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1.2017届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1 浏览数:134

一、单选题

1.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

概念

解释

A

中外朝

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削弱丞相的权势设置,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常握重大问题的执行权。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

B

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近代西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

C

《齐民要术》

杰出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

D

《天下郡国利病书》

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代表作,书中寄托了他的政治改革理想,对近代的政治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雷颐在《历史的裂缝》中写道: 1895年8月,光绪帝颁布诏书,敕令官办企业 从速变计,招商承办 ,开启了清末官办企业私有化之端绪。 这一诏书颁布(  )

A.适应了洋务运动发展需要B.促进了清廷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C.旨在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D.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

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邓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讲话开始奠定。 上述评价主要是基于 南方讲话 (  )

A.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指导了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D.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4.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代替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但 首相 一词最初被用来形容专制君主的首席大臣,也用来指国王的走狗,罗伯特·沃波尔强烈抗自己被称为首相。这主要说明英国(  )

A.首相违背宪政精神B.有浓厚的王权传统C.内阁制尚未形成D.王权势力仍然强大

5.

1870—1987部分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表(美国的人均每小时总值为100美元),据此可知(  )

年份

1870

1913

1950

1973

1987

德国

5

50

30

64

80

日本

19

18

15

46

31

英国

104

78

57

67

81

美国

100

100

100

100

100

A.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B.日本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
C.英国的生产力水平相对下降但仍有一定优势D.美国的生产力水平最高成为 世界工厂

6.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他们标举卢梭的 回归自然 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下列符合 他们 这种文艺流派的文学作品是(  )

二、材料阅读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责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海上丝路产生的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8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丝路架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9分)

三、开放性试题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弗朗西斯·培根曾明确地说过: 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 …… 牛顿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和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近代民族主义若无印剧和电报之类的技术新发明,是完全难以想象的。反之亦然,政治影响了科学,给科学进步以强有力的促进的法国革命就是其中一例。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欧美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科学与政治 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9.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减少地租,减轻利息,降低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程度,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当地恶霸。将农村人口划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和地主。贫农、雇农是土改依靠的对象,中农是团结的对象,中立富农,地主被定为剥削阶级,是土改打击的对象。实行 中间不动两头平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雇农,保存富农经济,坚决团结中农。

——根据《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材料二 1948年 大韩民国 政府成立以后,为了缓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经济,1948年9月, 政府最终采纳了一项以有偿征用和有偿非配为基础的改革土地所有制的政策 ,李承晚政府开始出售日本殖民者手中没收的 归属土地 。为了达到 废除租佃制、耕者有其田 的目的,1949年6月,李承晚政权规定了《土地改革法》,政府通过赎买地主的土地然后再有偿地出售给佃农的方法,实现国家土地的再分配。政府规定;自耕农所占耕地的规模一般是水田三町步、早田六町步,以此为标准,超过部分由政府没收,有偿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自耕农或佃农。

——以上材料摘自《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和韩国的土地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10.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甲)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所属近东部分地区、(乙)德国所属非洲殖民、(丙)德国所属西南非和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被统治的殖民地称为委任统治地,受委任进行统治的国家称为受委任国。受委任国的任务,对甲类委任统治地,是给予行政 指导及援助 ;对乙类委任统治地,是根据所规定的条件将其作为单独的领土担负地方行政责任;对丙类委任统治地,是按照各种保证将其作为自己领土的组成部分甲乙治理,在形式上受委任国与委任统治地是一种 保护 关系,受委任国对国际联盟负责,须就委任统治地之情况向行政院提出年度报告。

——摘编自《维护殖民统治的新形式——委任统治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委任统治制度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委任统治制度。(9分)

1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材料二 1895年清日马关媾和谈判,下面是李鸿章在与伊藤博文会谈中的两段话。 余认为此次的战争得到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是欧洲的陆海军作战方式,被黄色人种成功应用得到了验证。第二是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 我国人民对贵国抱怨之声甚多,然与抱怨之感怀相比,余个人也许应该感谢贵国唤醒了中华国人。

——摘编自宗泽亚《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

(1)概括材料一、二中李鸿章的日本观。(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鸿章的评价。(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