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7.2017届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429

一、单选题

1.

孟子既提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 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表达了社会动荡时期对精英政治的理性需求B.体现了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的 仁政 理念
C.孟子思想中出自于人类天性的完美政治诉求D.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封建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

2.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

A.说明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B.体现了宋代商品贸易有所退化C.使得宋代商品市场得到拓展D.体现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

3.

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 宰相掌文,枢密掌武 。这反映出(  )

A.政事堂制度已被废除B.君主专制加强的策略性C.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D.当时朋党之争日趋激烈

4.

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 沃野千里,有土无人 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

A.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D.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5.

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 商务 商战 商业 招商 商办 ’‘ 商局 商会 ’‘ 商部 商学 商政 ’‘ 商校 ’‘ 商法 商报 等。这一时期 商+”思维反映出(  )

A.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B.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C.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定D.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6.

解放战争期间,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 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瓶里喝水。 这一现象一直维持到新中国成立。这反映出(  )

A.美苏冷战局势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B.关贸总协定的宗旨与效果存在差异C.连年战争降低了中国人民的购买力D.科技革命增强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7.

元明以来,江南水乡双林镇,以纺织闻名,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缙绅……他们似乎已在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而几乎同一时期 威尼斯商人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路扩大……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以在威尼斯找到典范……”以上对比说明(  )

A.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商品市场导向B.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商品经济繁荣C.中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地缘淡化D.中国向近代转型的社会条件不足

8.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下图)这反映了(  )

A.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C.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D.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

9.

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 暴民政治 。这表明代表们希望(  )

A.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B.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C.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10.

撒切尔夫人说: 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与撒切尔夫人以上执政理念最相似的是(  )

A.美国罗斯福新政B.二战后的福利国家政策C.苏俄新经济政策D.新中国合理调整工商业

11.

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  )

年份

1927

1928

1929

1930

离婚率

10%

15%

12%

3%

A.新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及家庭稳定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12.

在亚洲各国人民成功地采纳西方的科学技术时,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其计划经济和一党制的政治制度时,这绝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的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只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这反映出(  )

A.多极化趋势下对全球文化趋同现象的挑战B.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D.全球化趋势下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冲突增多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

——摘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 平民政治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 制衡机器 ,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权利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有利于促进利益均衡。比如:2006年纽约地铁工人大罢工,最后,一方面工人的养老金低贡献率得以维系,另一方面工人又必须略微提高对医疗保险的贡献率,同样是 斗争双方 都必须做出妥协。……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 协商点 ,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当无数普通民众开始走进大都会博物馆欣赏艺术品,去林肯中心听歌剧,坐在咖啡馆里聊政治,谈论貌似 事不关已 的全球变暖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国民主最后的结果不仅是 大量贵族的平民化 ,更是 大量平民的贵族化

——摘自刘瑜《民主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与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政治与古希腊、中国相比的优势及其作用。(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以下是社会学领域著名的青蛙现象:
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某些特质的惯性依赖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近现代历史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在张居正看来, 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 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 ,应以 守成业而致盛治 为目标。首先,他从整顿吏治开始,创制考成法,严格定期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的情况(时间、费用),以决定赏罚升降,并 以钱谷为考成 。……起用戚继光等著名边将,并大力增修、加固长城,广开边市,使汉蒙边防 安宁,贸易活跃,每年节省了不下百万的军费。并下令,清查天下田亩,以 均田税足民 ,并把田赋、徭役等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还下令拆毁各地书院,禁止讲学……然而,1582年张居正独揽国事10年之后,溘然长逝,改革初见成效,便被统治阶级喊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况张居正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张居正改革。(8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世纪后期,欧洲存在不可调和的民族主义愿望,这种愿望在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是难以对付的,那里的法国人仍不服从德国的统治……在斐迪南大公于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后,苛刻的条件便被送到了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首都)。不过,塞尔维亚的背后是俄国,而俄国的背后是法国和英国。同样,奥匈帝国也有德国支持塞尔维亚战争(一战)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也使欧洲内部遭到摧残。战争的浩劫却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在受到怀疑和挑战……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苒像以前那样恭顺。正如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后期欧洲民族主义矛盾不可调和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一战对欧洲的影响。(8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59年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他主张利己是 经济人 的本性,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道德和利己本质上并不冲突,同有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的能力,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利益,并不完全赞同于利他主义。即使把同情心看作利他主义的内容,同情心同样也产生于利己之心,利己是目的,利他是手段。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如何充分地利他,根本的动机是为了更好地利己……对个人利益追求的利己行为也能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亚当·斯密利己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亚当·斯密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