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7.2017届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5 浏览数:186

一、单选题

1.

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视作中国的 化成时代 ,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
③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 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中国古代注重设立管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机构。隋唐时期设虞部负责专门管理山林事务,其政令执行的程序是(  )

A.中书省——礼部——虞部B.门下省——刑部——虞部C.枢密院——户部——虞部D.尚书省——工部——虞部

3.

观察下图,下列选项中符合本时期的史实是(  )

A.汉字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B.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已奠定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D.汲取西方科技成果的《农书》出版

4.

对于 格物致知 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是少几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这说明了心学(  )

A.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B.强调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C.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D.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5.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 技术的反应 制度的反应 观念的反应 组织的反应 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发昌机器厂——农工商总局——《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建立B.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刘立川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D.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一届人大召开

6.

下列选项,对表1的正确解读是(  )
表1 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

1890

1908

1920

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

1174

2299

6610

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

1209

2164

1284

A.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B.洋货所占比例子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

7.

民国初年上海流行单页公历 月份牌 ,其绘画主题多为女性。下图是一张 月份牌 ,它可以用来研究近代(  )
①服饰变革 ②交通变化 ③女性地位 ④礼仪革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主要内容是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该材料表明(  )

A.反对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运动开始B.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极大提高D.和平民主团结建国 方针实现

9.

1691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处,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已经形成B.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C.己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D.光荣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10.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结   

A

梭伦按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为四个等级并享有相应权利

标志着雅典民主制最终确立

B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

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

凯末尔下令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

标志着土耳其的社会生活走向了世俗化

D

甘地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手工业,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

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11.

美国 自1930年以来,单单联邦官僚机构就扩大了5倍;1933年以后的10年内,仅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就达3566项。与此相对应,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权力受到削弱 。这说明(  )

A.各州的自主权被剥夺B.三权分立原则被破坏C.自由放任政策被放弃D.总统行政权力被扩大

12.

马歇尔计划 在欧洲自由贸易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通过强化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欧洲内部贸易和欧洲货币体系来引导欧洲合作的新形式出现。这表明 马歇尔计划 (  )

A.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B.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秩序D.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二、开放性试题

13.

交流和交往推动文明的发展。 (34分)
材料一 在古代中西交往的商路上,不断有中外古币重见天日。图 12 为出土的两枚钱币:宋朝 崇宁通宝 铜钱(崇宁:宋徽宗年号.钱文为宋徽宗亲笔)和大食国(中国古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金币,金币钱文为: 安拉之外,别无他神
图12
(1)阅读图文材料,概括两种货币的不同点。(8分)
材料二 表2 近代中国留学热潮简表

出现时间

留学国家

概    况

18721875

美国

多数从事工矿、铁路、教育、电报事业,如詹天佑、唐国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18961911

日本

多数学习政法、军水、师范教育等专业.如宋教仁、陈独秀、李四光等

19221934

苏联

培养了邓小平、刘伯承等一批共产党人

19441949

美国

著名的有邓稼先、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

(2)分别说明四次留学热潮出现的国内背景,并总述留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贡献。(12分)
材料三 16世纪,全球范围内的国家交往开始。西班牙在美洲开拓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17世纪,荷兰采取占领沿海据点进行贸易交流的方式与亚非国家交往。
18世纪法国掀起启蒙运动,北美、欧洲一些国家受其影响建立起新的政治制度。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扩大了欧美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使其在跟亚非国家交往时方式转变为全面侵略。
19世纪英、法等国进一步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1869年日本提出修约要求,至1910年收回全部主权。一战后中国提出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要求被拒绝,二战期间中国与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1945年美、苏、中、土等国签署《联合国宪章》,宣告联合国成立。1962年亚、非、拉美主要产油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共同行动反时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
(3)依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论述。(14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三、材料阅读

14.

(20分)社会在不断发展。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需要用辨证、综合视角去审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马可·波罗行记》(简称《行记》)向西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但关于马可·波罗是足否到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争论已久。
表4 两派争论情况

怀疑论者

肯定论者

争论1

《行记》没有记载中国代表性事物如:印刷术、汉字、长城、茶、筷子、缠足等

关于当时宫廷的奢华、南方城市的繁荣、市场的活跃。《行记》比任何汉文史料和外文作品更为详细、生动

争论2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没有找到任何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

马可·波罗当时只是一个管理盐务的小官,不会被记入史籍,同时期罗马教皇派往中国的特使团,也从未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

争论3

《行记》记载马可.波罗襄阳献炮,与《元史》所载史实不符

《行记》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的大量准确而详尽的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或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

争论4

各种印刷本的《行记 》采用的人名和地名是波斯文或阿拉伯文,他可能只到过波斯,可能从波斯史料抄来

《行记》原稿已经遗失,由人代笔流传下来。加上翻译和多次转抄,抄本近200

共识

西方世界对中国较为全面的了解始于《行记》,并引发海外探险,推动中西交流

(1)概括两派学者的分析角度,任选一组争论进行说明(1 0分)

15.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27分)
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 将来,当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 这场运动 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用相关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这场运动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