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2.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1725

一、单选题

1.

春秋 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然含义不尽相同。其中意指 编年史书或史籍 的是(  )

A.《孝经》:春秋祭祀,以时思之B.《战国策》:今楚王之春秋高矣C.《孟子》:春秋无义战D.《墨子间诂》:吾尝见百国春秋

2.

东汉初年,诸将上书愿击匈奴。刘秀回答 北狄尚强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 。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  )

A.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B.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C.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D.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

3.

有宋人感叹:唐代书法 虽非知名之人,亦往往有可观 ,而本朝 非性好之者不习,故工者益少 。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宋代(  )

A.重文轻武 ,出现 文官政治 B.理学主张 格物致知 理在气先
C.大量书院的兴起,普及了教育D.科举取消 明书科 ,采取 誊录

4.

明朝初年政府 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 。此举意在(  )

A.垄断城市商业贸易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C.维护市场公平交易D.征税补充军费开支

5.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家合并,成立 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随着时局变幻,该公司不断经历波折。图7摘自《汉冶萍公司史》目录,请判断第四章第三节的标题可能是(  )

A.汉冶萍确立官办的体制B.汉冶萍举借日债及后果C.汉冶萍在重庆再建新厂D.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产业

6.

20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 醉心于欧化 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 研究国学,保存国粹 的思潮。该思潮(  )

A.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B.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D.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耍

7.

1935年,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指出 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 、并将 工农共和国 改为 人民共和国 ,提出中国共产党 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这表明中共意在(  )

A.寻求共产国际的帮助B.争取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C.停止内战、联蒋抗日D.准备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8.

毛泽东曾说: 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 这表明党中央当时的策略是(  )

A.建立经济上的反封建统一战线B.将阶级矛盾作为主要矛盾C.主张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采取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9.

“(雅典)使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 下列选项最能诠释这一观点的是(  )

A.一位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控告官员盗取神庙财产B.五百人议事会声讨并剥夺战神山贵族议事会的权力
C.雅典连续三年通过陶片放逐法流放僭主的支持者D.雅典进行了抽签选取执政官的选举方式改革

10.

如图8所示,图示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可能是(  )

A.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古典暨复古作品B.手抄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C.手抄本总数、科学著作、古典暨复古作品D.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11.

1830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啤酒法》,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导致了酗酒等社会治安问题,直到1879年,才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这一过程反映了英国(  )

A.自由主义理论内涵的渐变B.立法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原则C.工业化带来议会制度改革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较量

12.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将公共土地、水源全面开放供开发,环保署放松或取消主要环境法规,交通部放慢限制汽车尾气和汽车安全新标准的执行。这主要因为当时美国(  )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促进经济复苏的任务艰巨C.新技术出现改善了环境D.需要全力与苏联进行争霸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十六世纪后期,伴随西洋传教士来华,西方医学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较早介绍到中国的解刨学、生理学著作有《泰西人身说概》等。关于人体构造,《说概》中阐述说,造物主对各器官的内部构造巧为安排,以达成人类 致知 的目的。如人身各部分皆成长,独耳骨则否,是因为 生人从幼至老,惟学是务,恒若闻见不广,故以听闻为基,以至无穷无尽 。上主造人,赋予灵魂与身体,亦同时斌予人一个目标: 天主生人,付之灵性聪明,以格物穷理 。在他们的世界里,不论是人体,或造疗病的草木,都只是符号,象征着人与天主的关系,引领着人迈向信仰之途。

——据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卫生 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秦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 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据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医东传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12分)
(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中的 卫生 观念在传播模式上有何不同?简要评价晚清与 卫生 观念流行的社会影响。(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题目进行论证。(要求: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并认识其本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起初,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达官贵族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获得官职,又令子孙修经明义,取得世代进官场的特权。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 年少能报恩者 ,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 诸生(儒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章句家法是儒学经术, 笺奏 则是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 黜落 。 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蕴含于察举制度之内的、与 以德取人 以能取人 并存的另一种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嘉新制出台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阳嘉新制的变化之处及其影响。(9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一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劝说工人阶级妇女在工厂劳动。为高工资和爱国主义所吸引,妇女涌向了这些新的,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战前的1914年,受雇于政府造船厂、工厂和兵工厂的妇女只有2000人,到一战结束的1918年,人数激增至24.7万;工会女会员从1914年的35万增加到1918年的100万。从绝对值来讲,妇女在工厂劳动工资在战争期间增加了,但仍然只是相当于男性收入的一部分。战后,这些妇女成为 多余的人 并被要求离开。到1921 年,英国在工厂工作的妇女人数比战前还少,工资下降,又恢复到男人工资的低比率上。
1918年英国下议院一反四年前的态度,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有人认为,该法案是英国政府对妇女战时贡献的回报,同时也有诸多不同看法,主要基于以下事实:战前妇女解放运动余威犹存,一战前争取妇女普选权的激进分子采取了诸如纵火、破坏、人身攻击等暴力手段;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的二月革命导致沙皇的下台,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政府生怕战后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从而造成不可收拾的政局动荡,危及政权。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妇女一战前后就业情况的变化过程。(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9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888—1938),联共(布)的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1920年初,他完成《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认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否定了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在过渡时期的作用。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托洛茨基派反对并提出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论,认为在经济落后的苏联,只能通过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增加赋税等牺牲农民的办法来发展工业。布哈林批驳托洛茨基派现点,他指出: 俄国将拉着农民的大车以蜗牛爬的速度建设社会主义。 他认为解决工业发展缓慢问题,必须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着手,把新经济政策推广到农村去、只有农村富裕了,有了市场,工业才能得到发展;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应该先组织消费合作社,再转到生产合作社,通过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地发展,反对过早地实行农业集体化;反对不顾现有的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指标。他认为要注意发展轻工业,使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达到完美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哈林反驳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 时提出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哈林经济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