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货币形式
百分率(%)
新的货币形式
银币
中国银元
9.6
外国银元
43.4
铜币
新铜币
5.9
纸币
银两票
1.7
银元票
2
铜钱票
4
外国钞票
4.4
旧的货币形式
银锭
14
铜钱
15
——据[美]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
——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三、开放性试题
时期
曹操形象
三国到隋唐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超世之杰”。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
宋
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金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
元明清
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
新中国成立之初
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1957年制1959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
——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李凭《北魏平城时代》
——黄民兴《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