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0. 河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诊断卷(B)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315

一、单选题

1.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 显学 。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

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C.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2.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3.

唐初为皇储服务的东宫机构是规模完备的国家第二权力中心,到了宋代沦为名存实废的闲散机构。据此可知宋代(  )

A.嫡长子继承制衰落B.皇权得到进一步扩大C.皇储干政受到抑制D.皇帝与皇储矛盾缓和

4.

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制度致使(  )

A.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B.佃农社会地位提升C.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D.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5.

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  )

A.盲目排外不了解敌情B.思维固化看不透本质C.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D.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

6.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 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政尤急于艺 的主张;1901年,他在《致刘坤一等》的信中有 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 的提法。这说明(  )

A.张之洞始终重视学习西方政治B.清廷赞同学习西方的强盛之道C.张之洞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突破D.清廷反对传播中体西用论思想

7.

1939年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其后又颁布《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等文件,分发给各战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此举意在(  )

A.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D.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8.

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这一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是,我国(  )

A.提出了 另起炉灶 方针B.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C.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9.

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

A.极端民主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C.政治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

10.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其德意志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他不懂英语,不愿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遇事商议出对策后交国王确认。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

A.国王的行政权已丧失B.为责任内阁制形成提供了契机C.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D.君主立宪制极易导致大臣擅权

11.

图6是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图片。这一时期苏联集体农庄的建立(  )

A.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C.推动了工农业协调发展D.超越了苏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12.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奉行 两场半战争 的战略,即能够同时应付与苏联、中国外加另一个国家的重大战争,到70年代尼克松时期调整为 一场半战争 。美国做出这一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霸权地位不复存在B.苏联军事实力迅速崛起C.美国军事实力严重衰退D.美国综合实力相对下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政府十分重视盐业生产,顺治二年下令蠲免明代在盐业上的各种加派和课外余银。对井盐的生产,允许自由开凿,实行3年后起课,废除了过去官府对井盐的垄断和控制。康熙则公开承认百姓自由开凿的盐井为其私产。但盐业生产者所生产的食盐必须卖给清政府特许的商人,而不准自由贸易。盐税是一种消费间接税,伴随着人口增加而来的是食盐消费量的上升,自顺治九年至乾隆三十一年的一百余年中,清政府的盐税银收入增加了1.58倍,增长速度较快。

——摘编自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后始,中国历届政府除将盐税作为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外,还将盐税作为抵押以偿还外债,盐税由此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税种。咸丰初年,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创立 盐厘 筹集军饷,在全国通行 票法 。甲午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对盐税的依赖。为偿还对日赔款,清政府以江苏盐税及厘金作为抵押,向奥地利瑞记洋行借款100万英镑。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以盐税作为抵押向外国借款。由此,中国盐税自主权落入外国侵略者手中,而清政府为偿还外债,再次提高盐税税率,据统计,清末盐税比清初增加了近6倍。盐税为制盐成本的5倍以上,税负较西欧等国家要高出1倍左右。

——摘编自滕淑娜等《近代以来中英盐税功能变迁比较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前期盐税增加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盐税的变化及影响。(1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洛克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及联邦权(管理对外事务)的分立,同时承认体现在议会中的立法权的优越地位。但是立法权并不是无限制的,它有责任尊重公民的人身及财产的自由。体现在国王及其政府身上的行政权在立法权的控制下管理国家;立法权在国王及其政府的行动破坏国家的法律时,有权更换国王及其政府。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分权思想与实践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北方世家大族纷纷南下,多侨置州郡。又由于以刺史、郡守褒赏军功的需要,于是把州郡区划分割得越来越小。546年,南北共有州220个,郡999个,与西晋时期相比州数扩大了11倍,郡数扩大了10倍。对于这种情况,北齐时曾着手改革,省并了部分州郡和半数的县。取代西魏的北周,其州、郡、县层次不合理的情况并来得到改善。于是隋文帝取代北周之后,听从杨尚希的建议,废除郡一级建置,改地方行政层次为州、县两级。

——摘编自白钢总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改革的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38年美国官员们 对中日战争看法开始转变,认为这场冲突不能被看作中日两国间事件 。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从6月起就致力于对华贷款,他一再向罗斯福说明:美国只需一艘战列舰代价,就可维持中国抗战;如果中国停止抗战,美国就需用更多的钱建设海军。而且,目前只有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这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苏联对中国的控制。此外向中国提供贷款,让中国购买美国汽车与石油,这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罗斯福最终于1938年11月30日批准了对中国2 500万美元桐油贷款。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50万英镑,随后又决定贷款500万英镑。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义净(635—713年),俗姓张,字文明,齐州人。十四岁出家,他天性聪颖,博览群籍。其时佛教各派纷争,观点歧异,典籍的记载与解释亦互不统一,故义净在学习中产生各种疑问。于是他又来到长安,学习了《俱舍》《唯识》等经,但胸中疑问不减。671年,义净经由广州,取道海路至印度,在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691年,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义净在归国途中写出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书,记述的有关南海各地的情况,就成为流传至今的关于南海各地的最早历史地理材料,为各国研究历史、地理和外交者所重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义净西行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净西行的意义。(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