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17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6 浏览数:122

一、单选题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其根源是(  )

A.人口增长刺激人地矛盾B.政局动荡流民的大量出现C.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结果D.封建土地私有制趋于瓦解

2.

唐代御史若进言莅事不当,会被杖责;明代开始实行廷杖制度;而宋朝则无此类事情发生,号称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由此可知(  )

A.两宋政治远比唐代清明B.宋朝重文轻武特征显著C.宋朝君主集权远逊唐明D.唐明两朝君权更为集中

3.

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 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 。这表明当时工匠(  )

A.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B.摆脱了官府对其人身控制C.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D.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

4.

1897年创设的商务印书馆,最初经营的业务主要是印刷各种商业、商界的文件和账簿等,所以称为 商务 。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商业得到知识分子和社会的认可B.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C.商战意识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D.传统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5.

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这说明共产国际(  )

A.视国共关系为中国头等要事B.意图干预中国革命道路C.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D.旨在实现国共和平共处

6.

1937年10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的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 《西行漫记》。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B.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C.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D.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7.

下表是1980年中国农村生产责任制汇总

责任制形式

全国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

定额包工责任制

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

所占百分比

847%

557%

29%

<11%

这反映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益低下B.农村改革遭遇巨大阻力C.改革开放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力D.社会转型过程困难重重

8.

古罗马物法对所有权有明确的概念,就是对所有物的最完全支配权,其中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返还占有权等。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成为后世各国效仿榜样B.是维系帝国统治的重要工具C.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9.

1769年,英国人乔赛齐·韦奇伍德开办了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场内原来由一个人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工人按照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由此可知(  )

A.英国的陶瓷质量下降B.工人生存能力被间接降低C.机器取代人成为趋势D.工人与场主的矛盾被激化

10.

1926年苏联开始 社会主义工业化 ,其进程是集中全部力量生产枪支、弹药等军工产品;之后,这种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进程,以更强的势头继续发展。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

A.为其它各国工业化提供了新模式B.是国内环境影响的结果C.国家工业化并不等于国家现代化D.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实力

11.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信件来往就达25件,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交流,两国最终就古巴导弹问题达成谅解。这说明了美苏两国(  )

A.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通过对峙展示各自实力C.各自的势力范围不同D.对峙中蕴含对话的趋势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固定的道德观念),放辟邪侈(胡作非为),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陷害)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夫仁政必自经界(田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宪政是指以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 为依据,以界定与控制政府与公民权力为手段,以保证公民人权为目的的政治模式。全球宪政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先有宪政的实践,后形成成文的宪法。但就目前世界各国来看,有的国家是实行了宪政,但没有宪法,例如英国在1215年,国王约翰被迫签署的《自由大宪章》中,就规定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限制国王征税权力,保障民众的自由权和产权等等。1628年之后,英国又制定了《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以及《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形成了英国独特的不成文宪法体系。所以有人说英国是实现了宪政但是没有宪法。而有的国家既有宪法,也实行宪政。例如法国、美国等。
摘自李学俊《英国革命与中国宪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仁政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宪政特点,并比较与儒家仁政思想异同。(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司马迁《史记·商君书》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宋代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准《希腊城邦制度》

希腊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晚清时期,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法律崩溃,旧的经济基础摇摇欲坠。当中国向现代化社会迈进时,大家庭体系和家族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了。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

四、材料阅读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显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广泛搜罗人才,推行改革。政治上,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倡导节俭,力戒奢华。经济上,鼓励逃户回乡定居,减免各种无名科敛,安抚流民,招民垦殖逃户田,编制《均田图》,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动员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漕运。军事上,整肃军纪,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募壮勇,组成了精锐的中央禁军。周世宗还修订刑律、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周世宗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世宗改革的内容。(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世宗改革的作用。(9分 )

1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931年9月19日香港《大公报》上刊登了一条 最后消息 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
材料二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昭和六年9月19日(奉天特电19日发)
9月18日晚上10时半,在奉天(今沈阳)北方一角,冒着黑暗,响彻了隆隆大音响,惊醒了奉天在住日本人,这是日支兵冲突的烽火。在我满铁铁路,文官屯、虎石台中间一点柳条沟处,一地点上,大约300名支那兵安置了强烈的炸弹,爆破了我满铁铁线的一段。突发这件大事的同时,受到支那兵猛烈攻击的我方所属于满铁守备军的监视兵及时报告虎石台驻屯的河岛中队长,因而河岛中队长马上率兵乘军用列车迅速到达现场,这时粗暴的支那兵向守备队猛烈开炮。于是,向奉天驻扎的全体日兵下达总动员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大公报》和《大阪朝日新闻》对九一八事变报道的异同。(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影响。(9分)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8年11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巴黎和会。会上日本政府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顾维钧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力陈中国不能放弃孔夫子的诞生地山东,犹如基督徒不能放弃圣地耶路撒冷,震撼欧美代表,扭转了舆论形势并博取列强同情。后由于意大利退出和会,英、法、美害怕日本也退出而导致和会流产,于是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此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离开巴黎。因此顾维钧实际上暂摄团长职权,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维钧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顾维钧巴黎之行。( 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