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4. 广东省韶关市2017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958

一、单选题

1.

《仪礼》(先秦)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如 昏礼 (即婚礼)必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共六道程序,才能取得社会的认同。这一记载最能反映当时(  )

A.社会生活的迷信色彩B.血缘政治的等级关系C.包办婚姻的封建特色D.儒学的包容开放

2.

汉代以来,儒家经典散佚,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唐朝统治者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五经正义》并 令天下传习。 这一现象(  )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为科举制形成打下了基础C.推动了三教合一的进程D.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

3.

宋《梦粱录》载 杭都旧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 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B.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C.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D.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4.

乡绅 ,即士大夫居乡者,《道咸宦海见闻录》载 绅士居乡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 这主要说明 乡绅 (  )

A.主要由致仕官员组成B.在教化方面的作用C.在乡间拥有巨大威望D.维系地方治安的重任

5.

光绪年间 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用洋纱更贵。 从近代化角度理解材料现象的本质是(  )

A.印度纺纱业工人工资成本低B.关税偏低导致进口棉纱价格低C.科学技术使洋纱生产成本低D.中国传统纺纱业工艺落后水平低

6.

梁启超在1920年9月说 社会主义之所以不能实现于今日之中国者,其总原因在于无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中国 目前最迫切之问题在如何而能使多数之人民得以变为劳动者 。 梁启超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

A.中国应该走一条中西调剂的道路B.中国的劳动者就是无产阶级C.中国要实行外科手术般的改良主义D.中国缺少建立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7.

某学生研究发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我们不是同党而是同行 是某影视剧中出现的人物对话, 我们不是同党而是同行 的话最有可能出在(  )

A.百日维新时期B.辛辛亥革命时期C.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D.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8.

党的八大以后,针对自由市场明显活跃、出现 地下工厂 地下商店 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并称之为 新经济政策 。这一思想(  )

A.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化B.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某些弊端
C.毛泽东主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资本主义D.毛泽东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

9.

下图为1834—1878年西欧某国棉纺织业工人就业情况(%),可用来研究(  )

A.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B.劳动就业率的增加C.工人家庭收入的增长D.非法雇佣童工的现象

10.

英国政府计划在明年3月底正式启动脱欧谈判,但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无权动用行政权来启动里斯本条约50条,必须获得议会授权才可启动脱欧程序。这充分反映了(  )

A.分权制衡理念B.君主立宪原则C.议会主权思想D.社会契约观念

11.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在海湾地区势力日渐衰微,美国则提出了扶植沙特和伊朗的“Twin Pillars”政策。美国实施这一政策主要是因为美国(  )

A.国力相对衰退的考量B.遵循海湾地区大国的意愿C.吸取英国失败的教训D.维护海湾地区政局稳定的需要

12.

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 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任何有现代意识的扩张主义者回顾诸如此类的成长和创造力时,可以想象到,宋代中国若自由发展下去,将可能主导航海世界,并且自亚洲发动侵略,移民欧洲,从而改写历史。看起来,欠缺的只是动机和刺激。这当然是想入非非了,但也再度提出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阻止了艾尔文(Elvin,1973)所说的中国的 中古时期经济革命 继续发展?答案容易指向异族侵略者,指蒙古灭宋是阻扰宋人走向近代之路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颇有单一恶因理论的诱人之处,但是我们随即可以知道,原因是不止一个的。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论中国》

材料二 早在11世纪,哲学讨论便再次在欧洲流行起来。在巴黎、牛津、博洛尼亚和其他中心城市都有规模庞大、发展迅速的大学。中世纪的 经院学者 再次出现,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语言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他们澄清了思想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科学时代。因为自己具有独特的天赋而傲然于世的人是罗杰尔·培根,他是牛津圣方济各会的修士,被誉为 现代实验科学之父 。他在人类历史上的声誉,仅次于亚里士多德之后。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 中古时期经济革命 有何表现并说明其发展受阻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因素并指出中、西方不同发展态势。(1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人眼里的 中国 实则是国家、民族乃至 中华文明 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万物孕育于中华文明之中。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认同源于民族国家的历史,中国人的认同则是其文明的产物。中国人并没有将中国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地看作文明国家。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像一个古老的地质构造,文明国家是深厚的底层,而民族国家的意识则是浅显的表层。西方社会由民族组成,而中国由文明构成,这种差异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英)马达·雅克《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以 文明 民族 为话题,自拟题目并用史实说明。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地处 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城之境,时车马为家 的契丹族在北方崛起,当时的契丹实行的还是游牧民族的部族制,事简职专,官制朴实。契丹从后晋石敬瑭手中取得幽云十六州,俘获了大量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汉人,为了发挥汉人所长,史载 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 。 至此,南北双轨制运行下的 蕃汉分治 便以国策确立下来,并为有辽一代所沿用。
材料二 有辽一代,北方草原树海中出现了许多农田区;银币成为法币;北部边疆的得到开发和巩固。宋辽时期,我国的封建制度开始向边疆地区传播。辽朝在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下,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摘自田泽斌《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契丹采取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契丹实行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历史作用。(9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孤立主义是美国独立后直到20世纪30初所一直奉行的、一种避免涉足欧洲的政治军事冲突、反对美国干涉欧洲事务,并不与任何欧洲列强结盟的外交政策。一战爆发后,美国继续推行 孤立主义 ,打着 中立 国的旗帜向欧洲各交战国出售军火与商品。直到1917年大战接近尾声时,美国对德宣战,结束了 孤立主义 对外战略。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美国与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但巴黎和会结束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 孤立主义 又死灰复燃,尤其是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过程中, 孤立主义 更是发展到了极致。
材料二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 炉边谈话 )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过去的两年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英国人民和他们的盟友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进行着一场积极的战争。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出现任何 狭路 的。

——《罗斯福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 孤立主义 的实质。分析美国 孤立主义 在30年代发展到极致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40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谈谈你对美国外交的调整的认识。(8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乾隆中叶,年过花甲的弘历虽然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已经十分卓著,但他并不就此满足。他发布征书诏,鼓励官民踊跃献书,并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 稽古右文,崇儒兴学 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 违禁 的书籍文献,先后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就是笼罩在文字狱恐怖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是写照。

——摘编自韦庆远《明清史续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乾隆帝大量编纂书籍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乾隆帝对学术思想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