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5213.2017届 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278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诗经》中有:
“
大宗维翰(栋梁)……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
“
大宗
”
和
“
宗子
”
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确解读的是( )
A.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
B.体现了既是政治制度又是宗族制度
C.体现了周代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
D.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汉书·武帝纪》载:
“
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
《汉仪》载
“
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
”
,材料表明( )
A.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
B.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
C.刺史出现对丞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D.造成刺史滥用职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朱子家训》中有
“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
材料体现了( )
A.宋代士人的道德观念增强
B.人臣为君父的
“
忠
”
的理学思想
C.朱子强调社会责任感
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对读书人的科举态度有所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明清年间,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
“
四大名镇
”
, 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
“
天下四大聚
”
,材料体现了以佛山为代表的( )
A.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
B.由于闭关锁国松弛,沿海城市的发展
C.我国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D.近代城市兴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以下是史料记载,1840—1886 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 )
年份
1840
1843
1860
1870
1886
万吨
l
.
9
0
.
81
5
.
51
10
.
00
13
.
41
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
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
D.随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1938年10月到1944年春,中国战场上出现过汪精卫投降、皖南事变、百团大战、张自忠牺牲的枣宣会战,以下解读合理的是( )
A.日本放弃了灭亡中国计划,改变侵华方针
B.体现了与日本侵华方针间的密切联系
C.国共关系已破裂
D.中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1959年在第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报告:
“
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2970亿元,比1958年的2050亿元增长40%,即增加820亿元。其中,工业和手工业产值计划为1650亿元,比1958年的1170亿元增长41%;农业总产值计划为1220亿元,比1958年的880亿元增长39%。
”
这体现了( )
A.党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
B.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C.工农业协调发展
D.我国经济建设受
“
左倾
”
思想影响严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
”
反映了( )
A.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
B.文革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
C.改革开放的诉求
D.《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伯里克利在一个演讲中说,
“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制,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
这体现了( )
A.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B.雅典民主不只是贵族的民主
C.雅典公民是雅典民主的决定性力量
D.雅典民主根本上是公民的人民民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经济方面提出:
“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
这表明( )
A.俄国封建残余浓厚
B.俄国沙皇统治已被推翻
C.俄国工人阶级已掌权,为经济变革创造条件
D.俄国革命当前任务是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1961年,第三次
“
柏林危机
”
出现: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这体现了( )
A.苏联对东欧的控制加强
B.两极格局的态势
C.冷战的紧张情形
D.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2010年IMF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议案,在IMF中,中国的份额计划由3.65%升至6.19%,2013年3月11日,美国国会否决这一提案。这侧面上反映了( )
A.布雷顿森林体系仍起关键作用
B.IMF的运行机制
C.IMF是美国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影响力大
D.中国经济势力大增,影响力扩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面图10和图11及相应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罗汉图》(宋 刘松年 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又名《猿猴献果图》,为《十六罗汉图》(现仅存三幅)之一。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实际上已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伏在一横斜树枝上作沉思状。此形象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世俗生活。罗汉注视着眼前两只温顺的小鹿。树上有两只活泼的猿猴在摘果子,树下一清秀文稚的小和尚正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画中罗汉与小和尚的僧袍僧衣的用色在多样变化中求得协调和谐。
材料二
西斯廷《圣母像》,圣母,在基督教里是耶稣的生母,名为玛利亚。在中世纪,欧洲封建教会占统治地位,圣母像中的圣母全部都是冰冷的,僵硬的,阴沉,不可亲近的。16世纪,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的圣母像则是温柔的,慈爱的,美丽的。在拉斐尔的画中,耶稣在圣母的怀里,圣母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他,无论是孩子还是圣母都洋溢着幸福。年轻的圣母就像带着孩子的民间母亲,充满了母爱。美丽温柔的圣母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因为她怀抱的孩子将拯救世间,同时她的脸上也流露住一种不舍之情,因为她将把心爱的儿子奉献人间,拯救人类。它不仅画出了女性的温柔与秀美,更歌颂了圣母的崇高行动。其对圣母的赞美,在生活美的价值观上战胜了基督教的厌世哲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罗汉图》与西斯廷《圣母像》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产生历史背景。(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幅图所刻画神像在内涵上的不同点,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本因素,与中国比较这种内涵对欧洲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11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开放性试题
14.
(12分)
材料
美国法的形成和发展提纲
(1)殖民地时期:使用英国普通法
①18世纪中期前,原始、简陋,甚至以《圣经》作为判案的依据。
②18世纪中期:英国普通法得支配地位,《英国法释义》出版,英国法普及。
(2)独立战争后:美国法形成
①以英国法为基础,参照欧洲大陆的法律文献。
②1830年后,《美国法释义》 问世,各种专著出现,对英国法批判吸收,走向独立发展。
(3)南北战争后:改革与发展时期,民主化改革,法律体系逐步完善
A.废除奴隶制 B.土地自由转让制度 C.改革诉讼程序
D.判例法理论 E.法学教育中心:律师争务所、法学院校 F.各州法律统一化
(4)现代变化:
①制定法大量增加,法律的系统化加强,1923《美国法典》
②行政命令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
③国家干预经济的立法大量颁布
A
“
新政
”
时期颁布的法律(整顿工业、银行、农业以及劳工) B 反垄断法
问题:根据材料提取一项美国法形成发展中的信息(2分),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2分),并结合中外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6分),给我国法制建设怎样启示(2分)?
(要求:信息准确、观点明确、要点明细、论证合理、逻辑性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48年,国民党控制地域缩小,物资产出减少,财政金融形势恶化。货币超发、物价暴涨。8月中旬,法币已处于崩溃边缘,在国统区,尤其是大中城市社会极度动荡,民心思变。为了摆脱财政经济的困境,稳定后方,作拼死一博,蒋介石决定币制改革。8月20日,蒋介石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实行币制改革,同时发表讲话,要求民众
“
全力拥护改革币制,如有少数人不顾大局,政府必依据国家总动员法令及刑事法规,予以严厉制裁。
”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其成败的关键,蒋经国坐镇上海督导,但蒋经国在上海打击对象多为民营资本家,并无上层支撑的官僚资本,不足以威慑豪门巨富,最终因扬子公司案而使其在上海遭受重挫。10月中旬起,国民党以高压手段维持的限价政策,终在无情的经济规律作用下宣告失败,此后,金圆券发行数量如脱缰之马,金圆券被视为废纸,它成为国民党失去人心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吴国桢回忆说:
“
关于金圆券,所有的问题归结起来只有一点,就是它激怒了中国民众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以致他们群起而攻击国民党政府。
”
金圆券改革成为压垮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后稻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金圆券改革的背景和失败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特点和对其的认识。(5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历史选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91年1月16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开战,海湾战争爆发,战争历经42天空袭,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2月24日,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历时100小时陆战,28日战争结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苏联在海湾危机和战争中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美国对全球和地区事务的干涉程度大大提高,它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战后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复活,伊斯兰主义者反对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活动大大加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影响。(9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历史选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冀谋在《中国丈化史》评论道:
“
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
”
“
盖赢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竞竞其绪。
”
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认为:
“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场,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
(1)根据材料,概括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近代史上的评价?并说明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怎样的观点?(9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