分展示苏联的实力D.巧妙地运用核威慑力量

二、材料阅读

12.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②尚同、尊天、非命、节用。
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指出上述言论各出自哪一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学派出现的社会背景。(6分)
材料二 朱熹把《大学》中的一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透过 四书 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 三纲五常 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对儒学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的历史地位。(8分)
材料三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综合了西方多种流派的思想,结合民生史观,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他对保皇派的尊孔读经的滥调予以坚决的批判,但认为中国固有道德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仍有它的生命力,应该恢复并发扬光大。

——摘编自阎韬《孔子与儒家》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能提出三民主义。你从孙中山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能得到什么启示?(6分)

13.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化外(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人犯罪者依律拟断;隶理藩院者,仍照原定蒙古例。化外人既来归附,即为王民,罪并依律断,所以示无外也。

——摘自1740年《大清律例》

材料二 凡英民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下同)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摘自1843年《虎门条约》

材料三 1943年1月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日,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与美国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庆签暑了《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美英两国同时撤废在华治外法权。很快,巴西、加拿大、挪威、荷兰、阿根廷等国也先后与中国商订新约,放弃在华特权。

——摘编自胡星斗《民国政府收回治外法权的历程》

(1)材料一中,清朝如何处理外国人在华犯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规定出现的原因。(4分)
(2)材料二规定了英国在华享有什么特权?分析这一规定产生的背景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6分)
(3)材料三中,中国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成就取得的原因。(6分)
(4)综上,概括指出影响国家司法主权的因素。(4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资本涌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大油田,崛起的波斯湾很快就取代墨西哥湾成为新的世界石油中心。鉴于中东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富饶的石油资源,美国把控制中东石油视为其全球战略中仅次于欧洲的重要目标,这势必与在中东拥有强大传统势力的英国发生矛盾。1956年美国借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之际,取代英国获得了中东石油霸权。
材料二 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由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石油领域的权力分配结构悄悄地发生了变易。1973年,由于不满西方国家奉行亲以色列的政策,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实施减产、禁运和限制供应等政策,导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这标志着石油定价权从美国转向了欧佩克(石油输出因组织)。在这次危机中,英国、西德和意大利等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采取了不合作态度,甚至拒绝美国向以色列运裁军火的飞机飞越其领空。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重新谋求控制世界主要石油资源。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重新确立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美国控制了海湾地区,就等于握住了全球能源的水龙头,既可以向西方盟国发号施令,迫使其承认美国的领导,又可以遏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崛起。

——以上材料摘自张建新《美国霸权与国际石油政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取代英国获得中东石油霸权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变化?请说明理由。(5分)
(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控制世界石油资源主要手段是什么?在当今格局之下,面对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中国该如何应对?(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