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4. 新课标全国卷2017年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全国卷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218

一、单选题

1.

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 行在所 ,所用车马称 乘舆 。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 御批 。皇帝有病称 不豫 。皇帝去世称 驾崩 ,入葬的坟墓称 。皇帝之印称 。材料反映出(  )

A.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B.皇帝制度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C.封建皇权随时代发展逐步强化D.皇帝专称减少了对皇权的限制

2.

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

省份

地点

铁器物种类

四川

绵阳

斧、锸、锛

四川

荥经

铁锄、曲炳刀、削刀

重庆

巫山

铁犁铧、长釺形器、铁削

重庆

涪陵

铁斧、铁锯、刻刀

重庆

云阳

铁削、铁锄

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3.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C.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D.儒家 经世致用 思想的恢复

4.

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 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  )

A.权力过于分散B.行政效率提高C.中央集权加强D.君权空前强化

5.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状况表明中国(  )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C.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D.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

6.

读甲午战争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表。据此表可知,1895—1913年间,民营企业(  )

18951913

设厂数

资本额万元

官办和官商合办

85

2947.6

商办

465

9081.2

合计

550

12028.8

A.面临的发展阻力在逐渐减小B.仍没有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C.成为当时近代化的主导力量D.办厂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

7.

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 鲶鱼行动 ,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

A.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C.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D.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8.

鞍钢是国家 一五 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九五 期间为解决产品结构不合理和效益流失问题,需投资60亿元。经过多方努力,还有7亿多元缺口,基本建设资金还有20.6亿元无来源。这反映出(  )

A.国企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B.国企内部的腐败问题较为严重C.资金匮乏制约了国企的发展D.国家在努力缓解国企资金问题

9.

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 遗嘱逆伦之诉 ,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

A.对市民的财产自由进行限制B.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C.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D.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

10.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出来以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说: 我承认我对这部宪法中的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永远都不应该同意让其通过,我认为这个系统已经接近完美,而且我认为它也会让我们的敌人感到震惊。 材料表明(  )

A.各州对制定宪法存在严重分歧B.美国制宪主要是为了一致对外C.在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着冲突D.该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11.

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A.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B.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C.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D.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

12.

从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组成到1957年六国建立欧共体,到1993年拥有12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到2002年欧元的启动,成员国扩大到15个。这一过程反映了(  )

A.经济合作仍然是欧盟主流B.欧洲各国的经济实力增强C.欧盟推动了世界格局变迁D.欧洲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君主要想统治一切,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来实现;同时君主也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这就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的力量。同时,为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需要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制衡。我国历代监察都实行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不对地方行政长官负责。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监察官员是 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

——整理自蒋云贵、戴正良《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不是简单的权力再分配,也不是简单的权力之间的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它对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利益,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防止某一个人和某个集团的独裁,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也造成了权力的效率低下、权力的相互倾轧、全力配合的缺失。

——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建立监察制度的原因并概括该制度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权力制衡所产生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监察体制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不同。(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工业部门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销售市场的前提条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都离不开农业部门从劳动者到产业剩余的供给。工业化进程作为现代化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来完成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解决。近来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应当首先产生于工业领域而不大可能是农业领域,但这不能作为工业可以先于脱离农业而自行发展的根据。没有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任何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无从发端,更谈不上飞跃性的发展。

——摘编自王守谦《民族工业资本家与近代中国农业发展》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张之洞很早就主张 择西学之可以补我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 ,他认为这样做是 有其益而无其害 。光绪二十七年,他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了三道《江楚会奏变法折》,提出了 恤刑狱 结民心 、改良法制的建议,并同袁世凯一起保举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
1901年所奏的《整顿中法十二条折》中关于刑法改革的九条意见中,提出了 重众证 改罚锾 教工艺 、改良监狱等具体改进方法。稍后,张之洞明确提出: 鉴前事之失,破迂谬之说。将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张之洞还十分重视西律中的 公法学 ,他提出两条建议:第一,参酌中外法律,制定 通商律例 ;第二,培养熟悉中外法律的人才。后来,张之洞还主张聘请各国律师,博采各国矿务律、铁路律、商务律、刑律等,为中国编撰简明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说制定此四律是 兴利之先资 防害之要

——摘编自唐浩明《张之洞》

(1)根据材料,概括张之洞法律改革的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上述张之洞的改革主张。(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

——整理自《国家公祭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确立 公祭日 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现实意义。(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戚继光,字元敬,明朝抗倭名将,他所领导的抗倭军队被称为 戚家军 。在其军事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德思想。戚继光强调将领要爱民卫民,热爱士卒 使之依如父母 ,也要善待俘虏, 战贼既败,所获子女人口,即是真达,不许杀取首级,只将生口送官 。戚继光认为,将帅武德尽管很重要,但因为士卒人员众多,所以更应坚决防止 扎营之处,军士杀老幼、践禾稼、奸犯人妇 等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军人死于战场,虽死犹生,战场上若贪生怕死虽生犹死,军人只有死于战阵,才能绽放生命的光彩,两军对峙,应勇于杀敌;军人更应该学习武艺,强调武艺是防身杀贼的技能, 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也
1942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编写了《戚继光治兵语录》并把它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等合编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丛书》受到广大官兵喜爱。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中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 也都可以从戚继光武德思想中找到宝贵的思想资源。

——摘编自丁雪枫《戚继光的武德思想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戚继光武德思想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武德思想的影响。(9分)

Baidu
map