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4分)
材料一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秦朝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驿传道路上设置固定的进食与住宿处,称为
“邮
”,
“亭
”
“驿
”,或
“传舍
”二汉代改邮为置,
“驿
”的称呼广泛使用。驿置指长途传递文书的设施,提供轻车快马,速度较快;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罗马帝国建有一套完整的道路系统。主要道路上每隔12公里设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快马、信使以及供政府官员使用的马车和马车夫。驿站有大、小之分,大驿站提供的服务设施很齐全,小驿站只是中转站。
——摘编自王云庆、毕牧《秦汉与罗马帝国文书驿传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时间
|
状况
|
1949年
|
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
1957年
|
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
20世纪
60—70年代
|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 642 , 611等车型不断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000辆公交车。 |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
进入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200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III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材料三 一些地区提供原料,而另外一些地区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过程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一,比较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的共同点。(8分)
(2)阅读材料二,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展变化的原因(12分)
(3)依据材料三,围绕交通的作用确定一个论点,结合古今中外的史实进行论证。(1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