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2.2016—2017学年度 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5 浏览数:145

一、单选题

1.

据史书记载,周公在辅佐成王时 制礼作乐 , 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定。这表明古代礼乐(  )

A.是对宗法制的解释B.有助于维护统治秩序C.维护封建等级观念D.来源于儒家政治思想

2.

晋代名著《南方草木状》中记载: 耶悉茗花、茉莉香,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 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 这说明(  )

A.魏晋时朝贡贸易非常发达B.西方产品大量输入中国C.汉初开始对岭南进行行政管理D.晋代时中外交流已经出现

3.

白居易在《秦中吟·重赋》中说: 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 这反映出(  )

A.桑麻纺织对家庭收入的补充B.桑麻衣物较丝织服装更保暖C.唐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4.

宋代南方种麦和北方种稻都已比较普通,曾有南方的农民被请到北方传授种稻经验,而南方种麦后广泛实行了冬麦、晚稻两熟制。这有利于(  )

A.耕作技术的革命B.抑制土地兼并C.农业产量的增加D.瓦解小农经济

5.

清康熙年间,赵国麟在任长垣县令时,勤政爱民,有一年他在防汛时,由于双脚长期浸泡于水中,脚被冻残成了瘸子,但这并未影响他的仕途,后来他入阁为相。材料表明康熙(  )

A.对地方官的遴选偏重于德B.更看重官员的才能与政绩C.改变了地方官的选拔方式D.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6.

据学者统计,从1860年到1936年,小农家庭的手织布在棉布消费总量中从98%下降到38.8%,自给率从41%下降到28.7%。小农家庭棉花自给占棉花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9.4%降至10.9%。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中国的小农经济(  )

A.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孤立状态B.在近代中国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C.趋于破产并将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D.与市场、商品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

7.

洪仁玕在禁止使用奴婢时说: 禁溺子女,不得已难养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 这表明洪仁玕(  )

A.决心破除封建制度B.施政设想中有人本主义色彩C.希望实现人人平等D.承认妇女儿童的经济价值

8.

下面是1870~1894年中国进口鸦片比重统计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反侵略意识觉醒B.禁烟运动取得良好的效果C.鸦片的利润太低D.正常贸易的进口不断增加

9.

下图信息可以用来说明(  )

A.民国初期轻工业发展放缓B.纺织产品的出口量增加C.民国初期纺织业迅速发展D.重工业受到政府的重视

10.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排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这些现象集中出现的背景是(  )

A.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惨败B.台湾被日本强行占据C.西方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资产阶级具备革命条件

11.

从1946年l月在重庆成立的旧政协到1949年9月21日在北京成立的新政协, 政协会议都具有临时权力机构性质 。人民政协存在的依据由 组织法 变为 章程 ,这是一个重大的、质的变化。这一性质和职能发生变化是在(  )

A.《共同纲领》失效后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

12.

一五 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它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到l957年底,156个项目中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材料旨在说明 一五 计划的顺利实施(  )

A.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B.完全依赖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C.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D.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3.

习近平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对 重大区别 的正确解读是(  )

A.经济发展模式有差异存在B.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C.政治建设中的民主方式不同D.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14.

1840年前,中文报刊所载 关于宗教之事,居大半 ; 而19世纪60至90年代的报刊在内容上多主张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兴办近代工矿企业,编练新式海军等洋务事宜。该变化反了(  )

A.列强侵华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B.阅读报刊已成为华人生活习惯C.报刊发展在逐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D.鸦片战争前华人已有近代报刊

15.

下面是近现代中国某时期择偶标准(部分要素)差异统计表(单位:%)下列选项表述正确是(  )

项目

年份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1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改革开放后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B.20世纪80年代后婚姻更加自由C.文革时期婚姻是政治利益的牺牲品D.近代社会国人的素质普遍较低

16.

由下图可以推知,这一时期西欧的殖民扩张(  )

A.导致世界各地逐渐被瓜分B.加速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转型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工业文明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17.

英国威廉三世当政期间(1688~1701年), 内阁成员已不再由国王挑选,而变成由议会下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为国王提供咨询。这表明当时(  )

A.内阁权力超越国王B.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C.议会成为行政机关D.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18.

1860年,斯旺制成了一个碳丝电灯,遗憾的是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在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上述史实告诉我们(  )

A.技术成熟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条件B.专利保护对发明创新必不可少C.真正伟大的发明必须走人百姓家D.斯旺才是电灯泡真正的发明者

19.

《威廉二世》一书中提到: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麦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这一描述反映了(  )

A.联邦制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B.相权已经高于皇权C.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很不完善D.封建专制统治腐败

20.

根据下图信息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巴黎公社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对以后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借鉴作用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D.使法国民主力量完全占据了上风

21.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开始践行凯恩斯理论,使 完全就业 成为改良式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首要经济任务。这反映出(  )

A.工人失业为经济带来沉重负担B.国家干预经济实质是计划经济C.凯恩斯主义顺应了资本主义需要D.西方国家认识到经济危机的根源

22.

雅尔塔会议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明确提出: 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 这反映出(  )

A.和平成为当时世界的普遍愿望B.战后美苏对抗激烈C.雅尔塔体系维护了世界知平D.冷战并非美苏初衷

二、材料阅读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维经斯基1920年来华时,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有所传播,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党学说的领会还不深……通过维经斯基的宣传,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走俄国人的路 ”……在维经斯基的带助下,这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到工人中去开展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宜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了准备。

——何云庵等《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材料二 50年代苏联给中国贷款的统计(部分)
单位:亿(旧卢布)

时间

协议金额

实际使用

军事含抗美援朝

经济

1950.2.14

12

12

12(12)

1951.2.1

12.35

9.86

9.86(9.86)

1951.4.10

3.4

3.4

3.4(3.4)

1951.9.12

6

6

6(6)

1951.9.15

0.7

0.38

0.38

1952.11.9

10.36

10.36

10.36

1953.6.4

6.1

6.1

6.1

材料三 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依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俄要更加紧密地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坚决维护两国共同战略安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2013年3月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苏俄是如何帮助中国革命的。( 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援助的影响。(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加强同俄罗斯合作的意义。(5分)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隋唐之际

宋朝

政治

贵族制衰落

君主专制加强

经济

实物经济之终结

货币经济之开始

文化

贵族文化

平民文化

——摘编自《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条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桑弘羊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所以朝廷必须掌握可靠的财政收入来源。他在改革中谏言汉武帝,指出 农商交易,以利本末 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在《盐铁论》中,桑弘羊说: 大汉辖内之天南地北,若无商贾所臻,则万物无所值也;商贾可累万金,皆于商道逐利而致;足民非井田一处,富国非农本一方。 公元前113年,桑弘羊向汉武帝谏言,提出彻底整顿货币秩序的一揽子建议。至此,五铢钱成为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币制改革的成功使朝廷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也巩固了西汉朝廷的政治统治。此外,军事开支有了充分保障,也鼓舞了对匈奴作战的汉军将士,取得对匈奴战事的连连胜利。

——摘编自吴兴彬《汉代传奇人物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发微》

(1)根据材料,概括西汉桑弘羊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思想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桑弘羊改革的意义。(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