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2. 安徽省芜湖市2017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5 浏览数:122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 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 ,既讲 亲亲 , 也讲 尊尊 ……,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

A.在西周以后走向消失B.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C.是国家政治制度核心D.成为法律规范的源头

2.

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以备应诏。可见汉画(  )

A.为政治教化服务B.其理论已经成熟C.深受汉武帝推崇D.艺术感染力极强

3.

天圣元年(1023年),薛田任益州知州后, 废交子不复用,则资易非便,请官为置(交子)务,禁民私造。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官办机构—— 益州交子务 就此诞生。其时官方发行交子是(  )

A.为了加强政府对商业的管理B.世界上最早纸币出现的标志C.胶泥活字印刷术进步的结果D.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 良药 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 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 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其主要原因是(  )

A.顽固势力破坏专利制度B.西方专利制度不适合中国C.洋务企业实行垄断经营D.清政府法制建设比较落后

5.

国民党改组后,有日本记者问及孙(中山) 所主倡之三民主义 是否 再制列宁 踏袭列宁等之所说 时,他明确表示: 决非如此 ,并详细解释说,国民党的 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据此,孙中山认为自己的思想(  )

A.直接从传统思想发展而来B.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C.没有受到西方的任何影响D.仍依从中国文化传统

6.

五四的激进民主派开始超越对西方具体宪政制度的盲目崇拜,致力于以观念变革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理想、民主价值等新理念,在文化借鉴上,则隐去了纵向的民族传统继承,而专事横向的外国文化移植。这说明激进民主派(  )

A.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明B.找到了正确的救国道路C.超越了西方的思想规范D.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

7.

下表为古代罗马部分法律。这反映了(  )

时间

法律

内容或影响

公元前450

《十二铜表法》

对贵族无法无天的基虑行为有所限制

公元前449

《卡努雷阿法案》

允许平民和贵族缔结合法的婚姻

公元前367

《李锡尼―赛克斯法案》

允许彼务人把已支付的利息算成本金还债

公元前287

《霍腾西阿法案》

平民大会的决议和公民大会决议一样有效

A.平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B.贵族的统治地位逐步动摇C.共和国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自由民逐步获得平等权利

8.

从17世纪末期的 光荣革命 到19世纪初的议会改革,掌权的政治人物在宪政民主规则下,逐步习惯了反对党的存在与反对党政治。如今反对党被认为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标志之一。据此可知反对党(  )

A.标志英国政党政治形成B.其特色是政治协商与妥协C.是议会政治妥协的结果D.是民主政治长期演进的结果

9.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说,领导这场革命的领袖将不得不遭遇尴尬是 他所能做的事,是和他一向的整个主张、他的原则、他的党的直接利益不相容的;他所应做的事,则是无法实行的 。材料中 不得不遭遇的尴尬 是指(  )

A.《土地法令》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余粮收集制

10.

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同一种历史运动,具有相同的方向性,都是由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不是由任何个人或国家靠理性设计出来的,最终是由科技和资本发展自发形成的,因为科技和资本是一种比现代化和全球化更本质的存在。下列最符合题意的是(  )

A.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相互促进B.科技和资本是现代化和全球化核心因素C.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完全一致的D.科技革命是现代化和全球化有效催化剂

二、材料阅读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 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织业与螺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条件):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 现代化 的类型及理由。(6分)
(2)结合史实分析 现代化 过程中,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哪些 转变 ?这种 转变 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昙花一现 的原因?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后来这些 条件 又是如何实现的?(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2.

历史解释 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据此,根据以下史料,选定孔子思想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判。(要求:史论结合,逻辑顺畅。)(12分)
史料

伏尔泰

孔夫子不徽爱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沙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毛泽东

秦始皇比孔于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欲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论语》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僵。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评分说明:主题明确(3分);分析合理、有论有史、层次分明、逻辑顺杨(6分);评判准确全面(3分)。

四、材料阅读

1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斌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是指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 容户 一词在唐期主要是指流亡他乡的客寓民户,这些人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和国家法律的保护。宋代,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佃农和主户一样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独立的户籍。宋代户籍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主户和客户还有相今数量的特珠户籍。宋兵宗年间坊郭户作为户种正式产生,坊郭户即市民家庭,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坊郭户在宋代单列户籍,是古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和非农业人的增加,是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

——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6分)
(2)报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变革的影响。(9分)

1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式汉,但此时日军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欲常备与A级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且虽然精华区业已损失大半,重庆当局仍不准备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日本人发现他们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日军认为……进攻宜昌,可给第五战区以沉重打击。而且,宜昌距中国战时军事、政治领导中枢重庆只有480公里,攻克宜昌,可给重庆及西南大后方以巨大威胁,有利于推进政治谋略……1938 年……宜昌大撤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

——摘编自《抗战惊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军进攻宜昌的背景。(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宜昌大撤退的目的。(6分)

1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郭嵩焘跟着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办交涉,有了那次经验,他根本觉悟,知道中国非彻底改革不可。光绪元年(1875)云贵总督岑毓英因为反对英国人进云南,秘密在云南缅甸边境上把英国使馆的翻译官杀了。郭嵩焘当即上奏弹劾岑毓英。第二年,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中国有公使驻外从他起。他在西欧的时候,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经济社会。他觉得不但西洋的轮船枪炮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学习。他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超时代的议论.引起了全国士大夫的谩骂。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郭嵩焘 超时代的议论 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郭嵩焘的主要思想。(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