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43 浏览数:628

一、选择题

1.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3.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 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 包括(  )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⑤D.①③④⑤

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 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 使这个 新的朝代 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

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光武帝

5.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是(  )

A.洛阳B.长安C.建康D.北京

6.

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孙权称王,国号吴

7.

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 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一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 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 这个 流亡政府 是(  )

A.东汉B.西晋C.东晋D.北魏

9.

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晋惠帝B.隋文帝C.隋炀帝D.唐玄宗

10.

《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 守天下难易? 侍中魏征对曰: 甚难。 太宗曰: 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 ……(太宗)又谓(太子)曰: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1.

李庆新在《海为上丝绸之路》中写到: 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13.

有学者认为: 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交子的出现B.热闹的瓦子C.景德镇的兴起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14.

《元史》记载: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与都省为表里 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

15.

《皇明祖训》记载: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力B.改革丞相制度C.扩大地方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

16.

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鳌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建卫后对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人物中著名的明朝抗倭英雄是(  )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

17.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18.

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

19.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 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21.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开设工厂B.割占土地C.增辟通商口岸D.获得赔款

22.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 蓝瘦香菇 洪荒之力 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维新变法

23.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24.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 重走长征路 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

A.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5.

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 这里 是指(  )

A.武汉B.上海C.沈阳D.南京

26.

2016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发生85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7.

《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 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

A.解放了东北全境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8.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利克里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 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29.

美国国歌《星条旗之歌》中唱到: 哦,你可看见……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依然迎风招展……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土,勇士的家乡。 美国人追求的 自由 在下列文献中都有体现,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独立宣言》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0.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 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 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B.维护了国家统一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31.

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 南美的解放者 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章西女王B.罗伯斯庇尔C.玻利瓦尔D.拿破仑

32.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B.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C.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33.

《新全球史》中写到: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34.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 普罗米修斯 ,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 火种 ,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 普罗米修斯 是(  )

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35.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几项? 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①但丁——《神曲》                                                       ②达尔文——《最后的晚餐》
③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6.

下表是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3

2

2

1

钢产量

5

5

4

3

2

A.十月革命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D.赫鲁晓夫改革

37.

在1943 年签署的一份国际性文件中,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置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这份文件是(  )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开罗宣言》

38.

下图是1947 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 ?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两极格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9.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二、材料题

40.

(10分)纵观中国历史,清朝前期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横看世界历史,清朝前期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清兵入关的同时,英国的议会和国王之间在国王征税的权力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议会民军在克伦威尔领导下,击败了皇家军队,而且以议会审判,判决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英国的这次革命,开启了新的国家体制。

——许倬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 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这一进步发生在16、17世纪,这方面的伟人有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早期阶段最杰出的人物是牛顿……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 清朝前期编纂了一批类书、政书、字典、律例、军事方略、诗文汇集……在《四库全书》编纂期间,凡是不利于清朝的,或是触犯了他们的忌讳的,都要加以删除和窜改,或是大量地进行销毁,甚至连宋代的书写到抗金的,明代的书写到抗元的,也遭到同样的厄运。

——孔立编《中国历史小丛书》

材料五 康、雍之世,政治还算清明,财政亦颇有余蓄。到乾隆时,虽然政治业已腐败,社会的元气,亦已暗中凋耗了,然表面上却还维持着一个盛况……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

——吕思勉著《吕著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 英国的这次革命 爆发于哪一年?(1分) 新的国家体制 开始确立
的标志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 指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这一进步发生在16、17世纪 的根本原因及 这一进步 产生的影响。(2分)
(4)如何评价材料四中清朝前期统治者的 编纂 行为?(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五中 清朝的衰机 的内部因素。(3分)

41.

(10分)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 求富 ,强调以 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 求富 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代 ,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 产业革命 。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为什么要 求富 ?(1分)概括指出 求富 路上最大
的阻碍因素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一个 求富 企业。(1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 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 产业革命 ”的原因。(2分)
(3)对比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促使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
加速度 的原因。(2分)举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工业成就。(1分)
(4)材料四中,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 的总设计师是谁?(1分)
中国的 发展模式 指什么?(1分)

42.

欧洲文明历史悠久,曾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 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与图1相比,图2闪耀着哪种思想的光辉?(1分)与图3相比,图4白色区域的变化主要和哪一事件有关?(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
的霸权 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材料四中的 共同货币 指的是哪一种货币?(1分)根据材料四说明 很难想象
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43.

(10分)近代以来,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外交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来到凡尔赛,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们热情澎湃的乐观情绪迅速转变为沮丧,因为他们被冷淡地告知,和会并不是为了调整昔日所有的国际间的恩怨而召开……为了拉拢日本参加国际联盟,威尔逊牺牲了中国。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国代表团 参加了哪次会议?(1分)结果如何?(1分)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1分)
(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请结合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以 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 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