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6.2017届 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149

一、单选题

1.

中国古代宗族的宗规里往往包含: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睦族里、训诫子孙等原则,并对一些严重触犯宗规的行为在宗祠内当全体族人之面公开处置。这反映出古代宗规(  )

A.扰乱了社会秩序B.取代了法律制度C.传承了伦理观念D.保证了家族团结

2.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

A.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B.加强中央政府权威C.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D.增强区域文化认同

3.

秦、汉、唐都有过大规模迁徙富豪,使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的事情。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 不立田制 。据此可知,宋代(  )

A.土地私有权的完整性得到承认B.土地租佃关系不断衰退C.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受到抑制D.人身依附关系更加强化

4.

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这表明当时(  )

A.中国文明处于优势地位B.中国文明跟上时代发展潮流C.文明交流具有对等特点D.文明交流推动双方社会转型

5.

汉阳铁厂创办时,负责提供设备的英方曾提出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的要求,但张之洞却认为 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也。 结果由于设备与铁质不符,造成大量浪费。这说明(  )

A.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B.洋务企业还不具备近代工业特征C.张之洞思想观念落后于同时代的国人D.洋务派仍然受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6.

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B.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C.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D.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

7.

图3所示香烟在1931年底的上海风靡一时,就是不吸烟的人也买几包回去留作纪念。这反映当时(  )

A.商业竞争异常激烈B.民族意识已经觉醒C.香烟消费成为社会风尚D.上海成为全国抗战中心

8.

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后,坐镇上海的陈云将华北贸易总公司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各专业公司均按经济区划和交通要道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公司,统一调度资金和干部。上海的这一试验(  )

A.根本上改变了制造业的私营性质B.使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建立C.造成上海经济的混乱与无序局面D.为全国性经济体制调整提供经验

9.

有学者统计,在民主的雅典,没有一个真正的贫穷的公民能够成为民主政治的领袖,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出自富人阶层。这说明雅典(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贫民无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C.民主实际上还是精英政治D.公民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

10.

图4所示政体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充分发展B.封建统治被推翻C.内阁权力不断膨胀D.历史传统的惯性

11.

1921~1929年10月,苏联(俄)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其中1921~1927年苏联(俄)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到1928年,共有68家租让企业在苏联从事经营活动。1927~1930年租让企业的产值占苏联工业总产值的0.6%。这表明(  )

A.租让制取得显著成效B.外国公司对租让制仍心存疑虑C.苏联积极推行租让制D.租让制促进苏联社会制度变革

12.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

A.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B.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D.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茶的原产地在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早在公元前1世纪王褒《僮约》中便有 武阳买茶 的记载。三国时期《广雅》记载了荆巴间采茶制茶的过程,并早就认识到茶醒酒、提神的功能。唐代时茶的栽培大大扩展,其中以蜀中的蒙顶茶最为有名,茶业也从中国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宋代时,福建茶的地位上升,蜀茶的地位相对下降。宋在江淮地位设置六个榷场、十三个山场管理茶务。元代产茶区较大,但总体上以江浙行省茶品最好。明清以来南方地区的茶业更加发达,今天安徽黄山毛峰、浙江狮峰龙井、江苏碧螺春等茶在当时都已享有盛名。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为打破中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英国积极支持其殖民地印度试种茶叶,使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英国还通过对中国茶叶多征税等方式,造成了华茶在英国市场的不平等竞争。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印度茶叶通过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中国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岸。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出口任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 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 充数之物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两国茶叶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走向衰落的原因。(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

1957欧共体诞生。

1959年,英国与欧洲六国组成小自由贸易区,对抗欧洲一体化进程。后解散。

世纪60年代,英国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两次遭到法国统戴高乐的否决。

1973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197310月,受石油危机影响,英国国内疑欧情绪抬头。

1975年,英国就是否继续留欧举行公投,最终672%民众选择留欧。

2002年,欧元进入流通领域,英国迄今没有加入欧元区。

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英国国内疑欧力量再度上升。

20166,英国脱欧进行公投,多数投票者赞成脱离欧盟。

——摘编自新华社《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制凡鞫(审理)重囚大案,必须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审,谓之三法司会审。洪武时确定会官审录制度,令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通政司、詹事府等部门的官员到场审录,以后形成制度化。另外,刑科给事中还把握了死囚的终审环节,对于已经判处死刑的罪囚,行刑前还须经刑科最终复核。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府、县由知府、知县负责审理案件,但要受到监察机关的严密监督。总之,从中央到地方一切重大要案的审判,台谏官都要参与, 凡有疑狱,必力争不已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刑审制度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刑审制度。(6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伊拉克虽然在1921年就宣布独立,脱离了英国的委任统治,但英国通过为期25年的《英伊同盟条约》继续对伊拉克进行控制。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鼓舞下,伊拉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共产党、库尔德民主党等反帝反封建政治力量迅速活跃起来,在军队中也仿效纳赛尔,建立起若干个 自由军官组织 。1958年7月14日爱国军人在复兴党、伊拉克共产党等党派和广大群众支持下发动起义。
新政权成立后,宣布废除封建君主制,释放政治犯,实行民主政治。对外奉行反帝反封建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7月15日宣布推出巴格达条约,接着又退出英镑区,封闭和没收巴格达条约组织在伊拉克的弹药装备,收回了英国在伊拉克的空军基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拉克 7.14革命 爆发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拉克 7.14革命 的影响。(6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明史·郑和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