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9.2017届 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5 浏览数:171

一、单选题

1.

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2.

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据此可知(  )

A.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B.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C.察举成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D.寒门人士成为了入仕主流

3.

唐代岭南市舶使首设于广州,职责是 诸蕃舶至,尽有其税 。758年一些大食人和波斯人驱逐了广州都督,抢劫商店并焚烧房屋。879年黄巢对广州外国商人进行了大屠杀。这说明(  )

A.市舶使与外国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B.唐代的中外矛盾特别尖锐C.广州是外国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城市D.市舶使主要负责管理外国人

4.

四川在汉唐时代已是全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明清之际,人口流亡,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清政府实行招民垦荒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湖广地区的民众移民四川。湖广填四川(  )

A.使四川经济获得恢复发展B.使长江流域实现了人口平衡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促使四川商品经济最为发达

5.

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负责交涉条约的人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这反映了当时(  )

A.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B.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C.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D.寻找到了解决华夷矛盾的方法

6.

立宪派认为,应力求从中国传统政体和文化中寻找宪政的根据。甚至认为,中国旧章本来就是立宪的, 周官言宪法,传称监于成宪,仲尼损益四代之制,以垂万世之宪 。由此可知立宪派(  )

A.主张西学中源说B.质疑西方宪政制度C.意在减少立宪阻力D.力促中西民主结合

7.

1932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布: 不反对与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重新订立完全平等的条约。在苏维埃区域内,这些国家的人民有经营工商业的自由。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不再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和日本帝国主义相提并论。这反映出(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共已不存在左倾错误C.中国与各国建立了平等的关系D.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8.

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000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这反映了当时(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

9.

古希腊的伊壁鸿鲁提出:每个人在追求享受的时候,都应该不做破坏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国家的目的是保障公民过幸福的生活。其主张体现了(  )

A.公民民主的观点B.社会契约的思想C.追求个性的理念D.自然权利学说

10.

1805年,美国机器纺纱的纱锭只有4500枚,到1825年就增至80万枚。美国在开发初期,十分重视铁路建设。在1850年,国内铁路已经达到15000公里,在当时世界上位居第一。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独立的实现B.工业革命的推动C.自由主义的促进D.代议制民主的建立

11.

下表为苏联在 七五计划 十一·五 计划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对其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

年平均增长速度

19611965

85

66

86

23

64

19811985

33

32

37

11

31

A.形成了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B.赫鲁晓夫改革成效显著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D.苏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12.

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了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B.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C.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D.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管仲在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 (《国语.齐语》),驱使男女早婚早育。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 虚地 ,要生产处足够的衣食必须用 (劳动),而 则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 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

——摘编自《墨子·节葬下》

材料二 1798年,英国人口理论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一书中指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将会导致食物不足,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他主张采用道德抑制(晚婚、节育等)、积极抑制(贫困、战争等)来使人口减少到和生活资料相平衡。马尔萨斯反对社会改革论,认为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他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欧洲轰动一时。

——摘编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与中国人口问题》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苏联由于残酷的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为了恢复经济,苏联采取了奖励多生多育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照搬苏联的人口理论和人口政策,在政策和舆论上主张学习苏联奖励多生育的做法,对多生孩子进行鼓励,并在1959年批判了主张控制人口的学者马寅初,到1970年,我国的生育政策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到1978年中国人口达到9.63亿。
1982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育两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中央将计划生育做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同时,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摘编自网络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和墨翟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人口问题观点以及马尔萨斯所代表的近代欧洲社会关于人口问题观点各自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2)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趋势,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政策制定的认识。(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民主政治会犯错误,但民主政治也能发现错误,并且以较小成本纠正错误。民主政治其实是一种纠正错误的政治机制。
上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A曲线代表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B曲线代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中有关美国的史实,任选图中A曲线或者B曲线,依据其演变的趋势,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帝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虽不是千疮百孔,但也危机四伏。她在日记中写道:"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标,旨在强调恢复国家行政秩序,强化国家机器,促进商贸繁荣,增加国库收入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施政目标中,叶卡捷琳娜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如果俄罗斯想要获得自身民众和周围邻国的尊重,俄罗斯就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独裁统治主要依靠的是贵族、农奴主和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1785年4月21日,颁布《俄国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宣布贵族拥有占有农奴、土地、矿山、森林、水源的权利,拥有在城市购买房屋、土地,投资建厂的权利。从法律上确定了贵族是俄国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不承担任何国家义务,除去图谋反对沙皇的罪名之外,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和处罚。1775年11月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的法令,取消原来的三级(省、州、县)管理体制,代之以二级(省、县)管理体制,全国设50个行省,省长及副省长由沙皇直接任命。在位期间,她将农奴制度强加给乌克兰人;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
在实行 开明专制 期间,叶卡捷琳娜二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柏油、亚麻籽、蜡、油脂、铁矿石、大麻、黑鱼子酱和钾碱。建立专门委员会负责监督流通于国外市场的货币铸造。国家对私人财产给予新的保障,并允许地主自由处理从他们土地上开采的矿产。
叶卡捷琳娜二世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她拨巨款发展俄国科学院,改建冬宫内著名的爱尔米达什博物馆。她鼓励兴办各类学校,系统地采用新教学方法。1783年取消国家对出版事务的垄断,准许私人开办印刷所和出版社。在这种政治环境影响下,沉闷老死的俄罗斯社会出现了活跃的气氛。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俄国涌现了大量的本民族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发明家,他们的活动对俄国的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60年代,自诩 开明君主 ,实行开明专制,同伏尔泰、狄德罗等西欧启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联系。她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的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伏尔泰形容她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她在位34年,是俄国农奴制度的黄金时代,此间俄罗斯国家的土地面积扩大了67万平方公里,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如果我们不同意减少残酷性和改善人们不可忍受的生活状况,那么尽管我们反对,他们自己迟早也会这么做的;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能用专制君主制,舍此皆为下策。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叶卡捷琳娜二世为振兴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