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7.2017届 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6 浏览数:197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认为: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B.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
C.作者对秦以后的 独制 持否定态度D.大变局 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2.

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下列表述符合图7时空的是(  )

A.①处所示诸侯国最先为秦所灭B.②处所示水利工程沟通了区域两大水系C.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在图示时间形成D.《石氏星表》在图示时间成书

3.

图8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B.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C.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到当时气候的影响D.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4.

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 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此说法成为土豆传入中国的重要证据。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孤证不立,该书不能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B.土豆传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C.中外贸易扩大推动了土豆的传入D.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

5.

春秋时期起,在诸侯国的交往中,彼此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一方面要求遵守盟誓,另一方面又认可 要盟(即受武力压迫而签订的盟约)不信 ,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而西方近代国际法观念公认 至于各国相待,有被逼立约者,犹必遵守 。据此推断出(  )

A.中西方法律观念差异导致鸦片战争爆发B.观念差异引发中英对 修约 事项的态度差异
C.清政府认为《天津条约》对中国没有约束力D.西方国际法观念影响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6.

1903年,有人指出“(中国)不自立,必灭亡,必(被)瓜分……各省先行自图自立 ,提出 广东者,广东人之广东也……筑成广东自立之势,以建立全中国自立之起点 。此类观点在当时蔚然成一种思潮,并加速了 预备立宪 中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认同。这种思潮本质上反映了(  )

A.三民主义的提出掀起了革命运动的高潮B.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的必然结果C.清政府中央集权统治的实质性瓦解D.先进知识分子要求在中国建立联邦制

7.

1920年,陈独秀认为: 上海社会若不用猛力来改造一下……什么爱国、共和、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 。这说明(  )

A.民族资本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B.近代社会发展要以彻底的思想改造为前提C.新文化运动在上海并未引起充分关注D.推翻资本主义专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

8.

1977年,中国经济出现快速恢复。据此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前一年指定的十年发展规划,要求到1985年达到钢产量6000万吨的目标,即增长到252%,而钢产量实际到1985年增长到1977年产量的197%。材料表明(  )

A.改革开放增强了经济建设的信心B.传统经济建设观念仍影响中央决策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全国人大重新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9.

罗马法规定:打麦场邻地的所有人不得在其土地上建设房屋,致挡阻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

A.法律不能保护私有财产B.法律对公民和自由民区别对待C.法律重视调节贵族和平民的利益矛盾D.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10.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由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

年份

棉织品

生铁

汽船

毛织品

人口

1750

1

10

10

-

10

10

1800

24

21

67

10

14

15

1850

267

106

833

560

22

31

1900

788

532

3372

24027

72

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B.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D.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11.

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相似的是(  )

A.《蓝色的多瑙河》B.《拾穗者》C.《向日葵》D.《等待戈多》

12.

2016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十五个年头,根据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规定,授权世贸组织成员使用第三国即 替代国 价格或成本计算倾销幅度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将于2016年12月11日到期终止。但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仍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说明(  )

A.世贸组织致力于抑制国际贸易中的强权政治B.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并未建立起来
C.发达国家违反世贸组织的协商一致原则D.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任重道远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清代南京官府构建的水利体系,大致由湖泊、河流、城墙水关和沿江堤圩等构成。城外积蓄大小河流水而成赤山湖和后湖,且都通过秦淮河与长江相连。进城后,秦淮河分为两支, 皆与城外各河脉络贯通,既便客货往来,兼资居民汲饮 ,在水患来临时……又是不可或缺的排涝通道。为保障城内居民用水和控制城内外水位,城墙的某些地段建设有进出水关,用闸板控制启闭,依靠它们调配控制出入城水流。此外,南京沿江分布着大量面积不一的圩田,为阻止江潮入侵,保障农业生产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后因南京官府缺乏中央拨款、秦淮河淤塞、外湖逐渐被填为圩田、水关失修等原因,至道光年间,南京多次出现内涝……

——选编自徐智《清代南京水患治理研究》

材料二 1898年,德国通过《胶澳租借条约》强租青岛,其中在青岛划分华人区和德国人区两片分别进行城市建设:城市水利方面,德国人区给排水网系统采用环状配水方式,灵活调节城市用水量,且下水管道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防止了重复建设。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设置不同的雨水和污水地下管道, 分流管理雨水和污水,先将污水汇集于市内的污水处理站,经过简单过滤处理后,用泵直接输送到海中。当时,德国殖民者在青岛沿海建立了座污水处理站,有些污水站至今仍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作用。华人区则采用雨污水合流制,并处在污水排泄的通道。

——选编自谭文婧《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南京城市水利系统的设计思路,说明其与清代社会特征的联系。(12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特点,比较清代南京及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区别。(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16年11月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维迎,就产业政策这一当下最热门的经济话题之一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与讨论。目前,林、张两位教授针锋相对的观点,已经发酵成为一场关于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全民大辩论。两者的 恩怨 已经断续上演了20多年,不管当事人是否认可,外界将他们之间的交锋简化为 市场派 政策派 的对垒,坚决捍卫市场自由的张维迎被称之为 市场先生 ,而强调 有为政府 的林毅夫则被很多人指为 官方经济学家

——【凤凰网 财经】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市场自由与产业政策 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韩愈曾针对佛教的兴盛上表宪宗(805—820)说,佛教的流行使 乱亡相继,运祚不长 ,对封建统治有害而无益。他着重指出: 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 ,故不宜敬奉。于是他断然提出: 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 并表示,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韩愈《论佛骨表》(818年)

材料二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渐进地进行毁佛,在会昌五年(845年)达到高潮,于会昌六年(846年)武宗死后终止。世称 会昌法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愈主张 禁佛 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唐武宗 灭佛 的影响。(6分)

16.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从20 世纪初美国政府把目光从美洲转向了世界,美国国内就产生了孤立主义思潮。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世外桃源,提出了 坚守美洲堡垒 ,反对插手世界事务。……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主要关注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普遍对国际事务不感兴趣,孤立主义势力趁机崛起。面对孤立主义的阻挠,罗斯福因势利导,对欧洲政治事务采取中立和 不干涉 政策,让英法顶在第一线应付德意的威胁。

——整理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篇)》

材料二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前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指出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