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战争就像交通事故,它们的发生有一个共通的总根源,与此同时又有种种特定的原因……国际无政府状态使战争有可能发生,但它并不使战争一定要发生。
——【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和结局,同主要策动国或参战国的当权集团最初决策的愿望和预期是不一致的,有时是相反的,或者是他们中有些人本来不想打,……
——潘人杰、李巨廉《时代、格局与人——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2 分),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与1931年一样,急于在中国变得强大之前展开攻势的人,仍然是关东军中的少壮派军官,这些军官受轻而易举地征服东北,没有遭到国际制裁及法西斯和纳粹在欧洲崛起等因素的鼓励,急于将华北变成第二个
“满洲国
”,并在那里建立一个日本的大陆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按钮旁排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
——百度百科“古已导弹危机” (3)综上,我们可以总结或反思哪些经验教训?(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