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8.2017届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全国卷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239

一、单选题

1.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青铜器物实现了标准化生产B.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C.诸侯国的青铜器皆周王所赐D.是血缘同宗在文化上的体现

2.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 荀卿才高学陋,以礼为伪……圣人之道,至卿不传。 这是因为荀子(  )

A.反对以礼治国B.承袭法家主张C.认为人性本恶D.重视自然规律

3.

唐高宗、武后之世,国人日益弃武就文,风气所趋,民族尚武精神已经是日渐消失。这主要是由于(  )

A.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B.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C.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D.科举制度的日益推行

4.

元代,行省实行圆署会议,行省所掌重要政务, 事从公议 ,且常有 大事集议,众论不齐 等情况。这一做法(  )

A.不利于强化集权B.具有原始民主性C.可减少决策失误D.削弱了行省职权

5.

1923年底,北京大学在一次 民意测量 中表明, 新青年 进步青年 的标准,多以信奉 主义 为表征。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西学已被青年所接受B.马克思主义传播迅速C.社会思想非常活跃D.新三民主义影响深远

6.

1925年苏共十四次代表大会前后,苏共中央在农村取消了大部分对出租土地、雇工及资本积累的限制,并降低了农业税和工业品的价格。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走向了废止B.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C.工业化资金的积累加速D.农村阶级分化日益加剧

7.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 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锯,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 材料评述的 战局 (  )

A.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B.表明围民党已失去战争优势C.说明长江以北地区已解放D.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

8.

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由1957年的522.2万人减少到302万人,减少42.1%。这一变化表明(  )

A.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完善B.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C.国家财政困难有所缓解D.国民经济结构走向平衡

9.

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

A.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B.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C.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D.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

10.

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讲述了一个 穴居人 的故事:在那里,人们 以正义待人 ,财产 永远混在一起 ,人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这说明孟德斯鸠(  )

A.主张回归自然B.反对教会特权C.追求社会平等D.倡导权力制约

11.

右边是英国1815~1842年几个阶段向海外 数量(万人)移民数年均变化情况柱状图。导致图中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的需要B.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C.对外战争的长期进行D.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12.

1979年,英同居民持股比例占7%,但是到了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这一变化反映(  )

A.国家对经济干预程度增强B.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提高C.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完善D.国民的工资收入大幅提高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按地域划分的1868~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中各国所占比重(%)

年份

进口

出口

英、法、德*

美、日**

香港**

英、法、德*

美、日**

香港**

1868

33.4

4.7

0.1

21.4

61.8

10.8

1.2

13.0

1888

24.0

7.1

0.4

55.1

18.1

13.6

7.9

36.3

1896

21.0

13.8

1.1

43.2

8.6

17.2

11.4

41.2

1906

23.4

24.7

0.1

33.8

18.7

25.0

7.9

35.0

1913

22.2

26.4

3.8

29.3

18.4

25.5

11.1

29.0

1919

11.0

52.5

2.1

22.6

14.5

46.9

3.4

20.8

1927

12.5

44.5

2.2

20.6

14.1

36.0

8.4

18.5

1931

15.6

42.2

1.7

15.3

13.4

40.6

6.0

16.3

1936

29.6

35.9

0.1

1.9

19.0

40.9

0.6

15.1

*1906年以前仅为英国的统计额 **1895年后包括台湾。***香港为英属殖民地,但从地域视角看,仍属于亚太。
资料来源:据郑友揆著《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工业发展》第2章与第3章诸表格及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海上 丝绸之路 的主要特征。(10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1868~1936年中国与西方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主要信息。(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选举人团制度自1788年第一次实行以来,已经经历了2()()多年的发展与演变。美国总统选举分成预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名各党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 选举人 以及 选举人 成立选举人团正式选举总统五个阶段进行,整个程序需一年左右的时间。宪政、共和和民主价值的适当的均衡,恰恰是美国的民主比许多追求民主价值最大化的国家更稳定、更可持续的重要原因。从宪政意义上讲……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不可能将选举总统的权力交给议会,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议会对行政权力的干涉,使总统不能独立的处理行政事务。因而总统必须由选民选出。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要建立的是 一个共和国,而不是纯粹的民主国家 ,他们知道 被治者的同意是政府的终极基础 ,但并不认为 被治者的同意可以简约为简单的多数统治 。而选举人团制度既可以使得民意可以充分地参与到最高行政首脑的选举中来,又可以有效地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同时在候选人得票相同的情况下寻求国会的裁决,叉充分反映了不同部门间分权制衡的思想。

——摘编自汉密尔顿、麦迪逊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你对美国 宪政 的理解。(要求: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利用充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隋文帝 妙简良能,出为牧宰 。擢 仁明著称 的广汉太守柳俭为蓬州刺史,以 奉国尽心 的驾部侍郎辛公义为岷州刺史……文帝还经常遣使考察地方官吏,褒奖良能,惩处贪污。治书侍御史柳或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贪污不称职的长吏二百余人。库狄士文为贝州刺史,对官吏尺布升粟之赃,无所宽贷,检举了一千多人,隋文帝都把他们发配到岭南去了。文帝又以 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 ,下令 诸州县佐史(《高祖纪》作 )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整顿吏治的意义。(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22年4月,德苏之间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正式建交,并相互放弃战债和一切赔偿要求。这对英法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因此,张伯伦主张英国必须制定一项对苏联的 安全政策 ,把德国拉入西方的反苏集团,以免德国与苏联进一步友好下去。因此,可以说英国在这一个时期的外交主题是 在美国的鼓励下,努力去除《凡尔赛和约》中令人反对的特点,这些特点被看作是德国拒绝承认和约在欧洲建立的新秩序的原因 ,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令德国履行条约的目的,维持英国主导下的凡尔赛国际秩序。

——摘编自刘阿明《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

(1)据材料,分析英国对德国政策变化的原因。(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对德国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汉密尔顿(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起草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主要阐述了他的有关国家发展制造业、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观点和相关的一系列具体政策主张,虽然受到了西欧重商主义、重工主义的影响,但仍然不失为一套符合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和国情的美国化的理论。他是这样认为的:欧洲的工业化经验说明,发展工业制造业对美国具有重大意义。制造业的总繁荣和农业的总繁荣是密切相关的。

——尹朝安《19世纪美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的主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汉密尔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