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0.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5 浏览数:514

一、单选题

1.

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 一人之天下 而是 天下人之天下 。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

A.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B.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C.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

2.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 经济人 ,虽然中国的 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 ,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 经济人 ,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

3.

北宋元祐年间都水使者吴安持言: 州县夫役,旧法以人丁户口科差,今元祐令自第一等至第五等皆以丁差,不问贫富,有偏重偏轻之弊。请除,以次降杀,使轻重得所外,其或用丁口,或用等第,听州县从便。 北宋李元弼在总结自己当县令的经验时说: 差夫役,总计家业钱均定;遂无偏曲。 这说明宋代(  )

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赋役负担不断加重D.劳役制度发生变化

4.

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材料中的现象(  )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5.

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1872年到1894年开设的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据此可知(  )

A.近代民族工业均诞生于东南通商口岸B.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有所发展C.商业资本对工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D.近代工业投资者主要是商人群体

6.

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应当是(  )

A.苏联模式的影响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西方国家的封锁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7.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 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 ,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 不敬神 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C.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8.

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

64

36

18671884

35

23

18851905

40

29

19061916

25

26

19181935

25

82

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9.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经济可以不触动小资产阶级包括农民经济资源而自行发展的思想无疑是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的任务不是从小资产阶级生产者那里拿得比资本主义从他们那里拿得更少……而是……拿得更多。 为此,他主张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国家高度垄断的经济管理体制C.新经济政策D.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体制

10.

苏联解体以后,科索沃危机使南斯拉夫成为大国关系的试金石:德国企图从这里迈出实现 德国的欧洲 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法国希望使它变为用西欧联盟取代北约组织的试验场,美国决心用它证明自己对欧洲的指挥棒并没有脱手而去,英国打算通过它拉拢美国牵制法、德。材料本质上体现了(  )

A.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B.欧洲以法、德为基础的军事一体化进程加速
C.美国视欧洲为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根基D.在新格局未明的状态下世界大国蠢蠢欲动

二、材料阅读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 已和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以前的士受 六艺 教育,文武并重,如射、御都带有军事训练性质,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 布衣卿相 之局,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宋学、汉学、文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士人阶层的社会贡献,并加以简要评价。(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日本著名学者柄谷行人在《世界史的构造》一书中,将18世纪50年代至今的资本主义世界史分成了五个阶段,并从世界资本主义形态、霸权国家、经济政策、资本、世界商品、国家特征六个角度对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
资本主义世界史的各阶段

时间

17501810

18101870

18701930

19301990

1990年至今

世界资本主义形态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帝国主义

晚期资本主义

新自由主义

霸权国家

英国

美国

经济政策

帝国主义的

自由主义的

帝国主义的

自由主义的

帝国主义的

资本

商人资本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国家垄断资本

多国资本

世界商品

纺织产业

轻工业

重工业

耐久消费品汽车、电器制品等

信息

国家特征

绝对王权

民族国家

帝国主义

福利国家

区域主义

请你就六个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对表格内容进行解读。(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832年的议会改革,为改革土地法扫清政治障碍,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1833年《废除和解诉讼和共谋拟诉法》之后,已婚妇女取得丈夫同意并经过专门的委员会认可后,可通过要式合同的形式处分其自由继承地产。根据1870年《已婚妇女财产法》的规定,已婚妇女有权继承被继承不动产上的租金和收益。1882年《已婚妇女财产法》赋予已婚妇女与男子同等的财产处分权资格,在不动产法上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因为危及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所以土地法改革没有触及土地法的核心问题,无法对现行土地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改革。土地法改革在改革封建土地法、实现土地法的现代化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其任务远没有完成。

——摘编自成鸿昌《19世纪英国的土地法改革》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法改革的背景及其具体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法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何不足?(9分)

1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含政治制度绝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为此,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在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确立了雅尔塔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打败法西斯并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意日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土的归属与边界;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以美苏两极对立为基本特征的雅尔塔体系在欧洲也就终结了,但在东亚,情况则要复杂些。雅尔塔体系的消解似乎开始得更早,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的深远影响。(9分)

1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上疏清廷,阐明加强海防的重要性。他说:‘ 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飙举,无足当之……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 左宗棠认为当西方列强争雄海上、争夺海权之际,中国不能自甘落后、无动于衷,他形象地比喻说: 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 他已经认识到建设一支近代海军不仅是加强海防、抵御外侮的需要,也是 防海之害而收其利 的需要,这无疑是近代中国人逐步树立海洋意识的一个新突破。虽然左宗棠当时对 海洋之利 的内涵认识还比较肤浅,但应该说已经有了初步的海权意识。
(1)根据材料,概括左宗棠的主张及理由。(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左宗檗的主张。(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