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6.2017届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129

一、单选题

1.

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徽之家。这一变化(  )

A.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B.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C.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D.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

2.

吴宗国教授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写道,某朝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创新,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它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化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材料中的中枢权力机构是(  )

A.三公九卿B.内外朝C.二府三司D.内阁

3.

宋朝负责丝织的绫锦院,在宋太宗端拱元年有兵匠(织工)1034人,宋真宗戚平年间拥有锦绮机400余张。宋徽宗崇宁三年建立文了文绣院,招收刺工300人。东京还有与纺织紧密相关的西内、东内染院,西内染院有工匠613人。这表明当时(  )

A.已出现从事纺织业的专业户B.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发展都很快C.官营手工业生产效率较高D.官营手工业规摸大,分工细

4.

乾隆朝入值军机大臣大多为六至七员,嘉庆朝则以四至五员为常。乾隆朝,军机章京的选任范围是内阁及各部院衙门司员。嘉庆时,不但确定了军机章京的员额,而且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这反映了清朝军机处(  )

A.人员构成复杂B.日益完善,备受重视C.其官员随时增减D.大臣的职责不够明朗

5.

《全史》记载: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 。该科技成就(  )

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D.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

6.

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 该主张(  )

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B.是对 中体西用 思想的发展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7.

下表为1927年《学灯》编辑部对社会上婚烟砚念的抽样调查情况,由表格信息可看出当时婚姻观念(  )

婚烟一经成约,即不宜解散

婚姻一经成礼,即不宜解散

双方同意,即可解除婚约

赞成

反对

赞成

反对

赞成

反对

1640%

8360%

2850%

7150%

94%

6%

A.崇尚自主自由B.受政局变动形响较大C.保守思想占主流D.淡化了门第观念

8.

下表是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28个县88个村的统计,中农的户数、人口、占有土地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其它县也出现类似变化。这可以反映出(  )

年份

中农户数

中农人口

中农占有土地亩数

1937

5184

29401

94184

1941

6347

32680

106845

1942

6547

31882

106630

A.该区域土地改革非常彻底B.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封锁C.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和经济建设取得成效D.地主依然为土地革命打击的主要对象

9.

毛泽东在报告中说: 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对该报告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的政策 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中共主要领导人注意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C.说明中共中央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D.党的主要领导人已认识到人民公社体制的危害

10.

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

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B.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C.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

11.

15至17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这场 空间革命 的意义是(  )

A.东西方贸易璧垒被打破B.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C.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D.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

12.

1947年,马歇尔宣称,欧洲国家应主动联合起草一个欧洲复兴计划,这是欧洲各国自己的事,但需要美国的帮助。1950年,美国国务院指出,目前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不足以解决德国问题,希望欧洲国家能有实质性举措,给欧洲一体化新的活力。这明美国(  )

A.对欧洲的联合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B.以实际行动干预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希望德国对欧洲一体化发挥主导作用D.把欧洲一体化作为其经济援助的前提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随着工厂的广泛建立,妇女和儿童像男工一样长时间工作,同样在闷热、潮湿和毫无安全设施的车间工作。为了改善工人工作状况,社会改革家罗伯特·欧文亲自创办新纳拉克工厂进行实验,并于1815年提出改善童工和成年工人工作状况的立法草案。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在整个18世纪一直不断颁布、修正工厂法案。工厂立法经历了1802—1831年的探索时期、1833—1867年的确立完善时期、1871—-1901年的成熟强化时期三个阶段。实际上,英国政府对于工厂立法的态度与自身管理方式的改变是同步的。有学者将英国中央政府的管理以1870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835—-1870年的分散式的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强,全国管理较为混乱,地方政府腐败和低效问题严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为权力日益集中阶段,开始了中央政府部门对地方政府的统一协调过程。

——《19世纪英国工厂立法初探》

材料二 清末经济立法是清政府为摆脱困境、挽救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而进行的一场法制变革运动。1902年清政府在修律上谕中提出 务期中外通行 的修律方针,指示修律大臣 按着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 。(1903年的)《公司律》基本上是参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法。《公司律》明确挽定以确定商人权力为中心,给予商办奋司与官办、官商合办公司同等的法律地位,同享 一体保护之利益 ,这就使民族工商业的权利得到法律的维护。(1903年的)《简明商会章程》规定了商会具有的社团 法人 地位,商会成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活动的主要阵地。

——《清末民初经济立法述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19世纪英国政府建立健全工厂立法的因素与作用。(13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立法的特点与影响。(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从15世纪起,近代科学不断得到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在增加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的同时也揭示了科学与人本身的相对关系,否定着人类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某些观念,也否定着人类认识自然界终极真理的可能性,表明探索自然之谜的科学前进的结果便是面对新的自然之谜。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过程中这种始终面对新的自然之谜的境况,才使人类的智慧受到了不断的挑战。

——《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史实加以说明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805年)进行的改革。主要内容:第一,罢宫市、五坊使(唐代朝廷的来办宦官,市场上抹夺猛于虎);第二,取消进俸;第三,打击贪官;第四,打击宦官势力;第五,抑制落镇。此外,放宫女、宾乐女900余人回家,改革颇有成效,为百姓称道。但改革的阻力非常大,受到掌握实权的宦官和藩镇势力阻挠破坏,以失败告终。
改革过程中,顺宗病重垂帘问政.上传之事,要一经韦执谊,二经王叔文,三经王伾,四经李忠言,五经顺宗宠妃牛昭容,才能为顺宗所知晓。历史中也有关于王叔文、王伾贪财不廉洁的记载。此外,领导改革的还有刘禹锡,柳宗元等文人。改革失败后,顺宗死于宦官之手,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均被贬谪。
材料二 韩愈则因革新时不被起用,攻击革新党派为 小人乘时偷国柄 。说宦官掌控的禁军是 天子自将非他师 。苏轼(朋党论)中说: 唐柳宗元、刘禹锡始不陷叔文之党,共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名臣矣。 清人王鸣盛是知名学者,则说: 叔文与宦官为难,叔文行政,上利于国,下立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官,跋扈之强藩。 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观遍他留下的文字则未见一丝悔意。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永贞革新的主要历史背景及失败原因。(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应如何看待永贞革新?(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斯大林电告莫洛托夫等人: 不能进行军事干涉,外交干涉现在也不合适 ,固为他担心苏联在中国东北问题上的激烈反应可能会引起列强的不满, 只能使帝国主义者联合起来,而对我们有利的是让他们争吵起来
11月19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与日本大使广田会面时表示: 它(指苏联政府)重视维护和巩固与日本现存的关系,对各国间的冲突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它期待日本政府努力维护现存的两国关系,并在自己的行动和命令中应考虑不要破坏苏联的利益。1932年11月9日,苏联提出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而且欲与伪满洲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并提议马上就此问题进行协商。日本出于反共反苏的立场,予以婉拒。日本彻底占领中国东三省后,苏联丧失在远东的战略主动权。从主动选择 不干预政策 蜕变为被连放弃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客观上也加快了日本对华侵略的节奏。
(1)依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与日本各自政策及出发点。(9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苏联对日本所持政策造成的消极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范祖禹(1041~1098年)把复兴儒学,重整纲常,提倡道德,遏止私欲具体落实在规劝哲宗皇帝的失礼行为上。这是对前代统治者忽视儒家伦理而带来不良社会影响和后果的反思。他说:天下治乱皆系于人君之心,君心正。则朝廷万事无不正。……古者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论道经邦,變理阴阳,无他术焉,唯正君心而已。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道之教训,皆所以正君心也。如欲正心,未有不由稽古好学而能致也。臣窃考之前世,揆之当今,恭帷本朝累圣相承,百有余年,四方无虞。中外底宁,动植之类,蒙被涵养,德泽深厚,远过前世,皆由以道德仁义文治天下。人主无不好学故也……陛下今日学与不学,系天下他日之治乱,巨不敢不尽言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祖禹复兴儒学的主要主张。(7分)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祖禹复兴儒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