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3. 新课标全国卷2017年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三)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全国卷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215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 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不是战国之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泯灭的,它所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更有难以估量的现时价值。 这说明(  )

A.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B.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C.百家思想符合现实社会需要D.历代君主企图扼杀各家思想

2.

据记载,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每一交易,动辄千万。这表明北宋汴京(  )

A.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B.商业交易额为古都市商业之最C.市场上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商品D.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界限

3.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 这说明军机处(  )

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4.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 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5.

对下面的历史漫画表达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科学技术能彻底治愈画中人的病症B.学习西方尚处于学习 器物 的层次上
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D.清政府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6.

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B.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C.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D.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7.

据统计, 一五 计划期间我国年均积累率为25%左右,而1958年我国积累率猛增至33.9%,1959年、1960年进一步增至43.8%和39.6%。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B.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C.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D.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

8.

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 一个中国 政策的经典表述: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这说明当时美国(  )

A.就两国关切的问题作出让步B.支持中国政府 一国两制 构想C.宣布与台湾断绝所有的联系D.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

9.

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曾论述道: 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的保护之外……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 这一论述(  )

A.指出了习惯法的弊端和缺陷B.说明了成文法诞生的必要性C.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D.表明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10.

阿尔贝蒂(1404—1472)写道: 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 他本人的成就充分证实了这一格言。这位佛罗伦萨的贵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而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并且年轻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跑步、摔跤和登山运动员。他的言行(  )

A.体现了高超的文学成就B.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C.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D.首次将人置于世界中心

11.

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论述(  )

A.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B.证明城市生活方式被普遍欢迎C.认为粮食问题阻碍城市化进程D.指出世界城市化取得同步发展

12.

齐世荣指出: 目前,世界上虽然有许多不同层次的集团化经济,但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只有美、欧、日三家,它们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70%。 这意味着经济区域集团化(  )

A.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B.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影响力C.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在双方的协议下,进行了彼此互利的贸易。因此赢得了所到国家的欢迎,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关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从此以后,有更多的中国人从大陆迁移到南洋一带。……这样大规模的远航,主要为了宣扬国威和换取珍宝,经济贸易是很有限的,不仅对明朝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多少积极作用,而且耗费不赀……明宪宗时,兵部郎中刘大夏曾批评说: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这种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

——摘编自王士立《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519年是麦哲伦离开塞维利亚、开始著名的环球航行的一年,也是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离开古巴、发动对阿兹特克帝国的同样著名的远征的一年。从1500年至1520年这20年,已是探险者时期。那时,许多航海者打着各种旗帜探查整个南北美洲的东西两侧,以寻找通路。在随后的30年中,数千名西班牙冒险家赢得了第一个庞大的欧洲海外帝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众多探险活动的原因,并比较其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不同。(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 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根据习近平讲话精神,官方提出 14年抗战 概念,取代 8年抗战 的传统说法。
解读材料,提取一个关于抗日战争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至少提出两点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太后不满意旧的用人制度,坚持从契丹、汉族和其他民族中选拔称职的官吏,而重用汉族官僚则是其改革用人制度的核心所在。她以战略家的眼光,决心改变只有耶律氏、萧氏两族共议国事的贵族统治格局,大胆任用一批才智过人的汉官,像韩德让、张俭……使他们积极为契丹社会的封建化改革献计出力,其中韩德让(赐姓耶律,名隆运)已经成为当时统治集团中极为重要的人物。当时,辽朝守旧派势力 雄强 ,他们 拥兵握政,盈布朝廷。……内外震恐 ,是当时契丹社会发展的逆流。萧太后利用汉官韩德让 易置大臣……夺其兵权 ,排除了守旧派贵族势力对新政的阻挠。以法治吏,推进廉政建设,为辽圣宗统治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加快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摘编自张宏等《浅析辽朝萧太后的治国方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朝萧太后吏治改革的措施。(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朝萧太后吏治改革的作用。(8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1916年7月1日,法国北部索姆河附近约24千米的战线上,英法军队开始与德军展开残酷的厮杀。……壕沟战变得更加普遍,重机枪加壕沟极大地限制了骑兵的能力,机械化的装甲部队开始得到发展并投入战场,还有坦克、机枪、火炮等新式武器登场,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军事思想均告失效。索姆河战役中无论是双方投入的兵力、武器,都是一战当中规模最大的。索姆河战斗从7月爆发开始,几个月后进入秋季,气候条件开始大幅恶化,阴雨连绵导致道路泥泞不堪,战斗也开始渐渐平息。到了11月,战事完全停止。英法原本希望通过索姆河战役,为对德作战夺取决定性的胜利,但英军此时其实仅前进了约11千米,他们未能如愿突破德军的防线。巨大的死伤数据为战争冰冷地收尾。参战各方共计超过100万人死伤。
在索姆河战役10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英国伦敦主教理查德·查特斯(Richard Chartres)牧师说,它应该令人们共同努力走向友好和平,保证后代永远无需经历一战中士兵曾经面对过的这一切。社会必须致力于寻找共识,拒绝 那些鼓吹仇恨和分裂的人

——摘编自《索姆河战役百年回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索姆河战役爆发的背景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索姆河战役的历史影响。(6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德尔·卡斯特罗坚信,帝国主义终将消失,资本主义终将消失。古巴革命胜利后48年来,历届美国总统都对古巴采取敌视政策:经济上封锁制裁、贸易禁运;军事上进行威胁并曾策动雇佣军入侵古巴;外交上企图孤立古巴;政治上支持古巴反革命分子搞阴谋颠覆活动;美国专门设立反古电台和电视台,发动一场 电波侵略 。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曾对卡斯特罗本人进行过637次暗杀行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又对古巴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压力,但卡斯特罗带领古巴人民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使社会主义的古巴依然巍然屹立在西半球。卡斯特罗从年轻时起便有抽烟习惯,但为了在戒烟运动中起表率作用,他于1984年带头戒烟。开始时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仍坚持从此不再抽烟。1988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为表彰他为古巴和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的贡献,授予他两枚金质奖章。卡斯特罗为政清廉,他的工资每月只有30美元。

——摘编自徐世澄《卡斯特罗的思想和历史功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斯特罗的历史功绩。(8分)
(2)根据材料,简析卡斯特罗取得成功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