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7.2017届 河南省洛阳市高中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5 浏览数:108

一、单选题

1.

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

A.完善中央官制B.加强君主专权C.决策更加科学D.提高行政效率

2.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明代中叶以来(  )

A.江南经济地位日益重要B.货币制度趋于规范C.手工业领域发生新变化D.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3.

图7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主要反映了(  )

A.儒家思想对法制建设的影响B.传统法律体系日趋完备C.传统法律体系的继承和发展D.社会动荡影响法制建设

4.

1896—1898年,国人办报出现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报刊主要强调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国家制度,并提出开议会的主张,宣传民主思想。由此可见(  )

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推翻满清具有社会基础C.维新思想成为社会主导D.民主革命思潮尚未出现

5.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对日战争宣言》,派大批干部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由东北军爱国官兵、工人、农民、学生、爱国知识分子甚至部分爱国绿林英雄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纷纷拿起武器抵抗日本的侵略。这表明(  )

A.国共合作抗日的局势明朗B.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C.抗日成为全国各界的呼声D.中国军民的抗战已经开始

6.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 民族性 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

A.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C.文化领域 倾错误得以纠正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

7.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一规定(  )

A.保障公民决策的正确性B.强化公民参政的责任意识C.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D.体现轮番而治的民主精神

8.

马丁·路徳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

A.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B.倡导因信称义宣扬理性主义C.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D.关注民众疾苦体现人文主义

9.

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的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尔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  )

A.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B.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C.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D.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10.

图9是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千克),由此可以推知(  )

A.社会环境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B.农业集体化经济政策面临破产C.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D.工业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11.

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 中国崛起 非洲崛起 俄罗斯民族主义 外,还有 印度崛起 ,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的重新排队。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权的地位B.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C.争夺世界控制权的斗争日趋激烈D.新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作用日益重要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列宁在深刻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之后,认识到在小农国家里是不可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从这种认识出发,列宁领导制定并实施了旨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新经济政策 。……在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将国家暂时难以经营的森林、石油、采矿和电气化事业等,按照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但基本条件是要维护苏维埃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保护租让企业中苏俄公民的劳动。租赁制是另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它是将某些国有中小企业租给国内的私人、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 改良主义的办法 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但是,随着1926年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开展,对私人经济和资产阶级又展开了全面进攻。

——摘编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扩大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包销;(2)对私营工业进一步发放贷款;(3)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提高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劳资关系方面,资方要确认工人的民主权利,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劳方为维持市场,可暂时降低工资福利,轮流歇工,共度难关。调整产销关系,逐步克服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根据统筹兼顾的方针,通过调整,实现产销平衡。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1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1分)

三、开放性试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
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
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 民为贵 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校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俾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为斟酌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一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三个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四、材料阅读

14.

【历史上最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26年,国民党中央及各省市联席会议作出关于 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 的决定,史称 二五 减租。1927年6月17,浙江省政府首先响应国民政府号召通过了减轻佃农租额25%的决议,同年11月,又公布了《本年佃农交租实施条例》,规定 正产物全收50%为最高租额,佃农依最高租额减25%交租 。1928年7月,省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十七年佃农交租章程》及《佃业理事局暂行章程》来督促和落实减租政策。
有研究认为浙江的减租分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927年为发动时期,因农民对于减租多未明了,主持减租机关亦未普遍设立,只有一部分县份实行减租;1928年为极盛时期,减租普遍推行,而佃业纠纷亦多;1929年至1931年为衰退时期,由于政府作出停止减租的决议,地主乘机活动,多方阻挠, 减租之推行乃日就衰落 ;1932年以后为没落时期, 减租已不能切实执行 。由此可见,浙江的减租实行不久就停止了。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 二五 减租运动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浙江 二五 减租运动失败的原因。(6分)

1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郑若曾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军事家。他运用世界地理知识对日本及周边国家开展深入而广泛地研究,制订了一系列御倭的方略,并倡导全民抗倭,最终与戚继光等共同平定了倭寇之乱。他的军事著作如《日本图纂》《筹海图编》、《江南经略》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筹海图编》一书广为流传,甚至在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影响也非常大,此书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中国近代海防思想。他反对拘守海港而不敢出洋御敌作战,强调 防毒之制,谓之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 。他是个深知 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的卓越军事理论家。他制定了海中战法以攻船为上,其次则靠火器的作战方案,进而订立了五十条海防策略,从而确保了明中后期东南沿海的长期稳定。郑若曾不仅学识渊博,品行更是'出众,深受江浙文人志士尊崇。弛虽然一生为布衣,但他通过亲身参加平倭与撰写军事著述实现了自己的报国之志。
(1)根据材料,概括郑若曾的主要海防思想。(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若曾海防思想的历史作用。(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