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8 浏览数:515

一、选择题

1.

老师经常告诫学生要 温故而知新 。这一告诫最早出自(  )

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

2.

某出版社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这类古籍是(  )

A.医学著作B.史学著作C.文学著作D.科技著作

3.

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

A.东北地区B.平津地区C.淞沪地区D.西北地区

5.

根据下面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特点是(  )

A.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B.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C.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D.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6.

李红老师讲课中使用到下列关键词: 天才构想 和平统一 制度创新 。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两种制度

7.

西方有颜瑜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帝 。其中 凯撒是 (  )

A.雅典将军B.古罗马执政官C.意大利旅行家D.基督教神职人员

8.

下图是某地仿建的古代建筑。该建筑的真实版见于(  )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

9.

学习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等内容后,王刚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  )

A.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B.民主法治是社会进步的保障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0.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电灯电话 这类用品出现于(  )

A.古代中国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关下的地盘。 为此,德国挑起了(  )

A.布匿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科索沃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

12.

据报道,我国即将在福建省福清县建成世界先进的新型核电站。核电技术是对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科学理论的应用(  )

A.阿基米德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13.

小组讨论时,小红和小亮就某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见下图),他们讨论的问题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两极对峙格局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D.世界多极化趋势

14.

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这一评论直接针对美国的(  )

A.军事结盟 政策B.冷战 政策C.科技立国 政策D.门户开放 政策

15.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 脱欧 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国 脱欧 指的是英国退出(  )

A.欧洲B.欧元区C.欧洲联盟D.欧洲共同体

二、材料题

16.

李宏同学在历史笔记中写下多条学习心得。阅读下列心得,回答问题。 (12分)

 

 

(1)写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3分)

(2)写出中国、日本、俄国出现的资本主义时代曙光。(3分)

(3)写出上述三人的主要事迹。(6分)

17.

中国近代历史丰富色彩,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观看待这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对派开始出现。多次起义失败,但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 共产党 ,(后来)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也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却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1)材料中提及哪几个重要历史事件?(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4分)
(3)材料对于 1946年爆发的内战 叙述简略,请你提供三件事供其补充使用(每件事件写出名称即可)。(3分)

18.

2017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并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阅读演讲中的段落,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

——据新华社

(1)列举二战后的史实,从下列各方面说明人类取得 巨大的进步 。(3分)

方面

二战后的史实各一项

科学技术

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

(2)依据材料,指出下列各时期人们的 迫切愿望 和产生这些愿望的相关背景。(6分)

时期

愿望

背景

上世纪上半叶以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上世纪冷战结束后

(3)材料认为,和平与发展的任务 至今远远没有完成 。对完成这一任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