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7.2017届 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三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7 浏览数:129

一、单选题

1.

周人奉行 同姓不婚 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各级贵族也是如此,必须和异姓的贵族通婚。周人的这一制度(  )

A.体现王权衰落的趋势B.利用分封维系家族亲情C.凸显了西周中央集权D.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统治

2.

我国古时以 春为岁首 ,立春是开年元日。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 皇帝亲耕、皇后亲蚕 的仪式。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喻,传播农桑新法。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各地民俗趋向一致

3.

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

A.沿用九品中正制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存留察举制痕迹D.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4.

下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  )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

5.

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 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朝廷官吏视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 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

6.

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道光洋舰征抚记》等史著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当代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认为 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的武备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时人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B.历史原因的探讨很难有定论C.历史研究应基于史料客观考证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7.

十九世纪的中国,凡西方的东西,照例会被先反对一阵,但电影却是例外。《定军山》一炮打响后,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长坂坡》等其他影片也大获成功,看电影的人 有万人空巷来观之势 。对该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A.京剧艺术依赖电影技术传播B.西方影片具有极大的民众市场C.民国政府鼓励电影产业发展D.国产电影借助传统艺术得以发展

8.

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 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9.

1931年,国民政府实业部成立国营基本工厂设计委员会,进一步规划了国民经济。1933年,实业部又制定了《实业四年计划》,计划兴建中央机器厂、中央钢铁厂;还拟利用外资兴建大型硫酸铔厂和一个炼糖厂。这表明了国民政府(  )

A.采用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B.发展官僚资本以压制民族工业C.全力围剿工农红军的企图D.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国民经济

10.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这一指示(  )

A.有助于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B.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D.导致华北抗战态势发生扭转

11.

邮票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图邮票纪念的是1958年11月27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 跃进号 下水。该邮票折射出(  )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B.列强对中国的水运垄断被打破C.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带来较大成果D.中共八大路线体现急躁冒进倾向

12.

有学者认为,它的建立使亚太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组织,这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是一个挑战,或者是说这是建立起一个通向多极世界的途径。这里的 应是(  )

A.华沙条约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

13.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与挖掘的深度同。该规定(  )

A.旨在维护平民利益B.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C.利于调节社会矛盾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14.

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从此以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近东的产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资产阶级实力的上升D.三角航程的逐渐兴盛

15.

本特利在《新全球史》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的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该科学家(  )

A.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发现热辐射中的能量分布规律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D.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16.

文艺复兴相信尘世是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反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种种乌托邦计划中的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这些都并非来源于古代,而是来源于基督教。 这一观点认为文艺复兴(  )

A.摒弃神学信仰,主张以人为本B.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C.立足宗教传统,建立理性王国D.传承近代文化,追求现世幸福

17.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明确提出 重新审查和修正关于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须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据此判断,列宁(  )

A.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B.主张集中人力物力保障战时需要C.赋予了一切投机倒把活动的合法性D.以计划经济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制度

18.

下图漫画将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漫画将站立者画成喜欢动武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与之对峙的两人按照骑马的堂吉诃德、骑驴的仆人桑奇的样式绘制。该漫画反映的是(  )

A.朝鲜战争B.德国分裂C.科索沃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19.

到1968年,欧共体六国间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超过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量的一倍。共同市场的影响扩展到前欧洲殖民地国家,它们与六国分别谈判签署了优惠贸易协定。通过共同市场,西欧得以在新的世界格局的构造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上述信息表明(  )

A.西欧一体化促进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集团化B.欧共体六国间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首位
C.西欧国家通过一体化影响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D.经济发展推动了西欧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

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某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持续增长,货币持续贬值。下表是1961~1987年的美英法三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混合经济 的实施使得6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低B.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7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高
C.新经济 的出现带来80年代初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D.减少政府干预导致80年代中期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

二、材料阅读

21.

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内在结构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临安城郊的市镇 商贾骈集,物货辐萃 ,江阴的江夏市 商船倭舶,岁常辐凑 ,嘉兴的濮院市 机杼之利,日生万金 。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 辟坊巷六街三市 ,平江府的平望镇 邸肆间列

——摘编自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

材料二 市镇 丝行 布庄 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双林镇 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 ,其特色产品包头绢 通用于天下 。嘉定娄塘镇 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 。丝与棉闯入农村经济生活,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

——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

材料三 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有 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 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 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 的传统。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南宋时期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市镇兴盛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市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及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5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江南市镇所引发的农村社会变革。有学者认为,江南市镇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我调适和转型。请依据以上材料阐释学者的观点。(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2.

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维新派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学说,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维新派利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康有为在解释孟子 民贵君轻 时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赋予的,君主是民众的一员,是民众的仆人。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面对辛亥革命后政局的动荡不安、思想的异常混乱,陈独秀率先喊出了民主与科学,以唤醒民众觉悟,自觉自动地争取民主。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反孔批儒的战士却又仍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承续着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的儒学传统。

——摘编自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所主张的政治体制。(4分)
(2)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9分)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280字左右)

四、材料阅读

23.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4分)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 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 ?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5分)
(3)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5分)

24.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明治维新是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1月,明治政府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各地长官。新政府于同年9月又进行了新的官制改革,天皇亲临正院 总理万机 ,各省长官直接对天皇负责。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也必须依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自己拥有的统治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鹿鸣馆现象引发的西化主义泛滥达到了文明开化的顶点。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要狂热地为西化造势,在鹿鸣馆西化的示范下,无论贫富皆以西洋为高尚,甚而主张人种改良。总之,是言必谈西洋,西洋人不穿和服,所以要穿西服。甚至竟然出现文盲海员在东京大学执教的奇闻。文明开化基本限于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

——摘编自赵德宇《日本近现代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措施。(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改革启示。(6分)

25.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既体现在其所处时代,也传承历史、影响至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利用(西方)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将来各国欲恢复其战前经济之原状,尤非发展中国之富源,以补救各国之穷困不可也。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

——摘自孙中山《实业计划》(1921年)

材料二 孙中山在传统儒家思想熏染和历史启示下,结合西方社会主义土地学说,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并在中国共产党帮助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主张通过地主报价,将原租的一部分给予地主,涨价部分归公,与民共享;必要时照定价收买,最终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

——摘编自沈渭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关于中国 实业发展 的主要观点。(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民主革命有何积极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时代价值。(2分)

26.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玛雅文明是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玛雅人创造了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侯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 犁庭扫穴 的大灾变。

——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据材料二,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6分)
(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玛雅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有怎样的地位?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什么特征?(4分)

27.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建筑是诸多文化构成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古城水平结构以南大街为主轴,东文西武,东城隍西县治,市楼居于中央,佛、道、儒、基督教共存。主要街道成 字型,既是主要的交通干道,又是主要商业街。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形,……是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发源地。

——吴承照《历史城镇发展的文化经济分析》

材料二 西递的 敬爱堂 ,就是告诉胡氏后人既要敬老爱幼,又昭示族人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全村以敬爱堂和追慕堂为布局中心,住宅多临水而建,因为在风水中,水象征着财富。

——王璐《略论徽派古村的建筑特色及其艺术价值》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平遥古城建筑布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平遥古城的重要历史价值。(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西递古村 临水而建 的原因。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指出古人利用和改造这一水系所体现的思想。(3分)
(3)文化的积淀是古代建筑的灵魂,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平遥古城和西递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