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2.2017届 四川省泸州市高三冲刺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393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 市赋(市场交易税)百取其二,关赋(进出口关税)百取其一 。公元前678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 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称数)”。材料反映(  )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C.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D.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

2.

西汉初统治者认为 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 ,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C.儒道思想逐渐融合D.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

3.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学九章》中设计了一道算术题,大致意思是:甲乙丙丁四人一起合作出资到海外做贸易,个人所出的本钱不同,有金、银、盐等,相互之间互有假借。 海外赴务抽毕,除纳主家货物外 ,剩余的商品有沉香、胡椒和象牙,那么,他们应该得到多少回报。材料表明南宋(  )

A.数学高度发达B.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已有分离C.贡赐贸易兴盛D.海外市场的扩大盛行以物易物

4.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市场B.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C.标志地理测量技术的成熟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5.

下图为中共创立的一份报刊。据图中信息,推测胡考所绘制漫画的主题是(  )

A.国共合作,国民革命B.工农革命,北上抗日C.解放南京、解放全国D.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6.

辛亥革命进行中,广东阳江县的巡防营与起义的革命党人打了起来,最后把革命党人堵在当地学堂,由于发现学堂里还有师生,双方居然自动停战,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双方再打。类似情况在起义各地多有发生。其原因是(  )

A.交战双方遵守国际公法B.崇尚人道主义精神C.新式学堂享有领事保护D.传统重学风气影响

7.

1942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应中华民国政府邀请来华,蒋介石委托其完成一份关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和前景的报告。1946年,李约瑟对中国科学发展提出了包括建立 科学技术部 管理政府组织的研究、为研究机构提供经费支持等建议。这一现象(  )

A.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科技支持B.加强了中英之间反法西斯联盟C.反映当时中国科技水平低下D.有利于抗战胜利后的科技发展

8.

1979年起,政府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油脂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涨幅35%,同时还对粮食和油料超过政府征购部分加价50%。这一举措(  )

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打破了旧经济体制的束缚C.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D.宣告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

9.

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人人都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此,雅典城邦(  )

A.轮番而治,抽签担任一定官职B.制约权力,制定贝壳放逐法C.实行法治,树立法律至上意识D.设置机构,培养公民意识

10.

但丁的《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圣母形象;米开朗基罗也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雕塑作品《哀悼基督》等。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A.人文精神严重缺失B.世俗艺术水平落后C.并不反对宗教信仰D.仍坚持以神为中心

11.

下表是苏联 一五计划 执行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苏联(  )

年份

产品项目

1913

1928

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追加数

实际完成数1932

万吨

2910

3550

6800

7500

6440

石油万吨

920

1160

1900

2200

2100

生铁万吨

420

338

800

1000

1700

616

万吨

420

430

930

1040

592

汽车万台

007

10

20

293

拖拉机万台

013

55

17

489

铁路万千米

585

769

88

9

818

棉织品亿米

2582

2678

57

62

2694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急于实现工业化的主观愿望C.各行业发展比较均衡D.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发展

12.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利益。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这一变化(  )

A.说明美国放弃了 领导世界 的意图B.反映了美国经济衰退、霸主地位丧失
C.反映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较大改变D.源于石油危机引起的美国经济 滞胀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汉书·地理志》说: 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在元封五年,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 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 。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 位卑而权重 。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查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及该制度的特点。(13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12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七个国家的GDP占世界GDP的份额(世界合计=100)

年份

0

1000

1500

1600

1700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8

法国

44

47

57

55

65

53

41

43

34

德国

33

38

36

38

65

88

50

59

43

英国

11

18

29

52

91

83

65

42

33

美国

03

02

01

18

89

191

273

220

219

日本

12

27

31

29

41

30

23

26

30

77

77

中国

262

227

250

292

223

329

172

89

45

46

115

印度

329

289

245

226

244

160

122

76

42

31

50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

上表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种变化。指出其中一种变化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2分)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忽必烈时代,元政府意识到 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业力农 的重要性。黄河中下游流域自金末以来迭经残破,元政府因而设立司农司,分道设劝农使,负责在各地促进垦殖,从而使该地区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恢复和一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襄、郢、东西淮之地,是宋元长期对抗作战的地区,战争破坏相当严重,土旷民寡。元政府以免税优惠吸引鼓励百姓到那里耕植,同时在两淮地区经营屯田。时人称 屯田之利,无过两淮 。同时,在江南推广棉花种植,收效甚大。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元代前期表现出长足的进步,云南的农业、水利和蚕桑,这一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漠北地区的富实繁荣,也远较其他时代为甚。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政府发展生产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政府发展生产措施的意义。(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手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1)根据材料,概括双方的分歧。(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双方的分歧进行简评。(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章太炎的少年学历主要是专注经史,长期浸润于儒学之中。在维新变法期间,受康有为的影响,针对墨家批判儒家的 有命 ,章太炎指出,儒家并非完全相信天命,在国家的治乱安危方面,儒家主张的是人为,墨子有 诬儒 之嫌。
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一方面固然是对康有为为代表的公羊学派过分利用儒学的反击,另一方面也出于对满清政府利用儒学维护其统治的激烈排斥,同时视墨翟为古往今来道德第一人,希望革命者学习墨子 以自苦为极 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的道德精神。

——摘编自何爱国《忧时之学:论章太炎的墨学三变》

(1)根据材料,指出章太炎对儒墨学说的不同态度。(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章太炎对儒墨不同态度的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