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7.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17年高三5月份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5 浏览数:150

一、单选题

1.

商鞅变法形成了家产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秦汉以降一直沿用之,并为法令所承认。这种继承方式(  )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B.能够有效抑制土地兼并C.保证了宗法制度的延续D.加快了农民分化的进程

2.

小麦在史前时代即传入我国,但直到汉代才开始大规模种植。从农作物生理习性角度看,其原因可能是当时(  )

A.发明了开沟和播种相结合的耧车B.普遍采用了保苗抗旱的代田之法C.出现了耕耙耱相结合的耕作技术D.兴修了一大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3.

1960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卷文书,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一名叫卜天寿的12岁学生的 家庭作业 ,作业是抄写《论语·郑氏注》,抄写完后,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 这份文书的史料价值在于证实(  )

A.《论语》上升为经的时间是在唐代B.五言诗起源于唐代西北地区民间C.儒家文化在当时吐鲁番地区流传D.科举制与唐诗繁荣存在因果关系

4.

1829年,广州东印度公司大班在报告中称,中国进口棉花主要是在广东消费的,但目前广州市场上,外国棉花销路几乎停滞,有几个行商手上还有两年前买进的棉花没有卖出。这其中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外国棉花不如中国棉花质量好B.英国棉纺品在广州有较大销路C.广州附近手织业受到洋布冲击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5.

光绪四年(1878年)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偕同如夫人,宴请英国绅商仕女,在中国官场引起舆论大哗,认为身为朝廷大员携眷赴宴,男女混杂,不成体统, 群指郭公为淫佚放荡之人 。据此推测,西餐习俗进入中国,有利于促进(  )

A.华夷平等B.男女平等C.妻妾平等D.夫妻平等

6.

辛亥革命时各省的 国旗 使用情况如下:

旗帜

使用地区

十八星旗

湖北、湖南、江西

青天白日三色旗

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

五色旗

江苏、浙江、安徽

这表明(  )

A.独立的省份都是和平易帜B.革命者都放弃了反满思想C.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D.国内对五色旗的普遍认同

7.

1930年代初中国几乎没有哪种刊物不谈论苏联,不发表有关苏联的文章,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据学者对当时影响较大的18种刊物的不完全统计,有上百名学者在这18种刊物上发表过介绍和评论苏联的文章(包括译文)371篇。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不包括(  )

A.苏联 一五 计划的成功B.西方爆发30年代大危机C.日本发动 九一八事变 D.中国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8.

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和争鸣,这被称为史学界的 五朵金花 。当时 五朵金花 的讨论(  )

A.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普及B.显现史学研究的碎片化C.导致了双百方针的中断D.加速史学理论的本土化

9.

学者认为,古代雅典城邦的政治文化和制度环境 让贿赂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据此推测,下列哪一因素与古代雅典贿赂难行的关系最不密切(  )

A.重要事情都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B.陪审法庭由多人组成且成员不固定C.城邦的绝大多数官职都是一年一任D.公民私有财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10.

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明 泰西 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出现 远东 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东亚。 泰西 远东 两个名词同时出现,表明(  )

A.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了解C.欧洲中心论已经产生并且影响到中国D.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敌对状态的俄国士兵与德国、奥匈帝国士兵之间曾频频发生大规模联欢现象。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参战国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B.体现了东正教化解仇恨的高超能力C.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性质D.有利于俄国十月革命迅速取得胜利

12.

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明确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特朗普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举世瞩目。下列对此的相关论说,何者为妥(  )

A.西方民主制度存在重大缺陷B.经济全球化将发生根本逆转C.全球化面临着民粹主义挑战D.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1《葑门荷宕》载:苏州葑门外的荷花宕每当盛夏, 楼船画舫至鱼艃小艇,雇觅一空 ,游船毕集,蔚为壮观。明人费元禄《鼌采馆清课》载:杭城士女花时游西湖,列舰排云,斜风而渡,不避觞客,颇具游胆。……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酿,歌舞而行。明人王士性认为: 游观虽非朴俗,然西湖业已为游地,则细民藉以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时禁之,固以易俗,但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酤者咸失其本业,反不便于此辈也。

——《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强劲,2001—2015年,出境旅游者人数从1213万人次迅速上升到1.2亿人次,跨入了 亿时代 。2012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102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增加,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

——摘编自《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等

(1)根据材料一,明代苏杭一带民众的旅游活动有何特点?(10分)民众的这一活动对社会有何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外出旅游成为国人重要休闲方式的历史背景。(7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正式颁行格里高利历,以取代儒略历。格里高利历,现因全球通用,即公用之历法,故称 公历 。相对而言,儒略历与回归年误差较大,格里历法较儒略历法更科学,它与回归年的误差比儒略历更小。格里高利历的推广有一个历史过程,下表是采用格里高利历的时间和国家、地区情况。

1582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佛兰德、荷兰、洛林、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和德意志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诸侯国,首先采用了格列高利历。

1700

挪威、丹麦、所有德意志地区和荷兰的新教国家,以及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等瑞士的新教州,纷纷接受格列高利历。

1752

英国采用格列高利历,格列高利历不仅适用于整个大不列颠,也适用于其殖民地和自治领。

1753

瑞典和芬兰先后采用格列高利历。

1873

日本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

1875

埃及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2

中国宣布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6

保加利亚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7

爱沙尼亚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8

俄国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9

南斯拉夫采用格列高利历。

1924

希腊采用格列高利历。

1925

土耳其采用格列高利历。

——根据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时间标准化与全球化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52年6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
调整前,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其中综合性院校55所,工科院校33所,师范院校12所,农林院校17所。调整后,全国高等学校减为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3所,工科院校39所,师范院校32所,农林院校29所,工科、师范、农林等科类的学生人数从7.04万人上升到13.84万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了。政法类在校生也从37682人下降到3830人,由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下降到2%。此外,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全部改为公立。

——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2年院系调整的历史影响。(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